向雋:啟動城市停車數字化改造恰逢其時


每一次危機,都是彎道超車的機會。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疫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誰能夠“化危為機”,誰就能在危機後持續領跑全球。

向雋:啟動城市停車數字化改造恰逢其時


"在走出此次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之後,中國可能會是全球範圍最強的增長型國家,中國經濟具備天然的發展優勢,這些優勢還在繼續內化。”4月23日,黑石集團蘇世民在與紅杉資本沈南鵬的“雲端對話”中指出,現在正是“做強中國”的好時候,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科技和創新,包括互聯網、AI、物聯網在內的數字技術,正在改造著中國服務業和製造業的方方面面。新冠疫情下,這些轉型過程可能會進一步加快。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新基建”站上風口,無疑能起到助力經濟增長、提振發展信心的作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認為,“新基建”是把短期的需求和長期的潛在生產增長率積累結合起來的一種投資選擇,主要從四個方面考慮入手:一是投資公共領域,培育未來潛在增長;二是直接投資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三是投資傳統產業改造;四是投資貼近民生、改變民生服務的現代化基建。

城市停車是中國城市治理的一塊短板,是公共民生領域的重大訴求,藉助“新基建”改造傳統停車產業,激發行業增長潛力,不僅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還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因而成為中國“新基建”戰略下最先受益的領域之一,眼下啟動城市停車數字化改造恰逢其時。

在遭受疫情衝擊之後,中國傳統制造成本走高,企業坡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生產管理模式;經濟面下行壓力大,消費市場也亟需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城市治理短板暴露,管理千頭萬緒,公共服務更需要提高效率……一系列困難的“破題”關鍵都指向“數字化”。

城市停車數字化、共享化不僅能解決“停車難”矛盾,還能加快全行業轉型升級,帶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和汽車金融服務等後市場消費潛能釋放。而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信息基礎設施,補齊停車管理“短板”,構建一個城市“一張網”、集約高效、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交通治理格局,將成為未來城市不可或缺的競爭力,助力中國順利實現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