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4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着力构建中国·堡子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新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座谈会在息烽县养龙司镇召开,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妇女代表围绕堡子村历史、变化、治理创新等方面谈感受、谈认识,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样板把脉定航、开出精准良方。

弘扬巾帼精神 彰显时代价值

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毛主席批示养龙司堡子男女同工同酬手稿

“1955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推广息烽堡子做法,确立了堡子村‘中国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村’的历史地位。”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仁磊开门见山,把大家的思绪拉到了上世纪50年代。65年前,一代代巾帼英雄、巾帼典型为堡子乡村建设、治理创新孜孜奋斗,奉献巾帼之智,建立巾帼之功。站着新时代,县、镇、村三级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要挖掘“软实力”,做强“硬实力”,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以“一岗六队”为抓手,全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样板,不断提升全县社会治理水平。

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男女干一样的活,记不一样的公分,同工却不同酬。”85岁的堡子村龙坑组文安荣老人是“半边天”文化的亲身经历者,她给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历史课。上世纪50至70年代,妇女积极投入生产,修水库、土改田、办托儿所……丝毫不输男劳动力。那个时候,只要一出工,妇女们就会喊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口号,这正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真实写照。现在,堡子村妇女很好地传承了这一文化特质,在社会治理、产结构调整、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勇于出力,不断拼搏奋进。

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县文联主席朱登麟结合新时代主题,从如何才能弘扬好巾帼精神的角度进行剖析,表示将立足自身职责,围绕文化打造来做一些工作,结合“半边天”精神创造一首歌曲,唱响息烽堡子主旋律,同时结合当地花灯文化,打造一支跳得精彩、走得出去的花灯队伍。

展现巾帼担当 创新社会治理

亮出巾帼底色,提升平安温度。养龙司镇党委书记周代敏说,妇女是宣传思想的“传导器”、化解矛盾的“净化器”、孕育家风的“涵养池”、纾难解困的“安全阀”,养龙司镇将发挥好妇女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组建妇女宣讲队,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心中,发挥“妇女之家”功能作用,把“堡子半边天”社会治理作为争做“巾帼英雄”“巾帼风范”的实践考场,让“乡风正、村风实、民风淳”的软实力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妇女力量不可小觑,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县妇联主席王继芳建议,在社会治理中,堡子村要赶快把妇女议事会制度建立起来,创新活动载体,共建特色文化,通过议事会决策,让村里的一些事项决策更具民主性,确保事情在基层就得到合理解决。

黄秀梅是养龙镇派出所民警,在畅谈妇女在新时代开展社会治理的做法及思考时非常激动,一个螺丝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她们坐拥堡子“半边天”文化财富,工作中也要充分弘扬传承好这一文化优势,作为一名派出所女民警,应该全面践行主动警务,全力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全面落实社会面打防管控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在“两严一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禁毒战争等方面努力作为,贡献巾帼力量。

奉献巾帼力量 构建和谐家园

党建引领,培根铸魂。息烽是红色热土,堡子村红色底色更浓。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李晓丽表示,下步将在堡子村建立党性教育基地,紧紧围绕“半边天”文化开发新课件,倡导妇女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培养优秀女讲解员,并把社会治理知识融入员工管理当中,营造良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园。

“围绕乡村振兴24个字和有效治理目标,搭建专职女职工委员会。”县工会主席毛义祥声称,要通过女职工委员会选树女能人、女工匠、女劳模,倡导全社会向先进典型学习,营造协力争先,共创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息烽:“五一”话平安,巾帼展风范

巾帼争先,再创辉煌。贵州浙黔煜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11月入驻养龙司镇,流转土地500余亩,现已种植百香果300余亩,带动堡子村、灯塔村、幸福村60余名妇女就业。公司负责人黄丹坦言,公司入驻之初,看重的就是堡子村妇女“敢为人先、巾帼风范”的拼搏精神,准备在这边打造一支真正能带动致富的红色“娘子军”。

“半边天”文化已成为息烽红色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敢为人先、巾帼风范”的精神正是基层治理创新独有的品牌,共谋“半边天”精神的传承、发扬,共图基层治理创新、出彩,新时代弄潮儿必须拽紧手中的接力棒,奋勇向前、勇攀高峰。

融媒记者:何胜华

编审:王忠平

签发:文 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