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陈师道《次韵答秦少章》诗句“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被传为名句。

学诗,学书,学画,学其他任何一行,莫不如此。鲍慎由“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明显模拟陈师道句,阐述的道理是一样的。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此乃学人十字真诀也!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黄庭坚花气薰人帖

换骨,即金丹换骨、夺胎换骨,道家认为通过服食仙酒、金丹等能够使之化骨升仙。喻指作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葛立方《韵语阳秋》云:“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陆游《夜吟》云:“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我想说的是,其实学书“如学仙”,也有“换骨法”,也需要“金丹换骨”。陆游的《夜吟》是写学诗的甘苦,换成学书,也是同样道理。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杨凝式韭花帖

大家都熟悉陈独秀直言沈尹默“诗做得好,字则其俗在骨”的轶闻,以及沈尹默“脱胎换骨”的经历。这段往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906年沈尹默留学日本回国,结识了诗人刘季平,那年重阳刘季平邀请沈尹默和他哥哥沈士远到湖州黄叶楼喝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沈尹默回家后即兴写了《题季平黄叶楼》:“眼中黄叶尽雕年,独上高楼海气寒。从古诗人爱秋色,斜阳鸦影一凭栏。”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沈尹默书法

沈尹默把这首诗送给刘季平。刘季平很喜欢,请沈尹默写成书法,挂在书房。后来刘季平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陈独秀来访,看到沈尹默的诗和字,便向刘季平索要沈尹默的地址,特地登门,直言不讳地说:“我叫陈仲甫,昨日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入骨!”

当时沈尹默的书法名气已经很大了,许多店铺都以求得沈尹默题匾为荣。但沈尹默当时的书法,受到馆阁体影响较大,在一般人眼里很漂亮,在深感中国书画“衰败已极”的陈独秀眼里却显得“俗气”也是自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沈尹默书法

沈尹默有点尴尬,但仔细一想还是觉得有道理。自此他专注于六朝碑版,兼临晋唐宋元名家,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终于脱胎换骨,铸就厚重、古拙之风,可谓俗气滤尽,风骨挺立,成为一代宗师。两人成为莫逆之交,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也是沈尹默向蔡元培举荐的,沈尹默还担任过《新青年》的轮值编辑,按下不表。

这一例子,充分说明了书法家“金丹换骨”的重要。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董其昌临米芾帖

事实上,董其昌等古代书法大家无有过“换骨”的经历,“换骨”之后,风格大变,终成大家。“换骨”的前提,是“金丹”,要练就一炉上好的“金丹”。古代道教术将以气功修炼人体精、气、神谓之内丹,以炉火烧炼药石谓之外丹。

这种炼丹术果真能否成仙不是我这篇小文所要探究的,我想说的是“书法换骨”之“丹”,也有内外之分,“内丹”是学养的修炼,“外丹”是碑帖的临习。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

书法家们要“成仙”,“炼丹”是不二法门。功到自然成,“换骨”是无法跳过的重要环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