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发起脾气来影响50多种疾病......

你是否经常便秘、腹泻?是否气色不佳,口气难闻?起床时,身体沉甸甸,什么都不想做?

其实,这很可能是你的肠道在抗议。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发起脾气来影响50多种疾病......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而且具有免疫作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俄罗斯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提出,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就是肠道健康。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

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家工厂,肠道就是工厂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各种食物在这里被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被排出体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皱褶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其实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

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进行感知、接收信号,并作出反应,使人产生愉快或不适感觉,甚至还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

因此,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肠道其实很脆弱

不少人只重视心、脑、肝、肾,却不知道肠道健康也可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作为消化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既有多重功能,又易受到多种疾病困扰。

1、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如果息肉破溃,会导致肠梗阻及出血情况。患病后,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便血、黏液血便等问题。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对大肠息肉还是要采取谨慎态度,如发现要及时切除。

2、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

3、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表现在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4、肠梗阻

肠梗阻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叫机械性肠梗阻,肠道被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等阻塞,或者肠道某一部分粘在一起;第二种是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部感染引起的肠麻痹;第三种原因是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从而形成肠麻痹和肠梗阻。

5、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果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哪些人群的肠道最易脏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发起脾气来影响50多种疾病......

“四舍五入”保护肠道

医生推荐一套保护肠道的“四舍五入法”:舍,应该做减法;入,应该做加法。

“四舍”危害肠道的坏习惯

长期饮食不当、暴饮暴食,会给肠道“添乱”,引发肠道疾病。

>>>>吃得太油腻

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介入,身体开始“发炎”。

这种慢性炎症会引起脂肪异常堆积,可能引发肥胖,增加糖尿病、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患病风险。

>>>>吃得太刺激

酒、过浓咖啡及茶水等刺激性饮料、过于辛辣的食物等都会刺激肠道,引起胃肠黏膜损伤,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吃盐过多,容易使胃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环境,使肠道内水分无法被吸收,从而引起腹泻等肠道问题。

>>>>吃得太精细

现代人吃得越来越精细,膳食纤维摄入普遍不足。如果膳食纤维长期过少,肠道动力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还导致有益菌缺乏繁殖所需的“粮食”,大大增加患肠癌的可能。

很多人通过少吃饭,甚至过度节食来减肥。调查显示,80%的减肥者有过便秘症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喝水不够量

便秘时,很多人选择吃大量的高纤维食物,相信膳食纤维有助排便,却忽略了喝水。

其实,除了膳食纤维之外,还需要水分帮助粪便膨胀,才能对肠道产生刺激。身体越缺水,粪便越干燥,便秘越严重。许多人以为自己是“顽固型便秘”,其实只是喝水太少。

此外,气候干燥、睡眠不足、过度操劳、情绪焦躁等,也会引起身体干燥进而便秘。

“五入”保护肠道的好食物

为了保证肠道健康,需要摄取一些有利于肠道的食物,给肠道增添“动力”。

>>>>杂粮

全谷杂粮中纤维素多,而且膳食纤维多。它们不仅能帮助清肠通便,还能在大肠中能够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降低肠癌的风险。

>>>>果蔬

大白菜、西兰花、菜花、芥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异硫氰酸酯,不仅有助于清除肠道垃圾,还具有抗癌作用。

苹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它可以延缓肠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藻类

海带、黑木耳等菌藻类食物含有大量植物胶原成分,能有效促进体内废物排出,减少便秘,清洁肠道,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好帮手。

>>>>大蒜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种强大的抗菌物质,能活化细胞,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

为了保证大蒜的保健功能,最好遵循“吃生不吃熟,吃碎不吃整”的原则,用生蒜拌凉菜、调制蒜泥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好菌

肠道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免疫功能,功能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和协调良好的肠道菌群生态是抵抗疾病的有力防线。

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产生特有的酶类,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并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

肠道影响整体健康的六种方式

皮肤

如果你有皮肤问题,也需要检查下肠道。研究发现,像许多其他人体器官一样,皮肤也会对不平衡的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反应。肠道功能差的人更容易患上荨麻疹或皮疹等炎症性皮肤病。

湿疹和荨麻疹等皮疹是肠道健康失衡引起的免疫反应。在通常情况下,食物反应是这些诱因的来源之一。

大脑功能

你或许认为肠道与大脑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两者通过脑-肠轴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双向的通路将大脑的情感和认知中枢与肠道功能连接了起来。

很多神经递质实际上是由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生成的;它们想方设法地进入大脑,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当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时,血脑屏障随即变得更有渗透性,这就降低了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免于受到血液循环中毒素影响的有效性,甚至减弱了身体的正常炎症信号。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会对通过肠道屏障的每种物质进行检查。当这道屏障渗漏时,毒素和只得到部分消化的蛋白质就会通过肠道屏障,引发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大部分(约占70%)生活在肠道范围内。这就是人体出现的很多健康隐患通常都与消化问题和食物过敏有关的原因所在。肠道失衡就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过敏、哮喘、偏头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肾脏健康

肾脏与结肠都有助于调节体内盐和水的平衡。肾脏还对排泄水溶性毒素起到了次要作用;这些水溶性毒素也有可能是通过肠道来吸收,或是由肠道微生物对其进行代谢。因此,当肠道内膜受损(有时是服用抗生素造成的)时,对肾脏尤为危险。

菌群失调会导致从肠道吸收的毒素数量增加,提高免疫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肾脏健康,最终造成慢性肾病。

肝脏健康

与肾脏的功能很相像,肝脏也负责人体的解毒功能。通过肠道的一切物质最终也会从肝脏中排出。

几乎所有的物质(包括激素、杀虫剂、毒素、药物和代谢产物)都在肝脏中被处理,通过胆汁排泄到肠腔内。大部分在肠道内被吸收的物质直接进入了肝脏,这被称为“首次通过循环”;如果有必要,肝脏对这些物质进行代谢。

体重

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个头大小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肠道细菌也是如此。某些营养物质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的能力,这就有助于调节体重。

研究表明,人们的体重受到两门细菌(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平衡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中这些细菌优势的确立是由你所吃的食物来控制的。某些植物营养素(称为多酚,大量存在于丁香、八角、原料可可、绿茶和亚麻籽等食物中)对增加拟杆菌门细菌对硬壁门细菌数量的比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有助于将体重保持在健康合理的范围之内。

快来测一下你的肠道年龄吧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发起脾气来影响50多种疾病......

肠道年龄结果如下:

1.结果<6项,肠道年龄20岁,肠道功能正常,青春健康活力。肠道健康维持得很好,请继续保持。

2.7~11项,肠道年龄45岁,肠道略有老化,健康亮起黄灯。稍微努力一下,你的肠道状况将会很好。

3.12~16项,肠道年龄70岁,肠道已经老化,健康等待救援,务必多付出努力才能让肠道保持健康状态。

4.17项以上,肠道年龄95岁,肠道极度老化,健康亟待救援,肠道健康状况堪忧,须积极改善目前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