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程程,一個十六歲的青春少女因為一時貪念誤入歧途,從此她的人生軌跡出現偏離。2019年1月至同年6月,程程在北京市東城區某飯店擔任收銀員期間,通過讓客人掃描個人二維碼的方式,侵佔公司營業款6萬餘元用於日常消費。案發後,程程認罪悔過,並賠償公司經濟損失。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對其不批准逮捕,並委託我院對其進行幫教。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根據案件事實及程程本人的實際情況,我們由檢察官、社工、心理輔導員、監護人成立幫教小組,對其實施精準幫教。一方面安排程程在區院觀護幫教基地參加公益勞動、志願服務,增強和他人的聯接,體會勞動的價值和快樂。一方面由專業心理輔導人員為其進行心理疏導,矯正其認知,緩解其壓力。我們還為程程準備法律書籍,帶其參觀法治教育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增強法治意識。同時,還聯繫北京東城的心理疏導人員對程程母親進行親職教育,共同改善家庭關係。幫教組成員和程程談心談話聊家常,密切關注的變化,讓她感受司法的溫暖和善意。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經過四個月的幫教,程程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她身上已然看不到當初的濃妝豔抹。幹活主動積極,性格更加開朗,不再怨恨家人,和服務的學生、社工相處十分融洽。她主動向我們提起自己的過去,認識到曾經的自己多麼的荒唐,不懂得節制。社工告訴我一個細節,很長時間他們發現程程總是在小本子上抄抄寫寫著什麼,原來,程程一直沒有放棄自己對美容行業的執著和熱愛,只要有空閒就在網上自學一些美容知識並隨時記錄。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12月初,程程的姥姥、姥爺生病需要照料,程程必須趕回河南老家,我們雖然不能和程程經常見面,但還是給她佈置了“作業”:觀看《守護明天》。程程的作業完成很好,不僅觀看《守護明天》,還寫了觀後感通過微信發給我們。我們將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向上滑動啟閱)

2019年11月20日,晴


今天我觀看了《媽媽,再給我一次機會》,看完後我深有感觸。開頭慘不忍睹的畫面令我瞠目結舌:明明全身淤青,面目蒼白,身上滿是血跡,誰都無法想象這些傷痕是明明的親生媽媽所為。我的內心被深深震撼了,這個孩子沒能活著見到明天升起的太陽,他竟然被媽媽活活打死了。這位母親叫周芸,他們家庭的經濟條件很一般,但為了讓明明上本地重點學校不惜貸款購買學區房。明明小時候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養成撒謊不愛學習的習慣,望子成龍的周芸因為孩子沒有寫完作業和撒謊而暴打他一頓,但明明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忍無可忍的周芸失去理智再次暴打明明導致孩子的死亡。看著抱著明明屍體的周芸聲嘶力竭、悲痛欲絕,我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看完之後,我陷入沉思,如果明明按時完成作業,就不會有現在的悲劇。學習是學生的任務,應該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更不能欺騙家長。同樣周芸的行為也失去當媽媽的理智。打孩子雖然是因為對他的愛,但不能下這樣的狠手,本意雖好但實施行為時卻出現問題,才造成家庭破碎的悲劇。十年來的培養付之東流。母親,在人生中本來是一個很偉大的詞,可過多的偏激卻讓母親親手毀掉一個家庭。而作為學生,我們也應當恪守自己的本分,把學習成長放在首位,誠實守信,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法律冰冷,但法律人有溫度,未檢工作尤其如此。對於未檢檢察官來說,用善良的心去對待未成年人,幫助她們認罪悔罪,迴歸社會,這才是法律的終極目的所在,正如英國麥克萊所說:“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檢察官日誌】為了“迷途”的孩子

你相信善良嗎?我覺得我相信善良。我們以善良對待程程,惟願程程回報這個世界以善良。

對於程程,我們還會持續關注。“傳播未檢聲音、講述未檢故事,打造未見品牌” 市中未檢希望你們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