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當“海信集團裁員一萬人,海爾也在裁員”的消息瘋傳一天後,其中的一個當事人海信集團終於進行了回應,數據不準確,但裁員屬實。在書面說明中,海信坦承,經營形勢嚴峻,正在採取高管帶頭降薪、裁員等措施“為渡過難關、保住數萬名優秀員工飯碗的艱苦挑戰。”

儘管同城兄弟海爾尚未公開回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海信並不孤單,這只是中國家電深陷困境的冰山之一角。

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出口導向型企業最倒黴

去年底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從武漢快速蔓延到全國,隨著封城等一系列措施的實行,疫情逐漸得到了控制並緩解,工廠復工工作隨之展開。工信部對部分雲平臺大數據監測顯示,當前中小企業復工率已超過80%。

不料,歐美卻從原來的世外桃源一夜之間變成重災區。截至2020年4月12日,海外累計確診人數高達1700951,其中,歐洲超80萬人,美國就超過53萬人,多個國家採取了封城措施或進入緊急狀態。

這樣的反轉重創了出口導向型企業,尤其是家電等耐用消費品行業。

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公開資料顯示,海外業務收入佔海信整體收入已經超過40%,而在國際化比較早的海爾,這一比例更是接近50%。在早些年間,海外業務收入佔比被認為是各大品牌成熟的標誌,如今卻成為它們的災難。

各大航空公司國際航線大面積停擺,出口業務幾乎處於冰點。廣東部分企業由於海外訂單減少,復工不久就再次放假,一些小公司甚至直接倒閉。海信、海爾等規模較大的公司抗壓能力相對好一些,但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同樣驚人。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整個家電行業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一年。

內銷型企業也不樂觀

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公司也不用幸災樂禍。

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且不說因疫情的影響,國內第一季度GDP不會很好看,許多公司發生了降薪、延長休假甚至裁員的事件,人們收入普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隨著全球經濟的惡化,出口型企業生存壓力不斷加劇,這些最終仍將傳導到所有老百姓身上。

鑑於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疊加效應,這場疫情到底會產生多大的殺傷力很可能要到今年第三季度才能看出來,儘管現在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但大家還是積極做好過冬的準備吧,高築牆,廣積糧才是王道。

近期,糧價已經開始有所抬頭,官方會採取種種措施平抑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一些商品的價格,但對於大豆、玉米等非常依賴進口的大宗農產品恐怕難在太大作為,而這直接影響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油價。

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吃相不要太難看

2020年將是非常艱難的一年,每個人,每個公司都會很不容易,不過,患難見真情。我們呼籲,所有僱主在對待自己的員工時都能儘量多體現一點善意,能降薪解決的就不要無薪休假,能發基本生活處理的就不是裁員,即便真到非裁員不可的時候,也應儘可能展示溫情的一面。

一位前海信員工稱,“2019年底正常休假後,因疫情原因,2月10日復工上班,結果剛上班就接到HR的通知,說是因為2019年績效不達標,我就被裁了,公司賠償了N+1的工資。其他部門裁員情況我就不清楚了。”

在這樣的難關面前,人們都可以理解企業的舉動,當你明明因陷入經營困境不得不裁員時,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訴員工真實的原因併合法處理,結果非要硬找理由指責對方績效不達標而暴力裁員,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這就讓人非常不恥了。

傳海信裁員萬人,官方說數據不準 網友:不止一萬還是不到一萬?

沒有人非依靠你活著不可,給員工最起碼的尊重的同時就是給你自己一點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