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梨子──膽囊的結構與作用

奇怪的梨子──膽囊的結構與作用

膽囊是睡在肝臟下鋪的兄弟。它的形狀就像一個梨子一樣,是一個呈梨形的袋狀器官,裡面裝滿了金黃色的膽汁。膽囊大小約長7~10cm,直徑約3~5cm。膽囊就躺在肝臟下面的膽囊床內,靠著疏鬆的結締組織與肝臟相連接。

膽囊分為底、體、頸、管四個部分。

奇怪的梨子──膽囊的結構與作用

膽囊位置示意圖


(1)膽囊的底部是一個盲端,它在主人身體的投影是位於右鎖骨中線與右側肋弓的交點處,人們稱之為墨菲點,當我這位兄弟發生炎症時,醫生只要一按這個位置,主人就會感到疼痛難忍,醫生就知道我的膽囊兄弟生病了。

(2)膽囊底上面就是膽囊體,是膽囊的主要部分了。它和我聯繫最緊密,緊緊地貼近我。

(3)膽囊頸呈彎曲狀態,較細,是位於膽囊體與膽囊管之間的狹窄段。它呈漏斗狀,起始部膨大,稱之為哈特曼囊。膽囊管與肝總管和膽總管相連接,是肝總管與膽總管的分界點。膽囊管長約2.5-4cm,它靠近膽囊的一端有螺旋狀的黏膜皺襞,稱之為哈氏瓣。哈氏瓣就像是水庫的水壩,當“水庫”裡“水”(膽汁)不多時,它就只進不出;當“水庫”裡儲存了較多的“水”時,遇到食物刺激,它就趕緊把膽囊裡的膽汁排出來。這樣,膽囊才不會過度膨大或者縮小,而且有利於膽汁的進入與排出。當膽囊出現炎症導致哈氏瓣水腫或者有結石嵌頓時,膽囊就會積液、腫大。嚴重時可以在主人右邊的肋骨下方可以摸到腫大的膽囊。

膽囊的結構這麼奇特,那麼它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其實膽囊也是主人的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我分泌的膽汁流經的中間通道。主要有儲存、濃縮、排洩(收縮)功能、分泌功能。

1) 儲存膽汁:當主人在飢餓的時候,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主人進食需要消化食物的時候,膽汁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的倉庫”。同時它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我每日分泌800—1000ml膽汁,大部分都需要經過膽囊濃縮,儲存在膽囊內。

2) 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粘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 排洩(收縮)功能:在主人進食3~5min後,主人身體內的小腸粘膜細胞就會分泌大量的膽囊收縮素,膽囊收縮素有收縮膽囊和舒張膽總管下端及歐狄氏括約肌括約肌的作用,膽囊收縮後可產生壓力,促使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左右,膽囊即可排空。但發生膽囊炎或歐狄氏括約肌功能失調時,膽汁排出出現障礙,膽汁淤滯、沉澱,就有可能形成膽囊結石或息肉。

4) 分泌功能:膽囊並不僅僅只是接受我這個肝臟分泌的膽汁,它自己還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膽囊粘膜每小時分泌約20ml粘液性物質,主要是粘蛋白,可保護和潤滑膽囊粘膜免受膽汁的溶解,並使膽汁容易通過膽囊管。膽囊管梗阻時,膽汁中膽紅素被吸收,膽囊粘膜分泌粘液增加,膽囊內積存的液體呈無色透明,稱“白膽汁”。當膽囊內積存大量“白膽汁”時,醫生稱之為膽囊積水。

膽囊雖小,但是也經常生病,常見的膽囊疾病有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見得最多的就是膽囊結石,在全球的發病率約10%,並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還在進一步提高。膽囊結石一旦發生,不但可以引起膽囊炎,而且還有可能導致膽囊穿孔、膽總管結石、甚至癌變。因此主人也一定要重視膽囊的問題。

聽完這些介紹,大家一定已經非常瞭解膽囊的結構和作用了,它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人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


奇怪的梨子──膽囊的結構與作用

石頭也瘋狂,一粒膽囊結石的自白

本文節選自《“健康與小康”醫學科普與健康教育系列叢書》-《有膽有石,有妙方》

主編簡介:


奇怪的梨子──膽囊的結構與作用

石頭也瘋狂,一粒膽囊結石的自白

彭湘群教授

彭湘群 主任護師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微創外科護士長

中華護理學會腫瘤護理專家庫成員,湖南省科普協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肝膽胰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肝膽胰健康專業委員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發表相關專業論文20餘篇,發明專利4項,主編《腹腔鏡肝膽胰專科護理手冊》、《肝膽胰常見疾病健康指導》、《有膽有石,有妙方》三本專業及科普書籍。

主持並完成湖南省衛計委科研項目一項及長沙市科技局研項目一項。

獲得湖南省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兩項,主持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5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