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夏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觉得这话有道理。

经典是能够读完的,关键在于扎“根”。只要扎好了“根”,就算不看其他的东西,随着阅历的增长,也能培育出参天大树。

这个“根”,就是以下6本经典读透了这6本,相当于读透了国学精髓。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中国绝大部分经典都是在这6本经典之上的产物。

思想之体——周易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相当严密的程序书,全是符号密码。基本思想是一切有序又有变,这一思想成立之后就源源不绝的持续下来。

思想之用——老子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俗称《道德经》。《易》《老》都是程序书,只是所用的代码系统不同,两书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两面,都是上至帝王下到凡人用的。

PS:根据考古和考证,老子一书应该是由多人跨越百年,在战国末期写成(在《庄子》后)。

思想之言——尚书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这是一本统治思想的大全,是《易》《老》的具体发展验证。这是本记言的书,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等。“尽信书不如无书”中的“书”,指的就是《尚书》。

思想之行——春秋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本来是鲁国记录正史的竹简书,按年排列,是有序的档案,是秦汉思想发展《易》《老》的两方面。其中,《公羊传》尊王一统,“拨乱世、反诸正”等思想贯穿于全部中国历史。

PS:单独看《春秋》没什么意思,最好配合着《左传》和《公羊传》(或《谷梁传》)

思想之情——毛诗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东汉起官定了齐、鲁、韩三家诗,但都没传下来,只传下了《毛诗》,成为《诗经》。这是官民合一的统一思想表现,其思想中心是官民一致歌颂帝王,统一天下。

思想之理——论语

对国学感兴趣,但是经典那么多该从哪里入手?先精读这6本

这不是官书而是私书,是孔子在传授《诗》《春秋》以后,各派弟子一传再传下来的言行杂记,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古书。这是一本说理的书,但并不是西方逻各斯式推理,而是中国式推理。

把握住国学思想的体、用、言、行、情、理,读透6本经典,扎好“根”,在此基础上,积极生活、工作、学习,让国学这颗参天大树在你心中慢慢生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