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藏區公益性崗位陽光扶貧 冀’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甘肅藏區公益性崗位陽光扶貧 冀’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甘肅藏區公益性崗位陽光扶貧 冀’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甘肅藏區公益性崗位陽光扶貧 冀’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圖為海拔3000多米的甘肅甘南夏河光伏扶貧電站。魏建軍 攝

中新網蘭州4月13日電 (魏建軍 艾慶龍)4月中旬,海拔3000多米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鎮,一排排光伏板在烈日照射下熠熠生輝。

22歲的夏河光伏扶貧電站運維人員侯世宇行走在雪後的光伏基地,展開日常巡檢工作,以保障逆變器、光伏板、氣象站、電錶箱等正常運行。

甘南州位於青藏高原東北緣,是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光照充足。夏河縣以聯村電站的模式,在甘加鎮西科村實施兩批光伏扶貧電站建設項目。

據夏河縣扶貧辦副主任馬磊介紹,該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328兆瓦,年均發電量為980萬度。收益按照勞務獲取的原則,通過公益性崗位的形式,解決1891名貧困戶的就業問題,每人每年保底可以拿到3000元。

甘肃藏区公益性岗位阳光扶贫 冀’农光互补’助农增收

圖為該電站運維人員在基地進行巡檢。魏建軍 攝

同時,加上國家新能源補貼資金,夏河縣27個貧困村每村還能夠落實5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這些公益性崗位包括環衛保潔員、公共設施管護員、自然災害預警員等。“這3000塊錢是乾乾的純收入。”42歲的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村民旦正才讓是村裡的自然災害預警員,除遇重大自然災害發布信息預警,他還經常走街串巷,給鄉親們宣講防災減災知識。

夏河縣發改局稽查辦副主任白偉說,截至2020年2月,第一批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產生髮電收益370.12萬元。該電站的建成,不僅推動了全縣貧困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並有效解決了貧困村無錢辦事的難題,為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白偉表示,讓建設方建設並運維,做到運建一體。根據夏河縣與承建方簽訂的協議,該電站每年預計發電980萬度,如發電1100萬度,超出部分給予對方獎勵,但若發電量小於980萬度,那麼這些損失的收益就由運維方補貼。“可以保證貧困戶的利益不受影響。”

甘肃藏区公益性岗位阳光扶贫 冀’农光互补’助农增收

圖為旦正才讓向村民寒暄順便介紹防災減災知識。魏建軍 攝

除了在該電站“借光”扶貧,夏河縣還計劃採用“農光互補”的模式,不改變土地性質,發展光伏農業。馬磊舉例說,光伏板離地4米多,“樓間距”也有4米,除了可以種植一些畜草、蔬菜,甚至可以嘗試做大棚養殖,比如雞鴨等家禽,老百姓多一分收入。

甘南州州長趙凌雲表示,光伏扶貧是當地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州在發展光伏產業方面得天獨厚,日照充足。截至目前,甘南建成的僅服務貧困戶的光伏電站,就有256座,涉及239個貧困村,10168人受益,實現了一次性投入,長期受益的效果。(完)

甘肃藏区公益性岗位阳光扶贫 冀’农光互补’助农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