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这次武汉爆发肺炎病毒疫情后,我们认识了很多跟病毒有关的专家学者,譬如众所周知的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三位院士,这些都是一直战斗在最前线的专家,他们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大家看到战胜病毒的希望。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当然,这次疫情中也有不少学者遭受到了质疑,譬如因一篇论文而被质疑的高福院士,因“双黄连”而被质疑的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研究员。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另一名被人公开质疑的专家,她也是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她就是石正丽。

石正丽,何许人也?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石正丽,1964年出生在河南,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遗传学专业。然后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留所任教,一直工作至今。在病毒所,她从一名研究实习员一直晋升为研究员。期间曾赴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攻读病毒学专业博士学位。

石正丽现在的职务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同时,石正丽身上还有一堆行政和学术头衔,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是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四级)副主任,这个实验室也就是大家最近经常听说的P4实验室。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石正丽在武汉病毒所这些年,实事求是地说,还是拥有非常不错的科研成果。她曾于2019年因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科技也有不少,主要都是跟动物病毒有关的成果。可以说,石正丽也算是我国病毒学研究领域内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

很多人知道石正丽是在武汉疫情爆发以后,主要是下面三件事情:

一、担任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组组长

湖北省科技厅于1月21日决定启动2019年新型肺炎应急科技攻关研究项目,1月23日攻关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该项目由武汉病毒所牵头、石正丽担任组长,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任顾问,整个攻关组由13名专家组成,包括王延轶以及来自病毒所、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专家。

在这关键时刻,能够担任项目组组长,说明大家还是比较胜任石正丽的,也是对她科研能力的一种肯定。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二、公开发誓

在疫情爆发后,网络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有来自国内也有国外,甚至国外都出现了阴谋论说法。作为武汉病毒所资深研究员,石正丽义愤填膺地公开发文并用自己生命发誓,病毒与实验室无关,奉劝大家不要相信那些谣言。

三、被公开质疑

石正丽研究员这次公开用生命发誓,在网络上吸起了巨大轰动,毕竟一个50多岁的资深研究员,怎么会和一些小年轻一样,还会有发誓这种举动,让人觉得有点好笑。

于是,石正丽在网络上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网络上有一位叫武小华的博士,公开发文质疑石正丽相关言论。由于两人都是专业人士,很多外行人只是看了个热闹。

但被人公开质疑,总是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时间石正丽以及武汉病毒所都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如今疫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但大家至少都在一起努力,攻坚克难。在这期间,关于这次病毒的命名已经有了官方称呼。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现场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它统一称呼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当地时间2月11日,WHO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当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发布最新论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nCov”更名为“SARS-CoV-2"。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看来关于这个名字,不同的机构还是有不同的看法,如今石正丽研究员又发声了。

石正丽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姜世勃教授在《中国病毒学(英文版)》Virologica Sinica(以下简称VS)上撰文,建议将2019-nCoV改名为“传染性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但却在网络上又遭到了有些网友的嘲笑。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很多人可能觉得病毒命名有什么好争的?其实不然,在病毒学界,对于如何命名一直是有争议的,因为如果名字不能正确反应病毒的实际情况,若干年后,可能会对大众或学者造成一定的误解。

石正丽毕业于武大,疫情爆发后曾被公开质疑,如今建议将病毒改名

对于石正丽这位病毒研究员,你们怎么看?欢迎发表你们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