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昨日“自殺式”單身這一個情感詞彙可以說是火遍網絡了,因為這一個新的情感詞彙剛爆出,它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熱議,特別是作為90後的主力軍們反應更是強烈。正因為如此,這個詞被人們稱作為90後的“自殺式”單身。

現在最怕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談戀愛,或者上來問我有過幾段戀情。

說多了顯得我浪蕩不專情,說少了配不上情感博主的稱號,更談不上有資格安慰指導別人。

不過想想我好像很久沒有正兒八經地談戀愛了,最近能和戀愛扯上邊兒的人,根本拿不出手。

要麼是剛認識沒多久就說要和我在一起,估計說出來他自己都覺得隨意可笑;

要麼是懷著各式各樣的目的,讓我搞不懂對方是身體有需求還是靈魂缺伴侶;

好不容易有一個算是走流程在一起的人,還沒等他證明認真走心愛我,我就先發現是自己腦子發熱衝動,傻了一下B。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再往前聊戀愛的事兒,就會追溯到去年了,每次心情Down到谷底時,我就會做一些不合時宜的決定。

這麼看來,一年了,除了體重長了,身體差了,沒什麼太大長進。

雖然好久沒有一段拿的出手的感情史,有些失敗,但還是想謝一下很難犯衝動的自己。

若沒有當時豁出去的那一下,還真少了些現在讓我印象深刻的好事和糟糕事情。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02 //

我周圍常年單身的人,大家一湊在一起準會說:

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但凡那些戀愛中甜甜蜜蜜或反覆掙扎的人,反而不會對自己定位的這麼清楚。

我們這些常年單身,短暫性戀愛情緒一時興起的人,太明白自己到底什麼德性了。

每次一打算開始走心,有了好感,最後慘敗倒黴的總是自己。

時間一久,荷爾蒙,多巴胺一分泌,習慣性地就開始自我稀釋掉了,畢竟血清素本來就少,內啡肽正常就可以。(可以自行了解關鍵詞兒解析,具體我也忘了)

我身邊不怎麼談戀愛的人,孤獨有時是孤獨了點兒,但還真挺會生活的。

上班,學習看書,旅行,健身…

沒事兒組個飯局酒局,嗨的不得了。

我關係挺好一女生,談戀愛沒學會的事兒,分個手後全他媽會了,起碼擰瓶蓋兒和剝蝦都很在行。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所以一個人本來生活的好好的,突然因為一個人的出現,很多事情都會改變。

最明顯的就是:開始在意對方是否及時回消息。

甚至一句話一個表情都能解讀出多選題。

你會關心他在哪兒,和誰,做什麼,為什麼不理自己。見面也會把所有注意力和目光聚焦到這個人身上。有趣事兒想分享給他,吃美食會想到他,過去出門看化妝品,戀愛後出門首選男裝店。

這些都使一個人的生活軌跡和心態發生了轉變,最要命的就是:

越孤獨的人,越會在多一個人在身邊時爆發出更多的依賴感和敏感情緒,以此來平衡缺失已久的安全感。

有幸遇上一個愛你的人能讓你肆無忌憚依賴當然最好,但凡遇人不淑,後果就是:

把你從孤獨中撈出來,再重新扔將你到另一個絕望裡。

還得你自個兒重新適應回一個人的生活。

也不知道到底是來拯救我的?還是來毀滅我的?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03 //

常年單身或者不輕易談戀愛的人,比不缺伴侶的人更渴望有人陪。

每當我想有人陪,戀愛心思萌芽時,都會說一句:暴富第一,以此掩蓋自己日漸增長的愛無能。

總聽見有人愛和我BB說:

你們這些人真難搞定,談個戀愛,真事兒逼…

呵呵,好像這些人口中的感情,除了不靠譜還撐不過幾天就沒了,更加不值一提。

說到這兒,我想到王爾德在風俗喜劇

《理想的丈夫》中有一句話: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To Love one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romance.

說句話的人是一個叫Lord Goring的人,在劇中他是一個常年陶醉於單身生活的老光棍,他有喜歡的人,但對父親的催婚表示不滿。

讓他沉溺在獨身生活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對戀愛和結婚恐懼。

索性最後故事是圓滿的,為他最終結婚而開心。

當一個人的出現,不能讓你變的更好,更開心,反而讓你患得患失,對生活更加沮喪。

那這個人是沒有資格闖入你的世界,去打破你原本平靜,一個人可以過很好的生活的。

與其這樣,不如像Lord Goring那樣沉溺於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把其他都當做是調劑品。

直到那個可以讓你變得更好,讓你更加相信生活的人出現。

自殺式單身90後們:我越來越不適合談戀愛!

(一個關愛沙雕網友的情感賬號,來來來,我們一起造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