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家训,高竞争环境下的父母选择

与家长们共渡酸甜苦辣

来源 | 家训(ID:家训助手)

家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家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会发现,孩子会开始变得不听话,或易怒暴躁,或开始软抵抗、渐渐疏离。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只是孩子大了,只是有主意的表现,可当某天发现孩子因为某件事对自己大呼小叫时,才察觉,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可问题已经造成,更多的只是无奈和茫然。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小丽的儿子

小丽有个儿子,最近发现孩子的表现有些不对。一些小事情,比如说到饭点了,叫他吃饭,多叫几遍,他就发火。放学回来,让他早点把作业写了,他也不高兴,有一天批评他见到老师没有打招呼。大概是我们多说了几句,孩子就突然用手臂把一桌碗筷都扫在地上。小丽非常生气,但又怕凶他了,他会变本加厉,所以什么都不敢做。为此,小丽甚至带了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孩子并无心理疾病。

可为什么会这样?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问题

小丽的情况是妈妈带娃的典型,女性的社会角色相对而言,普遍是力量感偏弱,这种力量感是由决断力、执行力、解决问题对抗外部困难的能力构成,这本应是由父亲的男性角色来完成的。但是由于大陆的社会倾向和现实压力,很多家庭的男性没有时间、没有足够的家庭地位和能力表现在孩子面前,导致了这块的缺失,在孩子眼里父亲要么很远,要么并不那么具备很强的社会对抗能力。

所以,孩子在心底认为父母和家庭并没有力量时,安全感就缺失了。

弱者怎么对抗强大的危险感?对,就是小丽孩子这样的表现。

家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解决方法和思考

安全感

如果说人生真有什么起跑线,那么充足的安全感就是父母给到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有了这个,孩子才有行动力和创造力,以及在社会上竞争和拼搏的勇气。那么,这个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呢?

最基础的是,健全的家庭,父母关系相对和谐,家庭环境比较富足,等等。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就是从满足温饱开始满足最基础的生理安全,然后才是渐进到孩子心理安全。比如给与尊重和归属感。

针对尊重和归属感这部分,很多人总结理解就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边界与秩序

很多人都会以为无条件的爱,就是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都贡献给孩子。

前几年在新闻里看到,有些农村父母为了满足孩子买苹果手机的要求,不惜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变卖。

还有些父母自己一辈子没有出去旅游,为了孩子在朋友面前不落后,把家里仅有的存款给了孩子,甚至有个孩子直接扔给父母一张透支了几万块的信用卡,告诉他们,自己买了台几万块的山地车,现在是他们为自己买单的时候了。

这就会出现两种后果,第一种是父母意料之中孩子会花这些钱,于是乖乖为孩子的先斩后奏买单,孩子对父母的表现心满意足。

另一种是父母陷入恐惧和焦虑中,担心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拒绝孩子的需求。

那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

孩子会很失望,很愤怒。

继而理直气壮指责父母不作为。

而当孩子情绪越是激烈,父母就越容易妥协,一是害怕孩子越演越烈,二是害怕失去孩子。

于是,息事宁人再次忍痛满足孩子。

但是,当父母一次次通过掏空和透支自己去满足孩子外在的需求时,他们同时会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变得欲壑难填?变成不满足就翻脸不认人的白眼狼?

很多脾气暴躁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简单粗暴之人,奈何这样的顺从和温和,养出的孩子却犹如白眼狼,会反咬父母一口。

根源就在于,父母把溺爱当成了无条件的爱。

社会需要秩序才能运转,家庭里也是一样,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在各自既定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庭才能正常运转,一旦失序,伦常倒转,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孩子年幼时,父母是需要处在家庭主导地位上,需要有着不可捍卫的权威。因为父母这时扮演的是世界规则的模拟者,代表着边界和秩序,如果家长缺位,那么孩子就会缺失边界感,他从此就将不存在安全感,从心底觉得自己是独自对抗这个世界,而这个自己将并不包括父母和家庭。

有人说溺爱的家庭之就会养出不懂得珍惜生活,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这其实是父母以自我中心的逃避。正因为父母缺失了边界,所以造成了孩子在世界观形成时,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可以自己为中心对抗世界,所以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不存在家庭这个集体,所谓孝敬父母只是社会文化要求,却并不是孩子的心理认知,而这个认知,正是父母放弃了边界责任,让他自我感觉良好,直接挑战外部世界的结果。

一起前行

需要强调的是,建立秩序,并不代表就不对孩子好,两极化的思维只会影响人的判断力。

当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合理范围,或者超出了家长的承受力时,家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就进行拒绝,并在他平静下来后,真实的告诉他自己的困难和不能满足他原因。

要让孩子知道并学习到,世界是有规则,大人能力也是有边界的,并不是可以无限索取,没有代价。每一份索取都伴随着代价,家人是爱他的,可以尽力争取,但是他也需要照顾到家人,大家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有他一个自私自利。一个从小正常教育的孩子,一般都能理解和按捺住自己,虽然一两次会有些困难,但建立培养起这个边界意识和秩序感之后,教育也就自然变得顺利起来。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并非不想让自己快乐,而是权衡了相互的利弊之后,作出的理性回应。大多数孩子最终都会理解父母的难处,还会感受到父母对彼此的尊重,这才是大家都需要的结果,一份双赢的爱,一个集体前行的家庭归属感。

育子不易,且学且进!

家训: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家训,高竞争环境下的父母选择

与家长们共渡酸甜苦辣

来源 | 家训(ID:家训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