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文 / 姜 鴻

節氣已至處暑,可夏的氣息還濃郁,天氣依舊有點兒熱。我和丈夫在一個晴朗的午後開車出遊,去尋找靈湖二中校園,為了那株傳說中的古老的紫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靈湖二中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前身創辦於民國時期,大約曾經是靈湖聯立師範,我沒有查證過史料。曾用名“萊陽二中”。

車子到達照旺莊鎮鐸山前村之後,我們沿著富水河西岸的村路往南,路的兩邊是修剪得齊整的果樹,它們一株株站立成大片的果園。田野馨香的氣息透過車窗飄進來,我聞到了秋天收穫的甜美味道。

車子往東拐了一個小彎之後,往南駛入一條狹窄的僅容一車通過的道路,道路東面出現了一條長長的矮牆,看來矮牆內是一座挺大的院子了。院牆已經久歷歲月了,砌牆的石頭上覆蓋了斑駁的黑斑,可是卻依然散發著一種端莊儒雅的氣息,似在告訴我們這裡曾經有過崢嶸的歲月。院內的樹木蓊蓊鬱鬱的簇擁在牆頭邊,透露著某種神秘的意味。一個女人正在砌牆,我們向她打聽靈湖二中在哪裡,她說牆內就是。這段院牆塌了,她正在重砌。她告訴我們大門在南面,可以進去。我們便開車往南而去,又往東拐了一個小彎,一帶隱在兩邊莊稼地裡的坑窪不平的土路向北通向了一道大門。我們下了車子,走向大門。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大門已經鏽跡斑斑了,一把同樣生鏽的鐵鎖在裡面鎖上了門。大門右面掛著一個大牌子,大牌子幾乎已經被鏽跡覆蓋,只能看清這樣的幾個大字:“萊陽市靈湖”。往裡看去,兩排高大的法桐護擁的一條土路連通校園南北,右面是陳舊的校舍,左面是一大片莊稼地,栽種的芋頭非常茁壯,那大片的芋葉生機勃勃,在這沒落的校園裡格外引人注目。我們估計那裡曾經是操場,學校已經廢棄,操場也就被管理學校的村人種上了莊稼。

一道鐵門隔開了我和校園,我隔門而望,只能枉自興嘆。校門的兩邊都住著人家,不甘心的我去向西邊的人家打聽,一位農婦告訴我,大門的鑰匙在學校南的五處渡村的一個村民手裡。失望的我們只好開車返回,那位砌牆的女人還在,我們又向她打聽如何能進到校園裡,熱情爽朗的女人給了我們拿鑰匙的村民的電話,她還告訴我們學校東邊住戶的人家有鑰匙。我們復又開車返回,去向東邊人家詢問鑰匙,沒想到那家的大媽拒不承認她們家有鑰匙,丈夫便撥通了砌牆女人給的電話號碼,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他允許我們進去。旁邊的大媽聽到了才讓她的丈夫給我們打開了大門。

鏽蝕的大門打開了,已是傍晚時分,落日鎔金,把金色的餘暉灑在鋪著沙子的黃泥土的路面,灑在粗壯的法桐上。法桐已經兩人合抱粗了,葉子在金黃的夕暉映照中格外翠綠。這一刻,這裡的風物是那樣美,我好像一下子撞進了舊時光裡。我彷彿聽到了隱隱的歌聲和歡笑聲,我知道這裡曾經有過許許多多年輕的身影,他們在這裡編織過青春的夢想,然後懷揣著他們的夢想奔赴抗日的戰場,奔赴舊中國的炮火硝煙;奔赴祖國的建設崗位,奔赴新中國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青磚壘成的舊校舍,已是滿目滄桑了。山牆上油漆的黑板報還在,字跡卻已經在歲月的風風雨雨中模糊了。久違了的黑板報,時光似乎呼嘯著退回到三十年前,彼時我讀高中,校園中每排教室的山牆上都有這樣的一塊黑板報,寫著我們青春的宣言與夢想。教室裡空蕩蕩的了,已是物是人非,我站在黑板前,想體會一下當年老師的感覺。

偌大的校園裡只有我和丈夫兩個人,植物是這裡的主宰。門前的果樹鬱鬱蔥蔥,是沒經過修剪的自由生長的樣子,枝條茂密而雜亂,果實隱在其中,有蘋果,也有核桃。東部的一片楓樹林很美,秋天,霜染紅葉的時候,這片樹林會是校園裡耀眼的美景。野草肆意的生長,空氣裡充滿了濃郁的青草的氣息。有的野草爬上了門臺,依偎著門扉,又像似封鎖著門扉,給人一種生與死,新與舊的哲理的聯想。儘管校園裡很靜,可是我依然感受到一種活潑甚至狂野的活力,我知道那是植物的生機。

走至校園北部的時候,遠遠的,我們看到了古藤,它們爬滿了專門為它們打起的方方正正的鐵架子,垂下了豆莢一樣的累累果實。走近了,一棵矮矮的斜倚的開滿了淡紫花朵的紫薇先迎接了我們,就在這時候,我聽到了輕輕的佛音,它來自於一棵樹下的蓮花形狀的自動播放器裡。這佛音立刻使我的心情安靜肅穆下來,我看到了那株傳說中的古藤,準確的說,是兩株。一株粗大盤旋,稍微靠前,一株清秀屈曲,在靠後幾步遠的地方,這兩株古藤就像夫唱婦隨的樣子。這兩株古藤給了我心靈的震撼,粗大的那棵根部有兩個人合抱粗,稍小的那棵根部也有一人環抱粗,它們的枝幹似一條條巨龍,虯曲盤繞而上,佔據了校園的這個角落。它們在這裡生長了多少年了呢?不得而知,我心中總覺得它們是千年古藤。看看吧,它們那巨蟒一樣的根部得有多少光陰沉澱的力量才能夠成就。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萊陽靈湖二中印象:尋訪古藤


一道高高的古樸的照壁為這兩株紫藤遮風擋雨,照壁的兩端各開了兩道拱形的小門,推開虛掩的鏽蝕的鐵絲門,是一座只有幾排房的小院,屋子裡有殘破的火炕和鍋灶的痕跡,我們推測這裡應該是學校的家屬院。這一座小院也是果樹和野草的世界。當年的老師們日日穿過古藤的陰涼去上班,這是一件很美好很浪漫的事情。特別是春天的時候,穿過滿架的紫藤蘿瀑布,在撲鼻的芳香中來往行走,那該有多美啊!

從校園裡出來,經過花園一樣秀美的鐸山前村,我們登上了村北的一座山,去拜謁了靈湖塔。靈湖塔與靈湖二中遙遙相對,都是這一方水土的靈秀之處。站在山上,山風涼爽的吹來,令人心神舒暢。放眼四望,白雲長空,晚霞錦雲,映襯得大地壯美遼闊。一片片紅瓦的村落坐落於大地的綠色懷抱。青山延綿,富水河蜿蜒流淌,河邊芳草萋萋,一川碧煙。一隻白色的鷗鳥正飛向遠方。

作者簡介:姜鴻,萊陽中學高級教師。主持過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的語文學習策略課題、山東省教研室的高中語文教學實驗課題。教學之餘進行文學創作,以文學創作促使自身學識的豐富與能力的提高。創作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共計100萬字,發表於《小說選刊》《文藝鑑賞》《思維與智慧》《新疆青年》《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煙臺教育》《齊魯晚報》等報刊,多篇散文和詩歌作品在多種徵文活動中獲獎併入選各種文集。多篇作品被設計成中考或高考閱讀訓練題或考試題。三篇散文被選入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朗讀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