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在膠東地區的村莊名稱當中,有一些“反差較大”的特殊例子。所謂“反差較大”,主要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莊,村名姓氏與實際姓氏不符,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歷史變遷(建村的姓氏遷走,或者佃戶村);還有一種是以環境特點命名的村莊,現實環境與村名意境不太相同,這種情況的出現,多半是因為諧音或者美好寓意潤色。這篇故事要介紹的村莊,就屬於第二種情況。


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做“大路”,位於煙臺萊陽市河洛鎮境內。從字面來看,很多朋友會認為這個村莊應該在大路的旁邊,但實際上,從外界到大路村,要從沐浴水庫附近的沐浴村轉到北面的一條山間小道。這就跟“大路”這個名字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反差。

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配圖均為萊陽大路村周邊場景)

或許有的朋友會想,現在是山間的小道,那麼會不會是因為古代曾有大路經過而得名,後來因為世代變遷而改線呢。在萊陽境內,也的確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山前店鎮的豹礎鋪村,古代萊陽縣到寧海州的官道從村中經過,而後來的204國道線路,改到了村莊南面。老輩從村裡走的官道,現在變成了一條小路。

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那麼,大路村是否也是這種情況呢?從史料的記載和地理環境來看,答案應該是否定的。首先,就萊陽縣誌的記載來看,明清時期,萊陽城向北的官道,大致就跟現在萊陽到棲霞的省道走向一致,並不經過大路村。其次,就地理位置來說,大路村位於旌旗山區與蜆河之間的丘陵地帶,向北是連綿的山區,古代又大路的可能性也並不高。

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既然大路村與“大路”沒有關係,那麼大路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查考萊陽地名資料,得到的解釋是:“明末,閻姓從沐浴村遷來,因村有一座大鍊鐵爐,取名大爐。後來,大爐以諧音演變為大路。”

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而類似的情況,在與萊陽相鄰的棲霞境內也有出現。在棲霞南部的楊礎鎮境內,有個鷺翔村。這個名字看起來相當有詩意,但其實最早的寫法是“爐上”,同樣是因為當初曾有匠人在此生爐鍊鐵而得名。只不過,爐上取諧音為鷺翔,用字更文雅;而大爐演變為大路,用字更通俗一些。

萊陽這個村的旁邊都是山區小道,村名卻叫做“大路”

不過,大路這個名字,通俗歸通俗,在用作宣傳標語時,可以有很大的改編空間。西諺有云:“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在大路村的文化牆上寫的是:“條條大路通幸福”,也算是一語雙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