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好久沒做鏡頭的對比測試了,作為今年的第一篇深度橫評,我們準備以大家十分關心的大三元中焦開局。

其中分為常規篇和極限篇(同步呼應下月《極限拆解》)。

好了,廢話少說,我們,開整!


下邊我們有請索尼FE 24-70mm f/2.8 GM、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騰龍28-75/2.8 Di III RXD登場。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外觀對比


在為微單設計的專用中焦大光圈變焦鏡頭裡,索尼、適馬等廠家都是正常的24-70mm F2.8(包括松下、尼康、佳能等,但我們本次測試的是E口產品,考慮到不同主機出來的數據差異,所以沒有計入其他三家的產品,大家權作E口中焦對比好了)。

28-75mm F2.8是20年前的老規格(這可能和騰龍代工廠等地位有關),騰龍28-75/2.8 Di III RXD本質上與另外兩款不是同一代產品。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過,這也為騰龍帶來了好處,在三款產品中,其看起來體積最小。

三者都是外變焦結構,在伸長後,索尼最大,適馬居中,而騰龍依然體積最小。理論上講,這一結構無法避免灰塵的進入,至於其實際的防護能力,我們將在下一期呈現給大家。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鏡身上,索尼的焦點鎖定和AF/MF切換鈕一前一後佈局,而適馬選擇了將兩個鈕上下佈置,並且在焦點鎖定鈕下方,適馬還設計了鏡筒鎖定鈕,方便攜帶。

騰龍鏡頭上沒有按鈕設計。比如對焦切換,我們每次都只能去機身菜單調節。而且也無法鎖定焦點,操控性確實差一截。但考慮其本來就主打低端市場,所以大家也多加體諒。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前組鏡片方面,索尼和適馬口徑差不多,都是82mm,走的是大口徑提升畫質的路線。騰龍為了體積,必然無法使用大尺寸鏡片,所以採用了67mm這一相對保守的口徑(在大三元鏡頭中已絕無僅有),理論上會影響邊角的畫質。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從三款產品的前鏡片鍍膜來看,都採用了多層鍍膜,所以在不同角度看上去顏色不同。不過三者都非常通透,我們從對比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鏡頭內部的細節。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後組鏡片方面,索尼和適馬的直徑也略大過騰龍,理論上有利於提升邊角畫質。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卡口上,三款產品都採用了4顆固定螺絲。另外索尼和適馬後鏡組基本是密封結構,而騰龍採用的是傳統的伸縮結構,理論上對灰塵和水滴等缺乏防護能力。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參數對比

以下是我們製作的參數對比表。大家可以從表格中發現不少特徵。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首先由於索尼和適馬為24-70mm焦段,相比騰龍的28-75mm,它們雖然在廣角端看似只多了4mm,但視角上寬廣得多(大了近10°,在實際拍攝中差異巨大)。而騰龍比另外兩款產品長出的5mm中焦,視角上的差異幾乎忽略不計(也就2°)。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

買一支索尼或適馬24-70mm,基本等於買一支騰龍28-75mm再加枚24mm小定焦,因此無論實際便攜性還是性價比,以上兩者反而比騰龍28-75mm更高。

在光圈葉片方面,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圓形光圈,提升背景虛化水平。不同的是索尼、騰龍為9葉光圈,適馬則更進一步採用11葉光圈設計,理論上對虛化有更多幫助。

就價格而已,索尼GM鏡頭必然最高(我們標示的是索尼官網價,比市場賣價更高,FE 24-70mm f/2.8 GM淘寶賣價只需12000元左右),這完全符合原廠身份。


再看各家的光學結構圖:

索尼FE 24-70mm f/2.8 GM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騰龍28-75/2.8 Di III RXD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從光學結構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作為各家的當家花旦之一,三款產品在鏡片方面都很捨得投入。

索尼的18片鏡片中包含了5片特殊鏡片。而騰龍的15片裡也是5片特殊鏡片。適馬的19片鏡片中,更是擁有11片特殊鏡片,確實是加料不加價的典範啊!這些特殊鏡片,都會極大的修正或提升鏡頭的光學性能,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成像質量。


性能對比

下邊我們進入實拍對比環節。在這一環節裡,我們使用索尼α7R IV作為測試主機,將對比拍攝三款產品的多個指標。其中最先出場的為分辨率測試對比。

分辨率測試:

最大廣角中心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最大廣角邊緣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從最大廣角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心位置,最大光圈時三者就保持了非常不錯的畫質。顯然,特殊鏡片的使用,效果明顯。

在邊角部分,雖然索尼、適馬為24mm端,但在最大光圈下竟是好過了騰龍28mm(這確實出乎我們意料,畢竟28mm起步的標變,已經是40年前的規格了,按說無論設計難度,還是設計經驗,肯定比24mm起步更易上手)。而索尼與適馬相比,又略有優勢。

收小一級光圈後,三者畫質有了明顯提升。其中索尼和適馬已經非常紮實,旗鼓相當,而騰龍依然次之。


35mm中心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35mm邊緣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我們終於可以在35mm統一焦段,看到大家同焦段的水準。

三款產品的中心最大光圈時依舊牛逼哄哄。其實有大佬說的對,日德廠家的新款頂級鏡頭,看中心分辨率完全是沒有意義的(高端產品中心都做不好,就別說自己是主流鏡頭廠家了)。我們要瞧邊緣!

相對中心,三款產品在邊緣部分,最大光圈時都有明顯下滑。不過收小一級光圈就有了明顯改善。而且相對於24(28)mm時,其最大光圈的畫質更為紮實,大家在使用中可以放心使用。


50mm中心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50mm邊緣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F**k,做素材的狗崽是不是喝了一箱紅牛,吃了一版偉哥!精力要不要這麼好啊!是不是和寫文字的我有仇有怨啊!怎麼焦段拍得如此全啊,還要不要人活啦(本來橫評篇幅就大,內容就多,還搞得這麼細,要人活不活啊)。

你們看嘛,這個焦段中心大家依然堅挺。邊角部分最大光圈時適馬最好,索尼次之,騰龍最弱。

索尼和適馬在收小一級光圈後畫質就非常紮實,而騰龍在F5.6時邊緣畫質變得優秀。


70(75)mm中心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70(75)mm邊緣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70(75)mm,中心部分索尼和適馬的對比度和分辨率都表現優秀,騰龍最大光圈時掉血相對較多。在這一焦段,索尼和騰龍的綜合分辨率要比自己最大廣角時稍差,其中索尼鏡頭的對比度也比24mm時略弱,但適馬卻超過自己24mm的畫質。這也算是三者不同的特性。


總的來說,無論是對比度還是分辨率方面的表現,適馬和索尼都在同一等級,不愧自己頂級大三元中焦的稱號。騰龍28-75mm畢竟是老規格的低價產品,所以表現上弱一些也不必苛求。


MTF曲線:

以下為三款產品的官方MTF曲線,雖然標註方式略有不同,公佈的數據也略不同(比如騰龍標註了全畫幅和APS-C畫面範圍。適馬既公佈了波動光學曲線,也發表了幾何光學曲線),但從各圖可知,情況基本與我們的測試結果相當。只是官方都只公佈最大廣角和最長焦端的數據,中間幾個焦段沒有數據發佈。

索尼24-70mm F2.8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畸變測試:

從三者的畸變對比來看(所有圖片在同距離拍攝,主機關閉了所有的機內校正)

在最大廣角,索尼的畸變略大於適馬(注意邊緣橫豎直線),但是差距非常輕微。而騰龍雖然是28mm,但依然看得出少許桶形畸變。

當焦距處於35mm時,大家終於處於公平狀態,此時可見。索尼和適馬已經橫平豎直(索尼有非常輕微的枕形變形),而騰龍有可見的桶形畸變。

在50mm端,索尼出現了明顯的枕形畸變,騰龍的畸變也比較明顯,適馬只有非常輕微的枕形畸變。

在70(75)mm時,三款產品都有輕微的枕形畸變。

綜上所述,在畸變控制上,騰龍最差(作為一支變焦比更小的鏡頭,確實不應該啊),索尼次之,適馬控制最好。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色彩還原測試:

我們用三支鏡頭拍攝了德塔的色板(主機色彩模式為標準),然後通過軟件得出各產品的色彩偏移數據。從以下結果可知,三款產品除了共有的偏移部分(我們將其算作主機的色彩傾向),其餘數值差異很小。

因此我們的結論是:雖有各自的色彩特性,但三款產品的色彩還原都較準確,大家可放心使用(也說明數碼時代對鏡頭色彩特性的要求,包括各家新鍍膜的技術進步,讓主流產品的色彩差異變小了)。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紫邊、色散測試:

在紫邊、色散測試上,我們選取了35mm焦段(這是該系列鏡頭裡居中的焦段),在最大光圈時拍攝。從測試截圖可知,

索尼在黑白高反差區域有明顯的紫邊出現,騰龍略有紫邊,而適馬沒有出現紫邊現象。

在色散方面,三款產品差別不大,都很優秀,從球面的細節來看,索尼相對略明顯點。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最近對焦距離測試:

其實從前文的參數表格可知,各產品的最大放大倍率差異不大(索尼未標出廣角的最近對焦距離)。

從以下的實拍可見,在長焦端的最近對焦距離拍攝,雖然騰龍焦距會長5mm,但各鏡頭獲得的畫面差異不大(大家可以仔細觀察前景膝蓋)。結果為:適馬≥騰龍>索尼。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放大倍率測試中,另一個更為關鍵的要點是畫質。

因為都不是專業的微距鏡頭,內部沒有對近攝進行專門的優化,所以三款產品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都會出現畫質下降的情況(這個是正常現象)。

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發現,在F2.8時,三款產品都出現了可見的色散等現象,畫面比較“毛糙”。但只需收小一級光圈,各產品就大有改進,已經處於基本可用狀態。當光圈收到F5.6時,各產品的畫質已經比較紮實,畫面銳度等完全可以滿足近攝需要。

所以對於非專門的微距鏡頭,大家無需苛求其最近對焦距離大光圈時的表現,只需略微收小光圈,一樣能夠獲得滿意的畫面。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暗角測試:

以下為各鏡頭在不同焦距的暗角表現。GIF的排列順序為:索尼FE 24-70mm f/2.8 GM、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騰龍28-75/2.8 Di III RXD。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最大廣角端,三款產品在最大光圈下都出現了明顯暗角。不過奇怪的是,雖然騰龍為28mm,但暗角並沒比另兩款的24mm小。不過還好,和其他兩者一樣,它只需收小一級光圈,情況立即得到緩解。

當光圈收到F5.6時,三款產品邊角與中心的照度已基本相當,在實拍中不再有可見的暗角現象。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35mm端,三款產品最大光圈時的暗角相對最大廣角時,有了明顯改善。各產品基本上在F4時,畫面照度就已經比較均勻了。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50mm端,我們要特別誇獎一下索尼,最大光圈時的暗角就很輕微了。而另外兩款產品,最大光圈時暗角相比廣角也有所改善,即使是視頻拍攝,影響也不大(特別是在拍攝16:9畫幅時更是沒啥影響了)。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在70(75)mm端的最大光圈,索尼依然保持著小暗角的特性。而騰龍出現了嚴重暗角。適馬也有明顯暗角。

當光圈收小一級後,索尼和適馬畫面的照度已經變得均勻,騰龍改善也很明顯,不過比之兩者依然略差。


綜上所述,

在暗角控制上,索尼交上了最好答卷。適馬的表現也非常優秀。騰龍變焦比更小,按說應該是最佳,但估計其鏡片口徑尺寸太小,因此產生了不利影響,結果反而成為最弱的一個。


前景、背景虛化測試:

在虛化對比中,我們要注意到,理論上騰龍最廣端為28mm,同光圈拍攝相同大小物體時,比24mm可獲得更好虛化,所以天然會佔優勢。而在遠攝端,其75mm相對其他家的70mm也稍有優勢。不過實際拍攝區別有多少,我們先看下邊的測試畫面。

最大廣角端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35mm端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50mm端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70(75)mm端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知是否因為光圈葉片安裝位置的差異,騰龍並沒有表現出比其他廠家更好的虛化。

三款產品中,虛化最為漂亮的是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索尼FE 24-70mm f/2.8 GM和騰龍28-75/2.8 Di III RXD旗鼓相當(索尼主要是在24mm端稍弱,虛化不如另兩款產品自然)。

不過

騰龍在75mm時邊角的口徑蝕現象比其他兩家更為明顯(注意邊緣半月形的光斑)。索尼和適馬口徑蝕控制得也不錯。具體來說,就是中心光斑圓潤,邊緣只出現少量橢圓形光斑。

星芒方面,三款產品的最大廣角端在F5.6時就可獲得,F8之後變得明顯。50mm和70mm端星芒則出現在F11左右。


圖片焦點切換對焦速度測試:

由於手速的差異,因此在畫面中或許各款產品稍有區別,但實際上三者的對焦都很迅速,基本上焦點切換到哪個主體,相機馬上就可以在哪個主體合焦。我們覺得三款產品確實旗鼓相當。

(因視頻數量限制,本處視頻無法上傳,請移步影像狗其他平臺觀看完整視頻。)

視頻自動跟焦速度測試:

無論是正常速度的追焦,還是加快速度後的對焦。三款產品的差距都不大。中間只有騰龍鏡頭在正常速度下,似乎出現過1、2次反覆搜索的情況,但在實拍中,應該影響不大。我們的結論是,

視頻自動跟焦能力上:索尼≥適馬>騰龍



呼吸效應測試:

以下對比圖順序皆為:索尼FE 24-70mm f/2.8 GM、騰龍28-75/2.8 Di III RXD、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

24(28)mm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35mm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50mm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70(75)mm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從以上各焦段,各鏡頭的呼吸效應測試來看,雖然索尼和適馬鏡頭也會有非常輕微的畫面變化,但在實際拍攝中只需稍加註意,應該影響不大。而騰龍鏡頭應該是沒有進行視頻優化,所以呼吸效應相對明顯,我們在拍攝中要小心控制。


焦點偏移測試:

從最大光圈時的焦點偏移測試來看,索尼在變焦過程中完全沒有出現焦點偏移的現象,可見其在設計中進行了視頻優化。騰龍和適馬略有焦點偏移現象出現,但都非常輕微,大家在實際使用中稍加註意,比如光圈收小一級,即可拍攝出滿意的畫面。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綜述

寫完這篇橫評,我們眼睛已經花掉了,精神也變得呆滯。GR的狗崽,精力真TM好,拍了這麼多素材,整理起來不麻煩麼,寫起來不殘酷麼?不過我們可以吹牛逼說:都說國外測試比國內的細緻,切!

哪個龜兒子鬼佬,有我們的測試更深入,更具體?看測試,還是影像狗啊!


對於三款產品,我們覺得:

原廠是不談性價比的,索尼索尼FE 24-70mm f/2.8 GM的貴理所當然(佳能、尼康等廠的該規格鏡頭都不便宜),雖然因為設計時間相對較久,和新銳適馬相比綜合畫質不佔優勢,但大法的信仰就是溢價,所以信徒們買就是了。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確實是性價比之選。事實上其擁有不輸於索尼的綜合畫質,而價格只比低端的騰龍稍貴一點,考慮到更全的焦段,更好的做工,確實是沒有原廠情結的用戶不二選擇。

15年前,狗哥自己有支騰龍28-75mm F2.8單反鏡頭,那時候,雖然這一規格已經落伍,但好在售價只有1800元,很具性價比。而今天,騰龍28-75/2.8 Di III RXD近5600元的價格確實虛高(即使考慮通貨膨脹)。關鍵是無論重量還是價格,騰龍28-75mm再配一支24mm定焦(這樣才能達到其他兩款產品的24-70mm規格),都可能比競品更貴、更重、更不方便使用。而且從測試來看,其畫質還墊底。那,我們圖個啥呢?


下一期,我們將對三款產品的防護性,進行一些測試。是的,《極限拆解》加《橫評》的玩法,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好了,5月,我們不見不散喲!

不能錯過!索尼、騰龍、適馬中焦頂配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