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好久没做镜头的对比测试了,作为今年的第一篇深度横评,我们准备以大家十分关心的大三元中焦开局。

其中分为常规篇和极限篇(同步呼应下月《极限拆解》)。

好了,废话少说,我们,开整!


下边我们有请索尼FE 24-70mm f/2.8 GM、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腾龙28-75/2.8 Di III RXD登场。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外观对比


在为微单设计的专用中焦大光圈变焦镜头里,索尼、适马等厂家都是正常的24-70mm F2.8(包括松下、尼康、佳能等,但我们本次测试的是E口产品,考虑到不同主机出来的数据差异,所以没有计入其他三家的产品,大家权作E口中焦对比好了)。

28-75mm F2.8是20年前的老规格(这可能和腾龙代工厂等地位有关),腾龙28-75/2.8 Di III RXD本质上与另外两款不是同一代产品。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过,这也为腾龙带来了好处,在三款产品中,其看起来体积最小。

三者都是外变焦结构,在伸长后,索尼最大,适马居中,而腾龙依然体积最小。理论上讲,这一结构无法避免灰尘的进入,至于其实际的防护能力,我们将在下一期呈现给大家。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镜身上,索尼的焦点锁定和AF/MF切换钮一前一后布局,而适马选择了将两个钮上下布置,并且在焦点锁定钮下方,适马还设计了镜筒锁定钮,方便携带。

腾龙镜头上没有按钮设计。比如对焦切换,我们每次都只能去机身菜单调节。而且也无法锁定焦点,操控性确实差一截。但考虑其本来就主打低端市场,所以大家也多加体谅。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前组镜片方面,索尼和适马口径差不多,都是82mm,走的是大口径提升画质的路线。腾龙为了体积,必然无法使用大尺寸镜片,所以采用了67mm这一相对保守的口径(在大三元镜头中已绝无仅有),理论上会影响边角的画质。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从三款产品的前镜片镀膜来看,都采用了多层镀膜,所以在不同角度看上去颜色不同。不过三者都非常通透,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镜头内部的细节。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后组镜片方面,索尼和适马的直径也略大过腾龙,理论上有利于提升边角画质。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卡口上,三款产品都采用了4颗固定螺丝。另外索尼和适马后镜组基本是密封结构,而腾龙采用的是传统的伸缩结构,理论上对灰尘和水滴等缺乏防护能力。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参数对比

以下是我们制作的参数对比表。大家可以从表格中发现不少特征。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首先由于索尼和适马为24-70mm焦段,相比腾龙的28-75mm,它们虽然在广角端看似只多了4mm,但视角上宽广得多(大了近10°,在实际拍摄中差异巨大)。而腾龙比另外两款产品长出的5mm中焦,视角上的差异几乎忽略不计(也就2°)。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

买一支索尼或适马24-70mm,基本等于买一支腾龙28-75mm再加枚24mm小定焦,因此无论实际便携性还是性价比,以上两者反而比腾龙28-75mm更高。

在光圈叶片方面,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圆形光圈,提升背景虚化水平。不同的是索尼、腾龙为9叶光圈,适马则更进一步采用11叶光圈设计,理论上对虚化有更多帮助。

就价格而已,索尼GM镜头必然最高(我们标示的是索尼官网价,比市场卖价更高,FE 24-70mm f/2.8 GM淘宝卖价只需12000元左右),这完全符合原厂身份。


再看各家的光学结构图:

索尼FE 24-70mm f/2.8 GM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腾龙28-75/2.8 Di III RXD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从光学结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各家的当家花旦之一,三款产品在镜片方面都很舍得投入。

索尼的18片镜片中包含了5片特殊镜片。而腾龙的15片里也是5片特殊镜片。适马的19片镜片中,更是拥有11片特殊镜片,确实是加料不加价的典范啊!这些特殊镜片,都会极大的修正或提升镜头的光学性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性能对比

下边我们进入实拍对比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我们使用索尼α7R IV作为测试主机,将对比拍摄三款产品的多个指标。其中最先出场的为分辨率测试对比。

分辨率测试:

最大广角中心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最大广角边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从最大广角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心位置,最大光圈时三者就保持了非常不错的画质。显然,特殊镜片的使用,效果明显。

在边角部分,虽然索尼、适马为24mm端,但在最大光圈下竟是好过了腾龙28mm(这确实出乎我们意料,毕竟28mm起步的标变,已经是40年前的规格了,按说无论设计难度,还是设计经验,肯定比24mm起步更易上手)。而索尼与适马相比,又略有优势。

收小一级光圈后,三者画质有了明显提升。其中索尼和适马已经非常扎实,旗鼓相当,而腾龙依然次之。


35mm中心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35mm边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我们终于可以在35mm统一焦段,看到大家同焦段的水准。

三款产品的中心最大光圈时依旧牛逼哄哄。其实有大佬说的对,日德厂家的新款顶级镜头,看中心分辨率完全是没有意义的(高端产品中心都做不好,就别说自己是主流镜头厂家了)。我们要瞧边缘!

相对中心,三款产品在边缘部分,最大光圈时都有明显下滑。不过收小一级光圈就有了明显改善。而且相对于24(28)mm时,其最大光圈的画质更为扎实,大家在使用中可以放心使用。


50mm中心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50mm边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F**k,做素材的狗崽是不是喝了一箱红牛,吃了一版伟哥!精力要不要这么好啊!是不是和写文字的我有仇有怨啊!怎么焦段拍得如此全啊,还要不要人活啦(本来横评篇幅就大,内容就多,还搞得这么细,要人活不活啊)。

你们看嘛,这个焦段中心大家依然坚挺。边角部分最大光圈时适马最好,索尼次之,腾龙最弱。

索尼和适马在收小一级光圈后画质就非常扎实,而腾龙在F5.6时边缘画质变得优秀。


70(75)mm中心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70(75)mm边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70(75)mm,中心部分索尼和适马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都表现优秀,腾龙最大光圈时掉血相对较多。在这一焦段,索尼和腾龙的综合分辨率要比自己最大广角时稍差,其中索尼镜头的对比度也比24mm时略弱,但适马却超过自己24mm的画质。这也算是三者不同的特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比度还是分辨率方面的表现,适马和索尼都在同一等级,不愧自己顶级大三元中焦的称号。腾龙28-75mm毕竟是老规格的低价产品,所以表现上弱一些也不必苛求。


MTF曲线:

以下为三款产品的官方MTF曲线,虽然标注方式略有不同,公布的数据也略不同(比如腾龙标注了全画幅和APS-C画面范围。适马既公布了波动光学曲线,也发表了几何光学曲线),但从各图可知,情况基本与我们的测试结果相当。只是官方都只公布最大广角和最长焦端的数据,中间几个焦段没有数据发布。

索尼24-70mm F2.8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畸变测试:

从三者的畸变对比来看(所有图片在同距离拍摄,主机关闭了所有的机内校正)

在最大广角,索尼的畸变略大于适马(注意边缘横竖直线),但是差距非常轻微。而腾龙虽然是28mm,但依然看得出少许桶形畸变。

当焦距处于35mm时,大家终于处于公平状态,此时可见。索尼和适马已经横平竖直(索尼有非常轻微的枕形变形),而腾龙有可见的桶形畸变。

在50mm端,索尼出现了明显的枕形畸变,腾龙的畸变也比较明显,适马只有非常轻微的枕形畸变。

在70(75)mm时,三款产品都有轻微的枕形畸变。

综上所述,在畸变控制上,腾龙最差(作为一支变焦比更小的镜头,确实不应该啊),索尼次之,适马控制最好。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色彩还原测试:

我们用三支镜头拍摄了德塔的色板(主机色彩模式为标准),然后通过软件得出各产品的色彩偏移数据。从以下结果可知,三款产品除了共有的偏移部分(我们将其算作主机的色彩倾向),其余数值差异很小。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虽有各自的色彩特性,但三款产品的色彩还原都较准确,大家可放心使用(也说明数码时代对镜头色彩特性的要求,包括各家新镀膜的技术进步,让主流产品的色彩差异变小了)。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紫边、色散测试:

在紫边、色散测试上,我们选取了35mm焦段(这是该系列镜头里居中的焦段),在最大光圈时拍摄。从测试截图可知,

索尼在黑白高反差区域有明显的紫边出现,腾龙略有紫边,而适马没有出现紫边现象。

在色散方面,三款产品差别不大,都很优秀,从球面的细节来看,索尼相对略明显点。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最近对焦距离测试:

其实从前文的参数表格可知,各产品的最大放大倍率差异不大(索尼未标出广角的最近对焦距离)。

从以下的实拍可见,在长焦端的最近对焦距离拍摄,虽然腾龙焦距会长5mm,但各镜头获得的画面差异不大(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前景膝盖)。结果为:适马≥腾龙>索尼。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放大倍率测试中,另一个更为关键的要点是画质。

因为都不是专业的微距镜头,内部没有对近摄进行专门的优化,所以三款产品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都会出现画质下降的情况(这个是正常现象)。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在F2.8时,三款产品都出现了可见的色散等现象,画面比较“毛糙”。但只需收小一级光圈,各产品就大有改进,已经处于基本可用状态。当光圈收到F5.6时,各产品的画质已经比较扎实,画面锐度等完全可以满足近摄需要。

所以对于非专门的微距镜头,大家无需苛求其最近对焦距离大光圈时的表现,只需略微收小光圈,一样能够获得满意的画面。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暗角测试:

以下为各镜头在不同焦距的暗角表现。GIF的排列顺序为:索尼FE 24-70mm f/2.8 GM、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腾龙28-75/2.8 Di III RXD。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最大广角端,三款产品在最大光圈下都出现了明显暗角。不过奇怪的是,虽然腾龙为28mm,但暗角并没比另两款的24mm小。不过还好,和其他两者一样,它只需收小一级光圈,情况立即得到缓解。

当光圈收到F5.6时,三款产品边角与中心的照度已基本相当,在实拍中不再有可见的暗角现象。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35mm端,三款产品最大光圈时的暗角相对最大广角时,有了明显改善。各产品基本上在F4时,画面照度就已经比较均匀了。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50mm端,我们要特别夸奖一下索尼,最大光圈时的暗角就很轻微了。而另外两款产品,最大光圈时暗角相比广角也有所改善,即使是视频拍摄,影响也不大(特别是在拍摄16:9画幅时更是没啥影响了)。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在70(75)mm端的最大光圈,索尼依然保持着小暗角的特性。而腾龙出现了严重暗角。适马也有明显暗角。

当光圈收小一级后,索尼和适马画面的照度已经变得均匀,腾龙改善也很明显,不过比之两者依然略差。


综上所述,

在暗角控制上,索尼交上了最好答卷。适马的表现也非常优秀。腾龙变焦比更小,按说应该是最佳,但估计其镜片口径尺寸太小,因此产生了不利影响,结果反而成为最弱的一个。


前景、背景虚化测试:

在虚化对比中,我们要注意到,理论上腾龙最广端为28mm,同光圈拍摄相同大小物体时,比24mm可获得更好虚化,所以天然会占优势。而在远摄端,其75mm相对其他家的70mm也稍有优势。不过实际拍摄区别有多少,我们先看下边的测试画面。

最大广角端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35mm端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50mm端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70(75)mm端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知是否因为光圈叶片安装位置的差异,腾龙并没有表现出比其他厂家更好的虚化。

三款产品中,虚化最为漂亮的是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索尼FE 24-70mm f/2.8 GM和腾龙28-75/2.8 Di III RXD旗鼓相当(索尼主要是在24mm端稍弱,虚化不如另两款产品自然)。

不过

腾龙在75mm时边角的口径蚀现象比其他两家更为明显(注意边缘半月形的光斑)。索尼和适马口径蚀控制得也不错。具体来说,就是中心光斑圆润,边缘只出现少量椭圆形光斑。

星芒方面,三款产品的最大广角端在F5.6时就可获得,F8之后变得明显。50mm和70mm端星芒则出现在F11左右。


图片焦点切换对焦速度测试:

由于手速的差异,因此在画面中或许各款产品稍有区别,但实际上三者的对焦都很迅速,基本上焦点切换到哪个主体,相机马上就可以在哪个主体合焦。我们觉得三款产品确实旗鼓相当。

(因视频数量限制,本处视频无法上传,请移步影像狗其他平台观看完整视频。)

视频自动跟焦速度测试:

无论是正常速度的追焦,还是加快速度后的对焦。三款产品的差距都不大。中间只有腾龙镜头在正常速度下,似乎出现过1、2次反复搜索的情况,但在实拍中,应该影响不大。我们的结论是,

视频自动跟焦能力上:索尼≥适马>腾龙



呼吸效应测试:

以下对比图顺序皆为:索尼FE 24-70mm f/2.8 GM、腾龙28-75/2.8 Di III RXD、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

24(28)mm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35mm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50mm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70(75)mm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从以上各焦段,各镜头的呼吸效应测试来看,虽然索尼和适马镜头也会有非常轻微的画面变化,但在实际拍摄中只需稍加注意,应该影响不大。而腾龙镜头应该是没有进行视频优化,所以呼吸效应相对明显,我们在拍摄中要小心控制。


焦点偏移测试:

从最大光圈时的焦点偏移测试来看,索尼在变焦过程中完全没有出现焦点偏移的现象,可见其在设计中进行了视频优化。腾龙和适马略有焦点偏移现象出现,但都非常轻微,大家在实际使用中稍加注意,比如光圈收小一级,即可拍摄出满意的画面。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综述

写完这篇横评,我们眼睛已经花掉了,精神也变得呆滞。GR的狗崽,精力真TM好,拍了这么多素材,整理起来不麻烦么,写起来不残酷么?不过我们可以吹牛逼说:都说国外测试比国内的细致,切!

哪个龟儿子鬼佬,有我们的测试更深入,更具体?看测试,还是影像狗啊!


对于三款产品,我们觉得:

原厂是不谈性价比的,索尼索尼FE 24-70mm f/2.8 GM的贵理所当然(佳能、尼康等厂的该规格镜头都不便宜),虽然因为设计时间相对较久,和新锐适马相比综合画质不占优势,但大法的信仰就是溢价,所以信徒们买就是了。

适马24-70mm F2.8 DG DN | Art确实是性价比之选。事实上其拥有不输于索尼的综合画质,而价格只比低端的腾龙稍贵一点,考虑到更全的焦段,更好的做工,确实是没有原厂情结的用户不二选择。

15年前,狗哥自己有支腾龙28-75mm F2.8单反镜头,那时候,虽然这一规格已经落伍,但好在售价只有1800元,很具性价比。而今天,腾龙28-75/2.8 Di III RXD近5600元的价格确实虚高(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关键是无论重量还是价格,腾龙28-75mm再配一支24mm定焦(这样才能达到其他两款产品的24-70mm规格),都可能比竞品更贵、更重、更不方便使用。而且从测试来看,其画质还垫底。那,我们图个啥呢?


下一期,我们将对三款产品的防护性,进行一些测试。是的,《极限拆解》加《横评》的玩法,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好了,5月,我们不见不散哟!

不能错过!索尼、腾龙、适马中焦顶配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