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凌霜侯的傳說,你知道“凌霜侯”代表什麼嗎?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尚未發家之時,常常以乞討為生,有一年秋天,糧食已絕,飢餓潦倒,然而所到之處卻是敗落少人,無可乞食,正自徘徊,忽見某斷牆處有柿子樹一株,樹上柿子紅熟累累,於是得以飽餐一頓。

後來功成名就了,一次帶兵打仗又路過此地,見到柿子樹仍然在,想到這顆柿子樹曾經救過自己的命,便將自己的戰袍披掛於樹,並封它為“凌霜侯”。所以“凌霜侯”就是柿子。(此記載見於明代趙善政的《賓退錄》)。

這個典故的意義就在於,我們對待他人給與我們的善意與溫暖要知恩圖報。我們要以善還善,才能善善相生。

朱元璋與凌霜侯的傳說,你知道“凌霜侯”代表什麼嗎?

凌霜侯:柿子

《名醫別錄》中說:“軟熟柿解酒熱毒,止口乾,壓胃間熱”。《本草經疏》記載:“鼻者肺之竅也,耳者腎之竅也,二髒有火上炎,則外竅閉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氣,捭火熱下行,竅自清利矣。”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鮮柿,甘寒養肺胃之陰,宜於火燥津枯之體。”《本草綱目》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止嗽、止血之功”。

秋天到了,柿子成熟,柿子掛滿樹枝,猶如一個個燈籠高掛。從“多柿之秋”到“柿在人為”再到“柿柿如意”。柿樹,又名凌霜侯,柿子已經成為了中華符號的象徵之一。

朱元璋與凌霜侯的傳說,你知道“凌霜侯”代表什麼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