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当一群没有见过阳光的鼹鼠爬出他们的洞时,他们不会惊讶于阳光的温暖,反而会怨恨阳光的刺眼!转身躲回洞里。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而这句话用来形容鸦片战争失败的中国简直再好不过,他们惨败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输了?不仅仅输在硬实力的差距:当你还在用过时的鸟枪的时候,英国已经用上了当时很先进的军用枪了。也输在了其清朝统治者的自满。而当时清政府的道光皇帝非但没有一点自责之心,反而动起了坏念头,当他听到英国女王年仅23岁便说道:“英国女王可曾婚配?”想将其纳入后宫,没想到作为战败国竟然还可以大施战胜国的行径!真的让人瞠目结舌!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自满让帝国落后

道光帝这种行为其实也正是晚清政府自满,还不知自己政体的腐朽,军队实力的不足的体现,而究其原因,还是与外界隔离了太久,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仍然是天朝上国。就犹如一只一直在洞里的鼹鼠,从未见过太阳,便自以为觉得黑暗就是一切!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而其实这一切的原因就是老大做久了,根本没有想到下面的人已经变得这么强了。而落后就要挨打,但就和“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一个意思!老大做久了,突然一下子做回了小弟,不知道怎么办,就选择性的欺骗自己:“那些外国的蛮夷,只不过是武器好了点,等我们把武器弄上,还不惊现我们大清子弟的气魄,如果不想这样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考虑纳那蛮夷女王为侧妃,也不亏欠你等了!”这无疑是当时大部分晚清官员的普遍看法,而这种看法则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大人,时代变了。

我们不仅不是当初睥睨天下的盛唐,那个遍地黄金的长安已经永远的留在历史上。我们也不是当初那个即使军事实力不足但是经济科技水平极高的南北宋了。我们也不是朱棣只要拿着把刀便把北方蛮夷吓得半死的大明,就连清朝也忘记八旗子弟的血性,沉迷在福寿膏之中。我们变弱了,经济主要来自自然经济,军队久疏战场,国家腐败无能,人民长期被封建主义查毒,我们再也没有那种绝对世界第一的实力了,时代向前了,时代变了,而我们却还是守着旧时代的手,死死不放。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其实在这个时候如果中国有人可以醒来意识到时代已经发生改变了中国日后也不会沦落到被欺负成这样,如果“大人”们可以真正的知道为什么他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自满的还以为自己是天国上邦的美梦之中。

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

英国为什么变强了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著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资本主义革命。而在中国早在明末清初期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尽管发展的很缓慢但是还是存在,但在士农工商传统思想的作怪,以及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小农思想的作用下,生产力很难进步。所以在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下,国内的生产力很难得到进步。而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做出较大的改变。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日本作为中国以前的小弟,在明治维新之前也是一个弱后的封建国家,也进行锁国政策。但日本人的一大优点就是擅长学习,他们在经历了“黑船事件”之后,立马有改革派的建立,立马进行改革即所谓的明治维新,各方面的去封建化使得日本踏入工业化。而在这之后,日本便迅速的成长为一个世界军事强国,日本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但反观自大的清政府的改革,就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从头到尾没有在意识到是否是自身的问题,只是觉得是武器,民生物品等问题,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鸦片战争惨败,道光听闻英国女王只有23岁,动起了坏念头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落后就是挨打,当年道光帝的坏念头,实际上无疑暴露了当时的清政府的自大自满的本性,他们没有跟上当时的时代,并且还一直紧紧不放的抓紧旧时代,这是他们战败的主要原因。

前车之鉴已经很明显了,没有什么强大是一成不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