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我有一个梦一样的庄园,那里装着春天的故事......



全国各地疫情都在清零。

北方天气也在渐渐升温。

走过寒冷,我们北方的春天来了。4月2、3、4日连续几天都是15°左右的气温,不冷不热。PM2.5是10,空气湿度12°C ,穿衣指数休闲类。

气象预报这个春天是暖春!

确诊:阳春三月后,还有人间四月天。

这正是耕耘种地的极好时光。我真坐不住了,总有一种期望和冲动,想回到农村,回到庄园,去耕耘一块儿一两分大的自留地,我亲自去播种,亲自去种菜。

也把整个春天的希望一直珍藏在菜园里。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我有天生的农民基因,有生长在农村的童年。

小时候我就有接地气的习惯,喜欢干农活儿,也不怕晒脸蛋吹屁股,踩狗屎,跟着妈妈和哥哥姐姐们到田头地尾的机会重来不会放弃。

依稀记忆中有关农牧业的活儿我都干过,比如放牛放马放羊喂猪,掏苦菜挖糖菜砸草捡柴火,几乎是我们放学后的全部家庭作业。

但是我还是喜欢在土地里打滚儿,象《小猪佩奇》里的乔治、佩奇去泥塘里摸鱼踩泥,溅一身泥彩。

特别是在春耕的时候,你跟在犁地的老牛、骡子后面,提着篮子撒粪、撒化肥、撒种子,感觉那绝对是一种有方向的劳动,虽然是重复简单,但也不枯燥,你从田头到地尾,直直地走下去,画出一个个条形码,即是耕耘,也是绘画。

现在想想,如果我们人生如此简单畅顺就好了。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周末和大哥大嫂、三姐姐夫一起吃饭,席间未谈人生大话题,谈的最多的还是春耕和土地。大哥说他和大嫂在场区的空地上开垦出一块炕大的菜畦,准备搞无污染蔬菜自给。

想起孔老二那句:悠悠万事为此唯大!不能不再重视了。


一到春天,我总会想起来那可爱的锦绣山庄。

那曾经是我生活家园,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春天和乡愁好像永远收藏在那里。

如果不是因母亲的去世,因春疫爆发,我可能还住在那里。

那里不仅有几分地,还有太多抹不去的凝固的记忆。

我老是觉得我的生活离不开那个山庄,我的快乐也遗失在那里了,那里有一份耕耘,更有我母亲多年的身影。

又到了清明节了,好像我和母亲生活的记忆就终止在那里,就凝固在那里......

在多少次梦里,我的灵魂常常还与母亲在那里相会......

写到此处,我的泪水其实比省略号多多了......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母亲一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身体也硕朗。种地建设家园都是我的指导老师,菜园里又是我的帮手。我们一起流着汗,在那里育苗、播种、撒粪、移苗,锄草浇水,摘果收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记忆画面 。

我从此恋上了这块土地,恋上了这个家园,恋上了这个山庄,甚至也因此爱上了康巴什这个城市。


历史造就农民后代的我,天然有农业情节和种地经验,春天也成了我最忙的季节。

每当春天梨花和鱼叶梅开时候,就早早规划着如何来耕耘我这半亩大的农家小院了,远离转基因、拒绝有公害蔬菜的大业也全靠它了。

挖葡萄绝对是个技术活。

首先是要把深埋在土里过冬的葡萄树解放出来,去掉包裹藤干的塑料薄膜、捆绑的绳子,轻轻地松开藤条,已经有好多的新芽和葡萄花蕾,不小心你会碰到它们,影响坐果和收成。

挖出葡萄藤蔓后,还得细心地绑架、施肥浇水,所以搭理葡萄藤,是我春天第一笔心爱的作品。

播种前买粪施肥这也是一项非常辛苦的活儿。

下班回来总是挑着担子拿着铁锹,把外面买来的羊粪担担、一桶桶的送到了小院的地里。

干得汗流浃背,背痛腰酸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抱怨生得太少,没有感到"只生一个有什么好",恨不能多子多孙的愚公转世。

从小闻惯了泥土的芳香,就不怕粪土的浊臭了,反而觉得羊粪味儿,那是一种熟悉的有酱香味儿的、有地道家乡味的好肥料。



曾记得在秋天里,我跑到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在遍地马牛羊粪的大草丛里,开心地撒欢打滚,全然不顾我还是一个穿着布兰雅克、纽巴伦的游客。

管它了,人有时不为浪漫就为了自在。

接下来施肥翻地,搂畦做堰,灌溉浇水,少不了风吹日晒流汗水。剪葡萄,修果树杏树李子树,爬高上梯,也少不摔打跌跤。

每天下班回来不进家门,就蹲在小院里象老师认真地检查自己的家庭作业。

那些刚刚破土的吐着新芽的小草、苦菜、蒲公英、马齿笕,茁壮的葱苗,韭菜、油菜,菜畦里刚吐出新芽的菜苗,新移植的柿苗茄苗黄瓜苗苗,还有地上自由爬行的蚂蚁、甲虫、不知名的小虫,纷飞的蝴蝶、飘落的的杏花梨花柳絮,都能看出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充满生机的春天。

小庄园,是满满的快乐和希望。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我和家里的小花猫,常常在地里恋花扑蝶的嬉戏或坐在葡萄架下静坐发呆。

我特别喜欢春天嫩绿的象羊角一样的葱苗,我们本地人叫它"羊角葱"。有朋来时,拔上一把小葱,冲洗干净,蘸着香奇面酱吃非常爽口,再加一盘花生,再斟上几盅小酒,感觉就是纪晓岚和乾隆皇帝对饮,吃得是天宫神仙的伙食。


喜欢春天,喜欢山庄的理由远不止这些。

在我们的家园里或附近的公园里,有很多的柳树、杨树、胡杨、沙枣、沙柳、松树、柏树、桃树、梨树、果树、刺梅等等,还有一些沙棘、沙蒿、沙大旺、丁香、杨柴、柠条等我叫不出名字的灌木花木和苲草野花。

春天花看着桃花盛开,柳絮飞扬,落花缤纷,蜂游蝶舞,鸟语花香的美景,仿佛鲁迅进了"百草园"。

再要是听到看到松鸡、沙鸡、鹌鹑、布谷、画眉、百灵、乌鸦、喜鹊、山雀、麻雀、燕子等,俊鸟飞舞,鸟乐起鸣,你又好像穿越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里了。

当然还有动物,大胆的野兔、流浪的小猫小狗,松鼠老鼠、蜥蜴壁虎,蚂蚁甲虫,小蜜蜂。哦,还有好多的蛇类啊!有绿的有灰色的,年龄不太大的,大概也是我的小朋友新朋友。有时候坐在窗外就象看《动物世界》。

啊,有时候特讨厌那些贪吃的老鼠,不经咬碎了我的葡萄,咬碎了我的菜苗瓜果,更是千方百计地钻到了地库里,啃了又啃,啃烂许多酒箱和衣柜,有时跑到书房啃书,咬文嚼字,要不就跑到家中客厅上演《猫和老鼠》实景游戏。


妻子是一个爱花达人,鲜花、假花、野花甚至苦菜花都喜欢的醉了。

春天庄园里最早开的就是那些粉色的鱼尾梅,白色抱马丁香、红色的刺梅、香气四溢的丁香了,我会去采摘一些拿回来放到花厅里了,床头上,来装点我们家里的生活。

妻子说她已闻惯了鱼尾梅和丁香的味儿,没有它们秋天冬天老失眠。

原来不想睡觉还需这么个理由。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看着那一畦畦绿油油的菜苗,以及茁壮的柿子、黄瓜、芋头,茁壮的豆角、南瓜葫芦,每当春风微微一吹,它们就像会跳舞会点头的孩子在给我鞠躬作捐,感到特别特别的有幸福和成就感,像幼儿园的老师挂着笑脸看着孩子正在成长。

一夏天,总会引来不少左邻右舍的人来观赏点赞,亲戚朋友们也时不时来采摘新鲜的绿色蔬菜。妻子还把这自家菜园子当做蔬菜供应基地,经常给医院的职工灶送菜送果送葡萄,也把自产的蔬菜瓜果当做尚品,送给好朋友重要客户等分享。

好多人都爱来我家拍照拍景,我却爱在网上晒黄瓜晒柿子晒茄子。晒晒我丰收成果,也炫炫我的绿色蔬菜。

闲时,许多人爱来我家采果子摘葡萄,我却爱看他们采摘的过程。收获的的季节,人人都喜欢秋初冬藏,我却喜欢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我真怀念那过去的时光,特别是那温暖的春光,美丽的庄园,那是我永远褪不去的记忆,也是我整个对家园的深刻体验。也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采集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我和三母一猫(家母、岳母、保姆和小花猫)一起在庄园里生活的时光,也成了我人生一段最难忘最珍贵的历史。

还有与那些自由飞翔的小鸟和可爱的小动物小甲虫们朝夕相处,和谐共济的日子,大概是我最快乐的最幸福的时光。

因为它们没有伤害我,我也没有伤害它们。我们真正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守护着一个共同的家园。

母亲在,家就在,母亲走了,家也就散了。

有人说家是收藏亲情的地方,有家的时候才是弟兄姊妹,没家的时候弟兄姊妹也成了亲戚,相见相遇不知何时是归期。


我信了。

可叹如今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了。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切换了生活频道,住在城市水泥钢筋似的森林里,我们生活的并不快乐。常常是郁闷苦闷憋闷共生,发火发神经发脾气同在。

每天吃着化肥裹着转基因的食品和蔬菜,我们虽然吃的是新鲜,但是也许吃的是一种苦涩和健康的代价。

自从去年疫情以来,我就觉得这个冬天特别特别的漫长,直到今天看到武汉和全国多地,疫情已经控制已在清零,大概这才是春天真正来临的标志。

祖国各地的平平安安,天下安然,我们才有了阳光雨露,才会有春暖花开,才会有回归大自然的想法和心情,才会有了这种"归隐桃园""躬耕于南阳"的冲动。


我们北方四季分明,不像南方那样永远是春天和秋天。我们这儿有春夏秋冬,有数九寒天,也有三伏酷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朝和尚慧开禅师所作的《无门关》一书,老觉得就是写给我们的。


但我还是喜欢北方的春天,总感到它是一种生命的季节,虽然来的蹒跚,但总会给你带来一份惊喜,也会给你带来温暖和希望。


在春天里我们才能感到什么叫万物复苏和万籁霜天的区别,什么是枯萎和新生的博弈。

走过冬天的人,经历了冬天的寒冷和艰辛,就不怕春寒料峭。感受过阳光雨露的人,就知道春天的温暖,春天的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了。

我也读懂了那些"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诗宋词了。

2020.3.24原创《窝边草窝边事》2020.4.4修改


庄园,是收藏春天和乡愁的地方,我的故事在那里

我是一只奔跑的兔子,资深媒体人,网络撰稿人。

一直在书山和美文中跋涉与奔跑,喜欢我请关注我,我们一起分享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