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裡”阿里動物園裡的巨型猛獸

“盒馬裡”阿里動物園裡的巨型猛獸

據新京報11月19日報道,盒馬旗下第一家社區型購物中心“盒馬裡”落地深圳,佔地4萬平方米,將於12月30日開業。在這4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內,共分三層,一樓是餐飲+零售模式的商鋪;二樓是美食和生活服務品牌;三樓是兒童親子與共享教室。

與傳統意義上的購物中心不同,阿里似乎想通過已往積累的龐大的數據基礎和規範化的供應鏈及技術支持優化零售業的每個環節,實現新零售的完美體驗。

那麼我們一起回顧下盒馬生態是如何從一個獨立的生鮮品牌,成長為撼動整個行業的巨型猛獸的。

盒馬鮮生,一個瞄準一二線城市生鮮需求的先行者

“盒馬裡”阿里動物園裡的巨型猛獸

據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000億元。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仍會保持年均35%的增長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鮮品類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是傳統的超市並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這一訴求,尤其是新鮮度上,再加上生鮮品類考驗的不僅僅是供應鏈的規範化,還有冷鏈技術。作為一項重資產項目,一旦缺少了對某個環節的把控,用戶體驗會迅速下降。

每一個尚未被滿足的需求點都將成為未來新商業模式的落腳點,於是在眾多生鮮行業先行者的失敗經驗上,憑藉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多方聯動,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脫穎而出了。

盒馬鮮生作為阿里進軍線下生鮮領域的“領頭羊”,入行之初便突破以往生鮮電商1小時送達的“魔咒”,率先推出“3公里內30分鐘送達”的理念,真正將一二線城市的“快節奏”詮釋的淋漓盡致。

不僅如此,在模式上也打破了單一零售店鋪原有的意識形態,採用“餐飲+超市”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的目的在於提升生鮮產品品質的認同感,由於盒馬鮮生的結算方式是在其app內部實現的,為的是將線下的用戶引流到線上,積累用戶購買數據,降低復購的參與門檻,深度挖掘用戶需求後,實現精細化運營;而另一邊,消費者對生鮮品類的信任感又是線上電商無法給予的,所以才有了這種混合模式的出現。

與每日優鮮等垂直領域的開拓者不同,盒馬鮮生背靠阿里生態佈局之下,不但可以直接共享天貓背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還手握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數據,再加上資金技術的支持,可謂是“富二代”的二次創業。

自2016年至今,盒馬鮮生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設了152家線下門店,這也預示著盒馬在模式上取得了成功,如果單純依靠擴大營業範圍而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在定位和用戶需求點上就會出現偏差和斷層,為了更好的迎合不同用戶的別樣訴求,以盒馬鮮生為首的盒馬系生態已經悄悄降臨了。

“盒馬裡”阿里動物園裡的巨型猛獸

盒馬生態佈局圖

不管是彌補盒馬鮮生無法觸達區域的前置倉屬性的盒馬小站;還是佈局城市下沉的盒馬菜市、盒馬mini;亦或是對標便利店業務的盒馬F2;和即將開業的超級購物中心盒馬裡,每一個新業態的誕生,都預示著更多的用戶需求被滿足。

以盒馬生態為代表的新零售正在譜寫新的行業篇章,未來的路還有很遠,是否會出現更新更好的模式也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樣,技術的革新會讓原本讓繁瑣複雜的中間環節不斷剔除,而作為用戶的我們只需要靜觀動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