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里”阿里动物园里的巨型猛兽

“盒马里”阿里动物园里的巨型猛兽

据新京报11月19日报道,盒马旗下第一家社区型购物中心“盒马里”落地深圳,占地4万平方米,将于12月30日开业。在这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内,共分三层,一楼是餐饮+零售模式的商铺;二楼是美食和生活服务品牌;三楼是儿童亲子与共享教室。

与传统意义上的购物中心不同,阿里似乎想通过已往积累的庞大的数据基础和规范化的供应链及技术支持优化零售业的每个环节,实现新零售的完美体验。

那么我们一起回顾下盒马生态是如何从一个独立的生鲜品牌,成长为撼动整个行业的巨型猛兽的。

盒马鲜生,一个瞄准一二线城市生鲜需求的先行者

“盒马里”阿里动物园里的巨型猛兽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鲜品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是传统的超市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这一诉求,尤其是新鲜度上,再加上生鲜品类考验的不仅仅是供应链的规范化,还有冷链技术。作为一项重资产项目,一旦缺少了对某个环节的把控,用户体验会迅速下降。

每一个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点都将成为未来新商业模式的落脚点,于是在众多生鲜行业先行者的失败经验上,凭借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多方联动,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脱颖而出了。

盒马鲜生作为阿里进军线下生鲜领域的“领头羊”,入行之初便突破以往生鲜电商1小时送达的“魔咒”,率先推出“3公里内30分钟送达”的理念,真正将一二线城市的“快节奏”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在模式上也打破了单一零售店铺原有的意识形态,采用“餐饮+超市”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目的在于提升生鲜产品品质的认同感,由于盒马鲜生的结算方式是在其app内部实现的,为的是将线下的用户引流到线上,积累用户购买数据,降低复购的参与门槛,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后,实现精细化运营;而另一边,消费者对生鲜品类的信任感又是线上电商无法给予的,所以才有了这种混合模式的出现。

与每日优鲜等垂直领域的开拓者不同,盒马鲜生背靠阿里生态布局之下,不但可以直接共享天猫背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还手握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数据,再加上资金技术的支持,可谓是“富二代”的二次创业。

自2016年至今,盒马鲜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152家线下门店,这也预示着盒马在模式上取得了成功,如果单纯依靠扩大营业范围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定位和用户需求点上就会出现偏差和断层,为了更好的迎合不同用户的别样诉求,以盒马鲜生为首的盒马系生态已经悄悄降临了。

“盒马里”阿里动物园里的巨型猛兽

盒马生态布局图

不管是弥补盒马鲜生无法触达区域的前置仓属性的盒马小站;还是布局城市下沉的盒马菜市、盒马mini;亦或是对标便利店业务的盒马F2;和即将开业的超级购物中心盒马里,每一个新业态的诞生,都预示着更多的用户需求被满足。

以盒马生态为代表的新零售正在谱写新的行业篇章,未来的路还有很远,是否会出现更新更好的模式也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样,技术的革新会让原本让繁琐复杂的中间环节不断剔除,而作为用户的我们只需要静观动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