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有两名小学生上了热搜,因为他们被冒充易烊千玺的骗子骗了8万块钱。


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小学生小磊是易烊千玺的粉丝。一天,他拿着爸爸的手机登录QQ,机缘巧合加入了一个易烊千玺的粉丝群,里面还有易烊千玺“本人”。这位“易烊千玺”随后便添加了小磊为好友,并告诉他群里在搞“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

出于对爱豆的喜爱,小磊选择了一种返现方式,并用爸爸的手机添加了对方微信,转过去300元。可后来对方却以没收到、手续费、激活费、押金等各种理由,又让小磊陆续转了200元、9999元不等的钱数,承诺返现的钱会通过支付宝支付,并让小磊删除了聊天记录。

在诈骗小磊的同时,骗子还使用同样的伎俩骗了另一个小学生小芳,两个孩子被骗的钱数加在一起,总计8万余元。

骗子着实可恶,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两个孩子之所以被骗,是因为他们都是易烊千玺的粉丝,也就是说,为了追星他们竟然愿意花几万块!

9999元说转就转!让人不禁联想,这两个孩子是不是平时就有类似的消费习惯,或者,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样的消费实属不该。无论是哪种情况,归根结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他们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

1


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10岁的小杰沉迷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和荒野行动是他的最爱。去年过年期间,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再加上爸爸妈妈疏于看管,小杰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和同学一起玩手游。

但因为没有为游戏充过值,也没有好的装备,小杰经常被同学嘲笑。终于有一天,小杰没有经得住同学的怂恿和嘲笑,开始给王者荣耀和荒野行动充值,前后共计花了55289元。

据了解,为游戏充值在小学生群体中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网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了解小学生们曾为王者荣耀这款游戏花过多少钱。有的小学生花过几百块,有的花过上千元,甚至还有小学生表示自己有同学为这个游戏花了3万多。


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还没学会赚钱,却已经很会花钱了”,这是很多人对00后的印象。可是,他们真的“会花”吗?


2


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因为出生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且是家里唯一的小孩,用泡在蜜罐里长大来形容很多孩子,一点都不为过。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逢年过节都能从长辈亲戚处收到各种名义的红包,平日里也有固定的零花钱,积攒在手里数目不菲。

但同时,小孩子对外界事物判断能力有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缺乏自制力和思考能力,喜欢模仿他人,以至于他们花着父母的钱,却养成了错误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主要归为以下三种:

1

享受型消费

一些家庭因为经济状况较好,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上都会尽量满足孩子,所以也让他们养成了享受型消费的习惯,具体表现为比较注重享乐和愉悦,

不惜花钱满足自己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


比如:当其他孩子都在食堂吃饭时,他却在校外吃大餐。


放学不愿意挤公交地铁,而是打车回家。


新出的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自己一定要入手……

2

攀比型消费

当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时,他们很容易察觉到大家相互之间的差别和差距。

比如,拿鞋来举例,有的孩子穿的是AJ、椰子;有的穿的是李宁、安踏。孰优孰劣,孩子们心明眼亮。而他们往往会把吃穿用度和家庭条件联系起来,自尊心或虚荣心强的孩子,自然不希望“被人看扁”,因此他们会追求名牌的衣服、鞋、包,只为能和同龄人“平起平坐”。

还有很多孩子希望能够被同龄人“仰视”,所以他们会购买奢侈品、最新潮的电子产品、最新款限量球鞋等等,就是为了能够在同龄人面前炫耀自己。

3

情感型消费

我们可以将情感型消费理解为,为满足某方面的情感需求而进行的消费。


比如:孩子为了追星而接机、买各种门票、周边产品等等,就是为了满足他们对于明星的喜爱。


为游戏充值,买各种皮肤和装备,是因为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快感和成就感,为了升级这种快感,他们便选择了充钱。

3


小学生被“易烊千玺”骗8万块:没有财商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千万别小看了消费观念,它决定了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否会因为不健康或者错误的消费影响学习,甚至决定了孩子是否会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


那么,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


1

让孩子懂得量力消费

父母不妨让孩子了解家庭的财政收支情况,清楚家里的经济账和家庭的实际消费承受能力。只有当孩子清楚了这些事情,在消费时才会顾及父母的承受能力,在进行不合理消费时也会有所顾虑。


2

帮孩子理清“需要”和“想要”

因“需要”而购买的东西属于理性消费,但“想要”不是,而且

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消费观。


父母一定要帮孩子弄清楚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当想要一样东西时,为什么想要?在每次消费前,如果孩子能和父母有这样的探讨,或者帮助孩子养成这样思考的习惯,那么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非理性的消费。


3

向孩子传递正确的商品价值观和购买技巧

商品在价值上的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大牌的商品质量也并没有更好,只是品牌方把广告费用也加在了产品上。了解一件商品的价值,最好的办法是货比三家,比较价格、价值和性价比。在商品城、市场等场所消费,可以讲价……储如此类的观念和技巧,越早告诉孩子越好。

4

家长做好理性消费的表率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当父母买东西时大手大脚,毫无顾忌,那么孩子便会有样学样。不论家庭条件如何,父母可以在消费前做好预算,列好清单,在购物时严格按照预算或者清单来执行,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在购物时养成好的习惯。

孩子正确消费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对于商品价值或者个人需求等方面的理性思考,而理性思考的前提是具有批判性思维。鲸鱼外教培优的原版精读语言课,采用权威原版教材Reach ,外教老师将在课堂上带孩子们精读文章的重点段落,通过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孩子们边阅读边思考,从听说读写到多元学科英语进行全面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你家孩子是否有不良消费习惯,或者非理性消费的时候呢?除了以上四点,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进行观察,发现不对的苗头及时纠正,才能帮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