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近日,沙漠蝗蟲肆虐在鄰國印度,新冠肺炎病毒在我國搗亂,各種境外賬號不良媒體在各大平臺上高調渲染中國糧食快要不夠了。中國有一句古話,民以食為天,糧食不安全每個人都沒有安全感。全國人民不安的心,都牽掛著疫情籠罩下的湖北,他們吃什麼,還有吃的嗎。民心所指,關切越發不斷,中儲糧跳出來勸慰大家。僅中糧集團日均發往武漢大米超兩百噸,其庫存就可以滿足湖北省六千萬人半年以上需求,而整個湖北的庫存糧食更是可供全省消費一年以上。更不用說有東北的兄弟大省,源源不斷的往湖北送更好吃的大米了。也難怪大家對中國的儲糧產生了懷疑, 不細品新聞很容易造成我們誤判,再加上很多煽動性的詞彙,會讓大家陷入一種中國無糧可吃的困境。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其實從中國加入世貿以來,一直有不斷質疑。至於中國糧食供給的問題,也有人鼓動中國糧食進口威脅論,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幾組數據讀一讀歷史資料,你會發現,我們根本不用為了中國儲量擔心。當年美國放咱們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很大原因是中國十三億人口,單是美國往中國傾銷糧食自己都可以賺的盆滿缽滿。非但如此,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輸入國後,美國還可以抓住了中國吃飯這條生命線,一舉兩得。不過後來美國的研究發現,對於中國糧食儲備調查的結果,並非預估那樣。中國糧食儲備遠遠多於美國的估計,美國農業部和糧食專家感到十分失望。二零零一年四月美國農業部對中國今年收割季節之前的小麥儲備預估為一千三百七十萬噸。但是調查後就發現有五千四百二十萬噸,為原來估計的四倍。聯合國糧農組織也重新對中國小麥產量做出了修正。最後估計中國大陸二零零一年收成季節之前所剩餘的糧食總量大約是三點二億噸的小麥、玉米和其他穀物類,比前一年九月估計的結果多了十三倍。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按照世界通行的糧食儲備規律,一個國家的糧食儲備量供國內市場三個月使用就可以了,或者是當年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存糧一直是中國農戶的習慣傳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再加上中國人善於未雨綢繆,歷史以來,但凡不是統治者驕奢無度的朝代末期,我國的糧食收儲量一般在半年或以上。繼續與小麥為例,截止到二零一零年夏季美國農業部報告稱,中國小麥儲備為六千萬噸,產量為一萬一千四百五十萬噸。我國統計局出示的數據,中國小麥儲備至少保持在四千萬噸以上,產量為一萬一千三百萬噸,而二零一零年度國內小麥消費量折算後,相當於一萬零七百萬噸。也就是說,不管用中國還是美國的數,據統計,從主糧之一的小麥而言,中國整體保持了小半年的倉儲量。二零一零年,中國的糧食儲備率約百分之四十,經過後面幾年大幅增長之後,目前雖沒有準確的比例,但是遠遠高於這一數字。如果按照這種算法,那麼僅小麥而言,我國不可能存在所謂的糧食危機。其他的主糧也是這種現象。中國充足的儲物量很好的平衡整個糧食市場價格,這讓美國栽了個大跟頭。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中,很大部分是渴望中國能夠多從美國的進口農產品,以便於提高美國農民的生活質量。但我們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需求程度並沒有那麼強烈。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咱們自家糧食儲量太多了,中國的糧食儲量根本不是大家需要擔心的問題。但是我們還得警惕一些風險。從國內來看,在國家統計局關於二零一八年糧食產量的公告,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十一萬七千零三十七千公頃,比二零一七年減少了九百五十二千公頃,下降了百分之零點八。我們的耕地面臨一個減少的狀況中。中國有耕地十八億畝,主糧雖然滿足自己,但大豆及其他輔糧就沒辦法了。大豆畝產量對比主糧極低,只有現代化擁有廣袤農田的地區,才能夠滿足生產大豆的條件。為滿足大豆糧食的供給,我們需要採取進口手段。換句話說,如果中國要實現大豆自給,會把中國所有的水稻用地全部佔滿。這也使得美國在貿易戰中,原本大量的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關稅後,成了美國鬥龍碑一個原因。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另外,我國敞開收購糧食的收縮政策,是建立在激勵農民多產糧,解決農民售糧的後顧之憂的角度上。國家制定比較高且每年增長的收儲價格補貼廣大農民。而由於我國糧食收儲量太過龐大,長週期的儲量,必然給倉儲、保存、物流等造成一定的壓力,非常容易造成糧食變潮發黴等現象。冗雜的流程,複雜的政策,使得有些地方為追求補貼,引發收儲與加工企業徵收的現象,最後自身變成了逐利單位站。 在宏觀角度,這必然帶來國家的收儲量越來越大,質量參差不齊,市場調節手段失靈,官員腐敗的問題。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在從國際角度來看,當年國際四大糧商壟斷經營不知餓死了多少困難群眾甚至擊潰了很多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開始對蘇聯糧食禁運,前蘇聯糧價飆升,在最困難的時候,一半的外匯儲備要拿去換高價糧食。進入新世紀之後,四大糧商把矛頭指向了我們,四大糧商開始炒作糧食製造乙醇汽油,瘋狂哄抬糧價,人為製造世界饑荒。 二零零八年那一年,其實不只是糧食價格暴漲,及大豆油都在瘋漲,進而引發下游的生豬價格也在瘋漲中。國人的主食大米被炒過了四倍。建國後大饑荒的苦,咱們是受過的,可想而知,如果當時中國糧食儲備不足,不懷疑咱們會陷入蘇聯的後塵,而在當時政府踩著五彩祥雲,帶著充足的儲備糧補貼,最終平抑了兩架大米,價格基本穩定,小麥僅僅從一千四百元每噸漲到兩千元每噸,玉米從一千二百元漲到了一千八百元。 這一套組合拳使得國際四大糧商國內外投機商損失慘重,無處可尋。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如今十年過去了,我們再也沒有擔心過我們的糧食被攻擊的問題。但是伴隨著中國進口糧食比例逐年提高,我們仍需要未雨綢繆,多做打算。家底厚了,說話才硬氣,才能有更多應對風險的能力。雖然我國當前的糧食倉儲政策在國內與國際上都面臨了風險,但從我國國情整體做觀察,我們的佈局完美解決了當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問題,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重中之重就是就業。如果選擇糧價與國際接軌,那麼我國農業將面臨全部虧損的風險,到時候得不到應有補貼的農民會湧向城市,城市整體就業壓力巨升,造成社會不公平不穩定。 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情形,我國目前採取了改革思路非常清晰,改變過去一頭獨大的收儲格局。大力鼓勵糧食加工企業與農民儲糧,採取穩定的收儲政策,建立農民與企業合作的自建庫, 加強管理與問責。在穩定民生的基礎上,添加適當的市場調節機制,堅持進口糧食配額制度。在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同時,加強質量問題的監管,對惡性事件不姑息,從源頭處理問題處理相關責任人。

最無語的懷疑,中國人沒糧了?


中國連續四年糧食產量保持在六萬五千萬噸以上。不可否認,我們在糧食管理市場上,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但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都在做正本清源的事,微博微信等官方新媒體平臺也越發貼合人們的生活,同民生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在邁向偉大的過程中必然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無論是03年的非典,還是今年的冠狀病毒,我們都應該鑑定信任國家的力量,非常時期更要信任我們的官方,支持我們的官方,國家永遠是為人民整體福祉謀福利的。 生活早中國我們每個人,組成了一個個承擔社會功能的團體,形形色色的團體組成了我們的社會,你的每一次對社會正能量訊息的點贊轉發,都是建設祖國的一小步,這會讓造謠者、膽小鬼門無處遁形,讓絕大多數追求民族復興的中國人能夠直面當下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