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生态+”模式助推乡村生态振兴

临沭县坚持乡村生态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协同推进,探索“生态+”文明实践模式,探索将文明实践融入基层乡村振兴,让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完成36个行政村的中央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5)、凌山头水库水源地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的编制,同时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积极推进在线审批工作,增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截至一季度共受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38件,办结31件,网上备案登记125个。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百村”“百村提升”整治行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7万余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完成路基处理15公里、在建桥涵10座。积极推动机场路、沭郯路大中修、周官庄至前齐庄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制定县农村改厕后续管理及公厕建设实施方案,解决四类人员住房问题,全县危房改造开工建设615户,开工率达到86.4%。

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坚决杜绝“边清边上”现象发生。深入实施“百企百项技改计划”,助推金沂蒙、史丹利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编制评审7个。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农业新六产、医养健康、全域旅游等产业,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蛟龙镇、临沭街道2个片区总投资6000万元的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土壤修复技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积极开展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工作。发展“环保型”生态渔业,开展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近万亩,采取优化放养模式、调整品种结构,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