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金瘡藥”頭斷了都能接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在這裡

神奇的“金瘡藥”頭斷了都能接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在這裡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無數寶貴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在醫學領域,中醫學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對現代醫學有著不可估量的啟迪作用。

你應該知道,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是受東晉名醫葛洪的啟發,他說“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因此,青蒿素是中國古代留給全世界的寶貴遺產。

神奇的“金瘡藥”頭斷了都能接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在這裡

事實上,中國古代不僅有青蒿,還有各種奇藥。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在歷史上消失了,這實在令人遺憾。其中,以華佗的最為著名,但隨著華佗的死,這一中醫史上的奇藥失傳了。

另外,還有一種藥叫金瘡藥。相信經常讀武俠小說的讀者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這種藥聲稱,除了斬首,任何皮膚損傷都可以用,甚至脖子斷了也可以用。聽起來很神秘。真的是這種藥嗎?

事實上,有。在古代,金是指武器,金瘡藥是指被武器擊傷後用來治療的藥膏。因此,又稱“刀尖藥”。事實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這種藥品還很多,但為什麼後來就消失了呢?

首先,讓我們看看這種藥當時是專門用於什麼領域的。眾所周知,清朝人喜歡留辮子。這種髮型考驗剃鬚刀的技術。剃鬚刀工具遠不如現在發達。刮鬍子和刮破頭皮是很平常的事。因此,剃頭的會經常準備一些金瘡藥。只要顧客的頭皮被意外割破,他就會敷上藥。

由於其用途廣泛,當時各大藥店基本上都有金瘡藥,可能是因為金瘡藥太常見了,真正知道金瘡藥配方的人並不多。就連藥店老闆也只知道這種藥的主要成分是“龍骨”,卻無法回答“龍骨”是什麼。

神奇的“金瘡藥”頭斷了都能接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在這裡

事實上,在瞭解金創藥的起源故事後,不難知道其成分。其來源與主要用途相同。它也是由剃頭匠李成發明的。由於手藝不好,他經常剃破頭,給客人掛彩,為此他經常捱罵。有一次,從老家親戚口中,他聽說了一種神奇的止血藥,叫“龍骨”。

於是,李成順著線索,回到老家找到這些“龍骨”,把它們打成粉末,藏在剃鬚鎬裡。只要不小心刮掉客人的頭皮,他就會從鎬上抖掉一點龍骨粉,按一下。因此,他的客人以後再也沒有掛過彩。後來,李成乾脆改行,開始賣金瘡藥。

李成在家鄉發現的“龍骨”不過是商代遺址出土的甲骨文碎片。直到1899年,古董商在“龍骨”上發現了字。他們知道這件事的起源。於是,古董商與外國人合作,開始大量購買國內的“龍骨”,導致大量商代甲骨文外流。

幸運的是,當時有個愛國商人叫範維卿。他也意識到了甲骨文的價值。他毫不猶豫地賣掉了家裡的財產,買下了當時市場上所有的甲骨文。範維卿將製作成金瘡藥的部分刨平後,收集了1500多塊甲骨文碎片。這些珍貴文物近代以來經歷了各種戰爭,一直保存到新中國成立。

後來,範的後代把所有甲骨文捐給了政府。在考古學家的研究下,甲骨文上的甲骨文成為專家們關注的焦點。甲骨文作為證明殷商文明存在的重要證據,為殷商時期的文化政治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現已成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神奇的“金瘡藥”頭斷了都能接上,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在這裡

在這裡,不難理解,新中國成立後,為什麼不再有民間的金瘡藥。這種用殷商甲骨文製成的藥方,是對文物的赤裸裸的破壞,自然是法律所禁止的。

李成的金創藥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原料易得,價格便宜,加上其療效好,性價比可以壓碎市場上任何一種用於皮膚損傷的藥物。如果我們現在用國寶甲骨文作為金瘡藥,估計價格會飛漲,成為真正的“金藥”,人民買得起這種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