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排行榜運行原則

味榜:商業評選,獨立第三方

日本:自願參加,有償評價,公平公開

結論:性質類似,第三方商業行為

排行榜名稱比較

味榜:大米口感排行榜

日本:大米食味排行榜

結論:口感與食味,是國家的文化區別造成的詞語不同,本質上是一個涵義。

排行榜入榜對象

味榜:大米種類(粳米、秈米)、品種(稻花香、南粳)和產地(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江蘇泗洪等)

日本:大米品種(粳米)、品種(越光、秋田小町等)和產地(新瀉、熊本等)

結論:影響大米口感的主要因素是米的種類、品種和產地,著眼一致。

感官品評場所

味榜:在實驗室內完成,參照GB/T 13868 感官分析實驗室(ISO IDT)標準建成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味榜測評實驗室

日本:在實驗室內完成,參照日本國內標準建造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日本穀物鑑定協會實驗室

結論:感官品評極容易受環境、人員、過程影響,在實驗室受控的條件下按照實驗設計好的過程進行,才能保證實驗結果準確。中日採用的標準性質類似。

大米蒸煮方式

味榜:九陽電器,高級IH電飯煲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味榜測評電飯煲

日本:松下電器, IH電飯煲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日本穀物鑑定協會電飯煲

結論:均採用了各自統一的煮飯方式,保證不同的米樣具有一致的比較基礎。

實施時間週期

味榜:全年測評,結果隨測入榜,滾動動態公佈

日本: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期間進行

結論:味榜門檻低時效高,日本門檻高週期長

樣品米的保管

味榜:不保存米樣,隨到隨測

日本:低溫倉庫保存,統一實驗

結論:味榜到樣即測米樣口感品質變化小,日本保管條件優良口感劣化也小

感官品評的維度

味榜:色澤、米香味、咀嚼性、甜感、後餘味

日本:外觀、氣味、味道、粘性、硬度、綜合評價

結論:描述性詞彙不同,涵蓋的內容基本相似。日本檢定冷飯因素考慮更多;中國通常吃熱飯,味榜熱飯因素為主。


感官品評人員

味榜:50多位通過色彩分辨、味覺嗅覺缺失檢驗、匹配檢驗、刺激物識別測試、刺激物強度水平測試、氣味描述測試、質地描述測試,味覺、嗅覺、觸覺符合 GB/T 16291.1 感官分析 優選評價員(ISO IDT)標準的品評員,經過系統培訓後,每次抽取15-25人參與品評。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味榜測評品評員

日本:經過檢定協會選拔和培訓的專門評價員(參照日本國內標準要求)參與品評,每次6個小組,每個小組3-4人。

中國的味榜測評VS日本的穀物鑑定協會

日本評價員

結論:人員能力基本相同,人數略有差異。中日採用的品評人員標準類似。

感官品評方法

味榜:參照 GB/T 10220 感官分析 方法學 總論(ISO IDT)、GB/T 16860 感官分析方法 質地剖面檢驗(ISO IDT)、GB/T 12313 感官分析方法 風味剖面檢驗(ISO EQV)中的多個方法進行評價

日本:用多個產地的越光米混合配製成基準米,用相對比較法進行評價

結論:味榜是根據品評員的口感喜好度絕對值劃分,低於50分不給星級;KOKKEN是以越光混合米為標準米比較。

感官品評等級

味榜:“90分以上”定為5星,“80分以上”定為4星,“70分以上”定為3星,低於60分不給星級,一共分為3個等級。

日本:與基準米相比“特別好”的定為“特A”,“良好”的定為A,“微好”或“相同”的定為A',“稍微差”的定為“B”,“差的”定為B',一共為5個等級。

結論:味榜低於60分不給星級,是60-100分區間分檔;KOKKEN是標準米劃分,標準米本身就是優質米;中日都是優質大米評價方式,口感太差的大米均入不了榜。KONKEN允許獲得等級的米商在產品上貼上等級標籤促進銷售,味榜也計劃大米上實施這種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