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中國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

我給中國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


這是 南山之路 的第 180 篇原創文章


前言:最近中國平安股價挺萎靡的,可能許多人都已經忍受不住了,說好的中國“核心資產”呢?說好的保險龍頭呢?說好的保險行業是黃金賽道的呢?這股價什麼時候能起來?


南山認為,保險依然是未來有望高速增長的黃金賽道,中國平安也依然是內地保險公司中最強的,至於股價什麼時候能漲,我確實無法知曉。


我能做的是,對中國平安進行一個大概的估值,看平安目前是否依然值得持有。必須要聲明的是,中國平安目前是我倉位第二的個股,我的觀點可能並不完全客觀中立。

高槓杆行業在疫情期間都挺慘的,地產、銀行、保險跌的慘不忍睹,中國恆大、碧桂園、太保、中國太平、新華等等,疫情期間最大跌幅都是接近腰斬了,太慘了。


中國平安一度下跌超過 20%,在保險股裡跌幅算小的了,這也進一步說明我一直秉承的觀點,買股票還是買行業龍頭更好,以超長期的視角來看,更是如此。


看到雪球一位球友做了這樣一份統計,2016年熔斷日至 2020年3月26日,應該說都是股價的階段性低點,但是中國平安相比熔斷時漲了 142%,而中國太保H還跌了 4%,新華H股也只漲了 11%。


我給中國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


足以見得,從長期來說,買好的比買的便宜確實重要多了。
02
平安六大板塊估值解析

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如今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2018年年報,中國平安將集團戰略定位從“保險+銀行+投資”調整為“金融+科技”,確立了科技賦能+金融生態的核心戰略。


2019年,平安歸屬營運利潤 1329.55億元,同比增長 18.1%,營運ROE為21.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494.07億元,同比增長39.1%。


2019年底,中國平安總資產 8.2萬億,其中銀行佔48%(合併口徑,其中歸屬母公司部分佔比 37%),壽險及健康險佔比 37%,產險佔比5%。中國平安的業務相對來說比較複雜,總體可分為六大板塊。


一、壽險業務


中國平安在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上的經營戰略非常明智:堅定不移的注重長期價值,在保監會2017年提出前,就開始倡導“保險姓保”的理念,使業務價值和保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在行業內率先佈局健康醫療產業。


平安的壽險和健康險最值得稱道的是,其產品的價格相比同行業更高的同時卻擁有冠絕全行業的銷量。 “物美價貴” 導致部分投資者很難堅定看好平安的產品,然而,這實際上是由公司自身的戰略選擇和銷售能力決定的。平安的銷售能力來自多年積累,非一日之功。


中國平安採用了更為謹慎的發病率假設,導致產品價格更高,並在每個年度貢獻穩定的運營偏差,是淨利潤來源之一。


代理人渠道是壽險行業的重中之重。近兩年,國內壽險公司代理人增速告別高增長,進入了調整期。


2018年,國壽、平安、太保、新華代理人數量分別為143.9、131.7、84.7、37萬人。平安代理人增速一般,但增員較多;從代理人質量看,平安代理人產能、人均NBV均大幅高於其他上市險企,且逐年提升。


個險新單=代理人規模*人均產能。平安代理人 2018年人均新業務價值(元/人均每年)為4.88 萬元/人,同比增長1.1%,新華代理人2018年中期月人均綜合產能為5187元,同比-26.2%,同期平安人均產能為9453元/人,同比-24%。中國平安注重代理人收入指標,2018年代理人平均月收入為6294元,大幅高於多地平均工資收入。


進入 2019年,由於代理人渠道“人海戰術”已經到達頂峰,難以為繼,保險公司紛紛開啟了轉型之路。轉向代理人高端化、精品化的模式,這個模式是否能夠成功,有一些不確定性,但我認為最值得相信的,依然是中國平安。


因為平安再次開行業先河,大刀闊斧整頓代理人團隊。平安在2019年對代理人團隊的壓縮,是國內保險公司最堅決的。參考臺灣、日本、香港等保險市場的發展歷史,這幾乎是壽險向上發展的必經之路。


我給中國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


ROEV是衡量壽險業務增長情況的指標。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內含價值營運回報ROEV =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內含價值營運利潤÷年初內含價值,營運利潤包括年初內含價值預期回報、新業務價值貢獻以及營運偏差,相當於財務上的營運利潤,都剔除了短期投資波動的影響。營運利潤是壽險公司最根本的利潤來源。


2010-2018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的ROEV平均增速為24.3%,波動幅度小於EV的增速。對ROEV貢獻最大的是新業務價值創造15.5%和內含價值預計回報9.3%,投資回報也貢獻了1.8%的正偏差。


壽險業務估值:對比友邦保險,中國平安壽險在EV和NBV的平均增速並不遜色,只是波動性更大,這是平安歷史上的保單結構較差導致的。


展望未來 10年,壽險業務EV保持 15% 左右的增長是大概率的事,參考友邦 2 倍以上PEV的估值水平,平安壽險估值 1.5-2 倍PEV也不算太高,用2018年報 7575億的EV來計算,

平安壽險估值 1.14-1.52萬億。


二、財險



平安產險是中國第二大財產保險公司,2019年中國平安財險業務原保費收入2709億,同比增長 9.5%,稅前利潤 254.85億,同比增長 30.6%;淨利潤228億,同比增長 85.8%, 財險業務營運ROE達24.6%的優秀水平。其中車險 1943億,佔比 71.7% 左右。


車險是財產險行業最重要的一部分,保費比重達71%以上,2018年行業綜合成本率超100%。中國平安在2007年獲保監會批准,成為國內第一家開展車險電話直銷業務的保險公司,此後平安財險迅速增長,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從2007年的10.3%上升到2019年的20.8%,車險市佔率達到23.7%。


在市場份額大幅提升的同時,2019年平安車險綜合成本率僅96.4%,大幅領先全行業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平安車險全年案均賠付完成時間僅3分鐘。這給投保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產險業務估值:


仍然用保守的方式對產險業務估值:8-10倍市盈率,2019年平安產險業務淨利潤 228億,由於2019年度有稅收政策的干擾,再對淨利潤打 6 折計算,保守估值 1100-1368億。


三、銀行業務


平安銀行近幾年在零售銀行的轉型策略上非常成功,已經成為僅次於招商銀行的第二大零售銀行,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從歷史數據來看,平安銀行的股價波動均值為 1PB左右,用 2019年末 3130億淨資產計算,中國平安持有平安銀行 58%股權,按淨資產估值1815億。目前平安銀行總市值 2500億,按照市值計算,估值為 1450億。


銀行估值取較低值 1450億。


四、科技板塊


中國平安近年來一直倡導“科技賦能”,每年將營業收入的1%投入科研。2019年,平安科技業務總收入 821.09億元,同比增長27.1%,是僅次於壽險和銀行的第三大業務。


截至 2019年末,科技公司估值總額達 691億美元。(未考慮平安持股比例因素)旗下平安好醫生總市值今天一度突破 1000億港幣!


隨著科研進一步積累,厚積薄發之下,科技佈局將會結出更多鮮美的果實。


不提區塊鏈、雲、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看看平安孵化出的四家科技獨角獸公司(陸金所、醫保科技、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就可以得知,平安在科研上投入的資金並沒有打水漂:陸金所、醫保科技按最近一輪投後估值,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和眾安在線按市值估值。


平安 2018年報顯示(2019年報未披露相關數據),陸金所控股、平安醫保科技投後估值分別達394億美元(C輪融資)、 88億美元(首次融資),中國平安持股比例分別為40.61%、38.54%,保守的以 9折計算(160+33.9)*0.9*7.05=1230億,


已上市的金融壹賬通(美股33.43億美元)、平安好醫生(目前988億港幣市值) 、眾安在線(392億港幣市值),持股比例分別為36.61%、41.27%、10.21%,12.35*7.05+(407.7+40)*0.8=445億。


科技板塊合計估值 1675億


五、信託


信託行業平均 20PE左右,採用保守的 15倍PE,平安信託 2019年淨利潤26億,估值 390億。


六、證券業務


利用PB估值法,行業平均PB 1.5倍左右,2019年平安證券歸屬母公司淨資產316 億,以保守 1.2倍PB計算,估值 379億。


六大板塊合計估值達 1.64萬億-2.05萬億,而目前中國平安市值僅 1.3萬億。請注意,這裡每塊估值是較為保守的。


即使如此,中國平安估值對應每股股價 89.4-111.7元。注:本文中所提到的上市公司市值,都取自2020年4月15日收盤價格,其中中國平安股價70.85元。


03
平安目前的風險


為什麼平安的股價已經大半年沒漲,而且跌回了一年前呢?除了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外,確實有一些風險值得重視。


1、利率下降超預期


投資收益率假設對內含價值的影響巨大,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都是5%。而目前750天國債收益率呈現了下滑趨勢,對平安投資端會造成一定利空,增大權益投資比例可以相應對沖該風險,目前平安股權投資比例不到 13%。


2、國內經濟景氣度下降


經濟不景氣對保險公司的影響會非常大——居民收入持續提升是保險行業被看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經濟不景氣,人們對保險的支出下降是毫無疑問的事。就像企業會在困難時優先砍掉廣告支出一樣。


不過,我依然相信,國家的未來是光明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我們國家依然有著世界上最熱愛賺錢並且願意為此忍受痛苦的民眾,這樣的民眾數量之多也是全球第一;第二,相比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國家依然很窮,還有太多地方、太多老百姓的經濟、生活水平具備很大的提升空間。


疫情當下,大家收入都有較大影響,確實對短期保單銷售不利。從長期角度,疫情反而會促進大家購買保險的意願:大的天災政府確實會報銷,但個人的風險卻必須自己兜底。


3、管理層變動


平安創始人馬明哲目前已經64歲,作為公司董事長兼CEO,馬明哲率領的管理層班子最近幾年廣受讚譽。我們並不能完全排除馬明哲在未來的某一天解甲歸田,或者其他重要管理人員被高薪挖走的可能性,管理層的變動風險不能完全忽視。


最近半年多,平安先後有兩名重磅級高管離職,確實引起了一些動盪。


4、保險行業需求低於預期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超過1萬美元的階段,保險需求增速將會大幅提高。這個國際經驗是否一定適用於中國國情呢?我們需要認真觀察。


好的一方面是,群眾保險意識的確有了大幅的提高,購買保險不再是一種稀罕事,這種提升能否持續值得關注。正如三聚氰胺事件導致國內群眾乳製品企業信任度急劇下滑一樣,保險行業也有可能出現一顆老鼠屎毀掉一鍋粥的情況,個別保險企業或代理人的怠慢,可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我們都知道,買保險買的就是信譽。


5、競爭對手崛起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亞洲最優秀的壽險公司友邦保險進入內地市場的枷鎖被解開了,而分管平安壽險的原平安聯席CEO李源祥正是被友邦保險以 5000萬年薪的高薪挖走,還開出了 1.98億人民幣的分手費。


作為壽險行業世界最優秀的公司,友邦大舉殺入中國市場,對於國內保險公司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三到五年內友邦保險很難撼動平安的地位,因為最重要的代理人渠道建設,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建設,五年之後的事情,誰又知道呢。


至於互聯網保險,其總體份額在保費收入中佔比還相當之小,況且傳統險企也紛紛發力互聯網渠道,本質上互聯網險企很難造成大的困擾。


6、壽險新單銷售受阻,新業務價值增速回落

2019年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僅 5.1%,2018年同比增長 7.3%,而在 2017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高達 32.6%。


這主要受困於代理人規模增長到達頂峰所限制,導致壽險新單銷售增速大幅下降,只能期待平安的代理人渠道轉型成功。


總體來說,保險行業是一個將會高速發展的黃金賽道不會改變,短期受阻無礙長期向好。而平安擁有良好的股權結構,業內相對優秀的管理層,並且估值合理低估,現階段依然值得買入和持有的。


風險因素,是作為一個投資者必須要承擔的部分,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公司——看起來完美的公司估值都很貴,所以價格又成了缺點。

不過,作為我的第二大重倉股,短期內我也不會補倉了,因為我也說過,今後將降低對高槓杆行業的配置。

我的公眾號【南山之路】專注於對銀行、家電、食品飲料、白酒、地產、保險等行業的龍頭公司,以及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進行解析,並及時分享相關股票的投資機會。

我的文章同步更新至雪球、今日頭條,ID都是【南山之路】。目前我雪球粉絲 3.5 萬,今日頭條粉絲 1.5萬,我的公眾號自成立以來,由於文章乾貨很多,更是在不到 1 年內已獲得超 5 萬粉絲認可,非常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