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热 佛山制造秒变“网红”

<table> 直播热 佛山制造秒变“网红”

4月27日,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左)上线直播。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table>

4月27日上午,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蒙娜丽莎集团(下称“蒙娜丽莎”)总部,公司董事张旗康面对摄像头,向网友直播介绍着瓷砖产品。两天前,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格兰仕”)总裁梁昭贤也罕见地出现在直播间。

受疫情影响,直播已成为当下最火的营销方式。这股直播潮还蔓延到了“总裁圈”。近日来,总裁直播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TCL实业控股CEO王成、七匹狼CEO李淑君……一批企业家相继亮相直播间。

市场嗅觉敏锐的佛山企业家也没有放过这波“直播潮”,向来以低调著称的他们纷纷献出直播首秀,为佛山制造、佛山品质发声,也为正在复苏的佛山消费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乘着这股直播潮,佛山企业深度切入网红经济。在佛山,有企业牵手“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实现1分钟百万元销售额;也有企业自己培育主播,单月成功带货近百万元;更有企业投身“网红”制造产业。

●林东云 蓝志凌 熊程

总裁走进直播间▶▷疫情下新零售迎变局

“格兰仕6年前已提出,用汽车的装备、技术、工艺、质量标准来生产。如果不是用堪比汽车智造的技术、工艺,不可能做出这么优质的产品。一家企业还是要靠产品说话。”梁昭贤在南方+直播间向网友介绍格兰仕产品。

4月25日,这位中国“家电大佬”首次亮相直播间,身着白衬衫、戴着格兰仕员工胸牌,用一口标准的“广式普通话”,讲述格兰仕的创业之路,在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之时,发出中国制造的声音。

不止梁昭贤,在佛山,一向以低调著称的老板、高管们,也纷纷迎来了直播首秀。

3月16日,联邦家私集团(下称“联邦”)董事副总裁李虹瑶带着联邦的设计师,走进了天猫新品的直播间。李虹瑶坐在联邦家私的展厅内,流利地与镜头前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对家具挑选的看法和经验,随后派出大福利。

“直播是联邦新零售的一个布局,我们一直在试水,其目的是通过一客到底、一单到底更好服务客户。”李虹瑶说,此前大部分活动都在线下进行,当疫情来临时,联邦果断采取线上布局,开启了线上销售直播。当天,联邦的直播间最高涌入30万人次观看。

除了总裁和高管,还有镇街主官走进直播间,为本地企业带货。4月21日晚,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调研佛山市小冰火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走进直播间,试水上线当“带货直播”,为容桂产品带货。

“直播购物是当前电商市场发展的主潮流,对推动传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刺激居民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欧胜军说。现场,他拿起容桂企业白燕粮油的一袋大米,“现学现卖”运用其直播间常用语“下单,买它买它买它”。

从总裁直播还是主官带货,一连串行动展示出佛山制造的市场应变能力。尤其是作为中流砥柱的民营企业,过去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正因此对市场变化极为敏锐。

如今,当“黑天鹅”冲击来临,“直播+电商”带来新零售变革,佛山制造的“当家人”果断从幕后走到台前。这是佛山制造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信号,在总裁直播背后,一个更大的新零售布局正在成形。

培养内部“薇娅”▶▷佛企发布“主播养成计划”

总裁带货固然噱头十足,但是要争夺直播流量和销量,培育“网红”更为关键。主播的个人影响力对直播销量有直接影响。“薇娅”“李佳琦”等网红IP是极为紧缺的直播资源。疫情期间,林氏木业、远航酒业等佛企均尝试与“网红”合作。

比如,远航酒业推出的青梅酒,在今年2月底疫情期间上线薇娅直播间,仅1分钟,就创下了100万多元的销售额、首批3万支产品售罄并加销5000多单的好成绩。

“网红主播带货,是对整个公司形象的提升,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认知,九江酒厂不仅做传统白酒,也有适合年轻人的酒类产品;不仅有百年传承品质,也能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远航酒业集团市场部战略项目经理关菁怡说。

但是,与“薇娅”“李佳琦”合作并非长久之计,要有提高直播渠道的销售能力,孵化内部网红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

早在2月份,顺德家电巨头美的空调就在内部发布了“百万主播”计划,该项计划面向公司内部员工和导购等专业人士。根据计划,员工连续直播十天,可以拿到千元奖金,还享销售提成,排名前十的主播,还能瓜分万元奖励。

无独有偶,为了鼓励导购变身主播,位于禅城的东鹏陶瓷启动了“全民主播养成计划”,提出打造出瓷砖行业、建材行业的“小李佳琦”。

一些早期开始培养主播的企业,如今已经初显成效。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德尔玛电器”)从去年10月开始小规模尝试直播带货,并从公司内部选取一名员工担任主播。随着直播带货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的购物渠道,德尔玛电器也逐渐将直播从小规模尝试转为常态运营。该公司最早开始培养主播,如今单月带货量已近百万元。

目前,德尔玛电器以及与该公司同在飞鱼集团旗下的其他品牌,都在招聘更多主播。“我们会根据产品形态来挑选,但基本要求都是表达能力强、气质比较好。”德尔玛电器副总裁叶志荣说,准备组建一个更加完善、分工细化的直播团队。

“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营分析,我们已经积极地加大了在直播、短视频带货上的投入和布局。”叶志荣说,今年德尔玛计划不但要组建一支8—10人的自有主播团队,还要加强与知名网红的合作力度。

当“直播带货”成为制造强区产业链条新刚需,面对主播紧缺的状况,一些职业院校也开始尝试开设直播教学班。大良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率先探索。“我们准备本学期开设直播教学,设备和场室都准备好了,只是受疫情影响推迟了。”该校电商专业群部长吴其坚说。

去年底,李伟强职校将原来的专业摄影棚升级为100平方米的直播工作室,并以工作组的形式开展直播视频教学课程构建的探索和试验,为后面推开为较大规模班级课程做准备。

MCN机构崛起▶▷从傍“网红”到造“网红”

“网红”主播一旦打造成功,其IP附加价值远不止于自家产品的直播带货。因此,“网红”制造本身就是一个备受看好的产业。这一波主播需求激增也促使更多佛山企业进入“网红制造”产业。

位于南海里水的佛山莱思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莱思丽”),专注生产中高端时尚女鞋,高峰时期莱思丽线下实体店多达600家。大概从2016年起,公司董事长阮永刚敏锐地观察到市场的变化,这一年,薇娅、李佳琪这些网红还未成名,阮永刚就开始试水直播领域。

“其实2016年就能看到传统电商会员流量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平台崛起,端外引流成为了关键。”在2018年双十一看到薇娅团队5小时内创下超2亿元销售额时,阮永刚开始积极与网红集聚的杭州各机构接触,2019年,莱思丽女鞋进入了网红直播间。

在与网红达人合作的同时,莱思丽开始积极培育和孵化网红团队。2019年,莱思丽收购了一家位于杭州市的MCN公司。不久后,莱思丽位于杭州的新直播基地将落成,占地1200平方米,这是莱思丽在杭州的第二个直播中心。同时,1200公里外,莱思丽还有第三个直播基地,就在佛山。

莱思丽的直播版图也在不断扩张。预计从5月起,除了女鞋外,服装、化妆品、珠宝这些产品都会进入莱思丽的直播间。场地方面,佛山公司也做好了准备,8个直播间的搭建,届时将与杭州基地一起快速推动着莱思丽在“网红经济”上的发展。

同样是位于南海的昔日鞋业龙头企业星期六,近年也从传统零售业转型,傍上“网红”。2019年3月,星期六并购杭州遥望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MCN机构。星期六意图借此打造“时尚IP生态圈”。

搭上“网红经济”的快车,让星期六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值业绩双双翻倍。2019年,星期六的互联网广告行业业务增速明显。其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互联网业务给星期六带来了8.54亿元的营业收入,较2018年的1.69亿元,同比增长了405.97%,占总营收的40.83%。

同时,2019年,星期六短视频广告及直播带货的业务量增速较快,全年短视频平台的带货GMV实现约2.1亿元。星期六总粉丝数也快速攀升。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遥望网络拥有签约及孵化短视频平台IP合计205个,合计总粉丝数超过2.4亿。

日前,星期六发布定增募资公告,拟募资总额不超过29.72亿元。主要用于YOWANT数字营销云平台建设、社交电商生态圈建设以及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等三个项目,通过新建数据中心大楼、购置和租赁场地、建设和装修研发办公场地、软硬件设施搭建等措施实现平台建设、网红孵化以及产品研发。

可以预见,在“网红制造”的产业阵地里,佛山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