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我們生活的這片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孕育了很多獨一無二的地域性文化。而在所有地域性文化中,

閩南文化絕對是最讓人充滿好奇、心馳神往的一種。

提起閩南文化,很多人都會想起它的起源地泉州或是大熱的旅行目的地廈門,但其實,在與廈門一水之隔的地方,還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保留了真正的閩南古早味的城市——漳州。

關於漳州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與廣東汕頭交界,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從廈門坐動車20分鐘內就能到達。

漳州市迄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閩南風味濃郁,才子名人輩出,風光名勝繁多,被稱為中國的“田園都市,生態之城”。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在漳州,沒有過度的商業化開發,遊人不多、物價不高;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這裡面朝大海,海水純淨澄澈,海岸線延綿柔美;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這裡沒有故意迎合世人的文藝表皮,一切都還是原汁原味的本來面貌。

老街

說到漳州,一定繞不開“古早味”這個詞。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早在明正德年間,漳州就開始對外通商,於是便有了那一條條曾經熱鬧繁華的商業老街。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還要數香港路和臺灣路。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這裡的建築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風貌,都是在南方才比較常見的規整的騎樓,一樓是門店,樓上則為居住使用。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雖然如今老街已不復當年的繁盛,街上的商鋪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那店鋪門楣上的牌匾以及飄落在街頭巷尾的氣味和感覺,到處都還保留著“老漳州”的尋常樣子。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經過了千年風霜,依然可見古人精巧的匠心。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隨著時代變遷,老街也多了很多新店,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這裡一拍即合。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老漳州人圍坐一桌,一壺濃茶,就能悠然自得的聊上一個下午。

古鎮

雲水謠古鎮

有多少人,因為《雲水謠》中陳秋水和王碧雲的愛情,而記住了這個可愛動聽的名字、來到了這個嫵媚動人的地方。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雲水謠古鎮在漳州南靖縣境內,原名長教村,因為電影《雲水謠》在此拍攝取景,而更名為“雲水謠”。

這裡靜謐安逸、不問世事,彷彿真正的世外桃源。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電影中的水車仍然保存完好,咿咿呀呀的述說著這個古鎮的往事。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鬱鬱蔥蔥的百年老榕樹靜候在溪水邊,樹下鵝卵石鋪就的古道伸向遠方。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清晨時分漫步古鎮,走在那已有數百年曆史的老街上,看著街旁的磚木老屋,竟和你心中的雲水謠交疊在一起——鄉風習習,流水潺潺,鳥鳴清脆,可不就是你最想看到的古鎮樣子。

塔下村

塔下村位於南靖縣書洋鎮西部,是漳州著名的僑鄉,也是中國著名的景觀村落,被譽為"閩南周莊"。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這裡溪流叢生,漫步河岸,水中倒映的土樓精巧別緻;跨過石拱橋,村婦浣濯的錘聲和著水聲悅耳動聽;走上樓前屋後的鵝卵石小徑,客家村落的魅力可見一斑。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這裡空氣純淨,人物純樸,生活節奏緩慢,遊蕩村中,很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土樓

田螺坑土樓群

一提起福建土樓,很多人的腦海裡可能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場景:四個圓形建築中間圍著一個正方形建築——不用懷疑,這就是田螺坑土樓群。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曾形容其獨特的造型為:“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田螺坑土樓群是南靖土樓中最具代表性的,它位於書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距離南靖縣60公里,為黃氏家族聚居地。整體由方形的步雲樓和圓形的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橢圓形的文昌樓組成,至今仍保存完好。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田螺坑可是個360°無死角的地方,俯瞰、平時、仰望,不同角度各有千秋。但其中最經典的觀賞地還是山上的觀景臺,站在那裡便可以俯視“四菜一湯”的全貌。

懷遠樓

懷遠樓位於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東部,距南靖縣城54公里,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是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形土樓,堪稱漢族民宅建築藝術的典範。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所謂“懷遠樓”,有三重含義:一是懷念遠方的親人;二是表明樓的主人來自河南“懷”地的遠方;三是訓示簡氏的子弟要胸懷遠大志向。

和貴樓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位於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距南靖縣城53公里。它建於清代雍正十年,由簡次屏公建造,總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佔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樓。

別去廈門了!你要找的閩南古早味在這裡!趁五一出發吧!

和貴樓真正令人稱奇的是整棟樓居然是建在3000平米的沼澤地上的,下面僅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而和貴樓已經在這張巨大的浮床上屹立了200餘年。對於土樓人來說,它就是沼澤地上的諾亞方舟。當你站在天井輕輕跺腳,整棟樓就會隨之沉浮,因而也被稱為“小東倒西歪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