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之前有一个男孩从家里透露7000元,并和朋友们在8天里一起偷偷花光了。

于是,愤怒的爸爸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孩子一百多下,站在一旁的妈妈没有阻止丈夫而是拍下视频,准备发给一起花这7000块钱的孩子们看想让孩子们引起重视。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视频中,孩子不住地躲闪,也不反抗。到后来,还是孩子的奶奶看不下去了,夺下爸爸手里的竹板,和孩子一起坐在床上哭泣。打完以后,孩子的爸爸也伏在墙上号啕大哭……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这段视频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这位爸爸下手太重,只会适得其反。其实看视频,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爸爸早打孩子的时候,虽然“啪啪”作响,但是并没有太用力,且打的位置始终就是屁股,说明孩子的爸爸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孩子。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习惯后,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偷钱?

要知道,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幼年时,而3岁以前的宝宝,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物权意识。他们并没有“偷”的概念,只是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都是我的。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要和孩子普及物品所有权概念,而不是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或者没有付过钱的东西,都不可以随便拿走,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也必须交还回去。要让孩子们分清你的、我的、他的之间的界限,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是分你我的。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其次,家长要高度重视并科学教育引导。

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让孩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可以适当夸大孩子“偷拿东西”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以防止孩子再犯。

家长还要让孩子知道拿取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对方同意。同样,家人取用孩子的东西时,也要经过孩子的同意。这样孩子懂得了“界限”,也就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暴力行为很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时,普遍都是直接打骂惩罚一番,但是这样的结果往往并没有让孩子真正地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地方,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一时恐惧家长的打骂,反之,有的孩子只会暂时屈服暴行,并没有意识到偷钱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甚至下次还有可能再犯。

要知道,家长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打骂孩子,根本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让孩子学会了暴力、养成自卑的性格。而且当父母在公众场合责罚、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时,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还可能会激反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偷拿家里7000元现金,被父亲“暴打”,网友:这父亲做得对

家长想要终止孩子“偷”的行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知道了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对症下药,并加以引导。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关心、陪伴孩子,最好是在一开始就掐断孩子的不良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