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天才与疯子之间仅存一条细线,而我已将它擦去。

—— 奥斯卡·黎凡特

豆瓣评分8.9的《心灵捕手》是当年在马特·达蒙、本·艾弗列克这两位一线大牌明星成名之前的良心之作。也正因此片,两位优秀的演员获得了奥斯卡奖。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豆瓣评分

影片讲述了叛逆数学天才少年威尔,在心理学教授肖恩的帮助下,打开了自我封闭的心结,开始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的故事。威尔原本只是名校园清洁工,却能解开数学教授们都解不开的难题。但这样一个天才在生活中却是个容易惹事的不良少年,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最终在肖恩教授真诚和智慧的引导下,威尔打开了心结,奔向自己所找到的幸福。整个影片充满了励志元素和暖心的正能量,我也是每次观看都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可是,该影片的主角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他的心智结构根本不同于常人,那么难道他真就这么简单的被“治愈”了吗?

一个真正的天才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清洁工威尔在破解难题

天才这个词很容易被低估,很容易被理解为“非常优秀的人”。但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是超越了普通人的常规理解的极个别特例。剧中的威尔就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却能轻轻松松达到顶级专家都望尘莫及的水准,这是不能用简单的“努力”和“聪明”去解释的。

麻省理工大学的兰博教授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作为保释他的条件,教授要求威尔必须帮助自己攻克数学难题,并且接受心理治疗。对于这个天才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数学难题”。他一度厌倦了这项工作,与教授起了争执,发飙道:“我不想一辈子当个解说员,你知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有多简单吗?我很抱歉你不会做,真的,因为我不想整天坐在这看着你苦苦搜寻!”

兰博教授请心理学家来治疗威尔,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对他进行了定位:这个孩子叛逆过头了,心理不正常,正在糟蹋自己的天赋。可是如果他终日里“苦苦搜寻”而解不开的难题,却被威尔轻而易举的解决,那么他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去定义威尔的人生呢?当他把威尔放在数学上去看的时候,威尔就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当他把威尔放到生活中去看时,威尔又成了需要他帮助的人。所以在那次争执中,兰博教授不禁对威尔说:“难道你就没点感恩之心么”。可是他忘了,威尔从未向他寻求过帮助。对于兰博来讲,他永远无法理解一个“糟蹋天赋”的人。

影片在描写兰博教授与威尔的关系上,讽刺了教授的功利心。兰博教授是个又努力又聪明又有追求的人,也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他只是个典型的“普通人”。而威尔不是普通人,他也并不看重功利。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的离经叛道,就认为他心理有问题需要治疗,也许那只是他的理性选择。

威尔是孤儿,从小颠沛,还遭受过养父的虐待,这对他的性格必然造成了不良影响。但从他拒绝国安局给他的工作邀请上可以看出,威尔并非一个不懂世事的数学呆子,相反,他有着自己对社会和人生非常独立而鲜明的看法,并且根本不屑去迎合主流。兰博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威尔的,但威尔并不一定非要走教授的那条数学之路不可。这一点也在肖恩教授与兰博教授的争吵对白中被表达了出来,肖恩大吼道:“他不是你,你懂吗?”

比起兰博教授,肖恩教授在某种程度上更理解威尔,因为他也并非一个功利之人。肖恩明明有能力获得比兰博更高的成就,但却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忠于了自己的内心。这一点,他与威尔心照不宣,也因此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但即便是对情商爆表的肖恩来说,天才威尔也是一道难解之题。

一场逆向的救赎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肖恩教授与威尔

肖恩虽然是兰博请来帮忙调教威尔的,但在相处的过程中他和威尔成为了朋友。肖恩并不在意威尔的数学前途,只是希望他真的认清自己和自己想要的东西,打开他自我封闭的心结。

影片中真正暴露出威尔的“心理问题”的,是他与思凯勒的恋爱关系。威尔在亲密关系上格外没有安全感,童年的经历让他害怕遭到遗弃。所以当他发现关系中出现风险的信号时,马上就想逃离。可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种问题普通人也会有,这与影片天才角色的设置其实没有什么特殊性的联系。

影片最打动人的,是当威尔跟随肖恩的引导终于卸下自己的内心防备,拥抱着肖恩失声痛哭的那一段。他一边哭一边说:“我真的很抱歉”。他为自己的自私道歉,为出于自我保护而不惜伤害别人的感情而道歉,也为自己故意侮辱那些想要帮助自己的人而道歉。威尔成长了,可这是真的吗?

当他打开了自我封闭的心结之后,威尔并没有去走兰博教授所期望的数学之路,而是踏上了追寻真爱的列车,去找曾被他伤害的思凯勒。因为他勇敢的面对了自己的内心,真爱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影片就这样给了观众一个暖心的结局。

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威尔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与他的天赋到底有什么关系。也许因为他比其他人更加敏感,所以更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可这也并非是天才才能有的问题。而影片中威尔遇到最大的麻烦,竟然仅仅是年轻人不懂爱情,这未免有些过于肤浅。总之无论如何辩驳,都没办法很扎实的确立:像威尔这样的一个数学天才,他所遇到的问题只是普通人同样可以遇到的。不仅如此,威尔的心结最终只因为与肖恩刚刚建立起的友谊、信任,和肖恩那句“这不是你的错”,就给解决了。

对上述疑问合理的解释,是在看似过份简单的剧情之下,有着另一层的影射。实际上威尔从一开始就是在配合兰博和肖恩而已。当兰博教授第一次在收监处与威尔交谈,并开出他的条件时,威尔只是云淡风轻的笑了笑,点上兰博递过去的烟,此时的他还戴着手铐。威尔可以用自己最擅长的数学能力解决眼下的窘境,但必须与面前这个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人做一笔交易,这对他来说是个讽刺的事。威尔笑的是自己必须要接受兰博的条件。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威尔与兰博教授的交易

之后,威尔一边无奈的帮着兰博解决数学难题,一边还要应付各种心理治疗。他挖苦那些试图治疗他的心理专家们。他可以准确的判断出他们哪个是同性恋并公然揭穿,他也可以对每个人的治疗套路了如指掌,令他们难堪。直到遇到肖恩。

威尔从肖恩画的一幅画中读出了肖恩的与众不同,他准确的判断出肖恩痛失过一段感情,但他没有说对原因,并马上从肖恩激烈愤怒的反应中发现了自己判断上的瑕疵。他发现肖恩的内心比其他人丰富细腻许多,对肖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打架斗殴被法院监禁的不良少年,在被愤怒的肖恩掐住脖子时,并没有做出任何反抗的真正原因。

兰博误以为自己手握威尔的数学前途,肖恩误以为他试着一步步走近了威尔的内心。但实际上威尔既不在乎所谓的数学前途,也不在乎心理治疗,他只是凭借兰博摆脱出被监禁的困境,以及试图治愈肖恩!威尔这样的天才可以轻易的做到摆布别人的预期和误解,他在被掐住脖子时表现出的克制,是超出普通人的理解的。以此也能推断出威尔之前的斗殴仅仅是他出于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理性选择。

最终肖恩得到了治愈。他放下了自己的过往,他不再继续把爱人的离世怪罪到自己头上,他重新开启了自己的生活。不仅如此,肖恩认为自己治愈了一个天才问题少年,这是其他人都没能做到也不可能做到的事,这给了自己无比的成就感。从自责的阴霾中走出,并重拾信心,这是天才威尔赠予朋友肖恩的一份厚礼。威尔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而为之,他认为这是正义的事,正如曾经让自己背负遭到监禁的那些事一样的正义。虽然这种正义普通人难以理解,但他从来不是个需要别人理解的人,他早已习惯于终极的孤独。

再反观威尔,他摆脱了牢狱之灾,但根本没有选择数学。他离开了自己的那帮穷人朋友,虽然少年友谊无尽美好,但现在他要去遥远的西部了,要去与爱慕自己的思凯勒汇合。是的是爱慕自己的,而不是自己爱慕的。

威尔能看上思凯勒什么呢?有不少观众坦言,为什么女主这么丑?她怎么能配得上我们的天才威尔?没错这正是影片的设置,剧组选择了相貌平平但演技出众的明妮德里弗来饰演思凯勒,再恰当不过。因为威尔并不喜欢思凯勒,也许他对谁都没办法产生爱慕,也许他遇到令自己最感兴趣的人就是肖恩了。

可他为什么要去找思凯勒?也许只是换个地方行使他的正义而已,这对于威尔很正常,因为他从小就是居无定所。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思凯勒

一生孤独的追寻​

历史上有许多离经叛道的数学天才,例如以赛亚牛顿、约翰纳什、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等人。他们都是真正的天才,他们的人生充满了玄幻色彩,不被理解。

格罗滕迪克曾经差点被从游艇上赶下来,原因却是他坚决不愿意把放在座椅上的脚移开。他极端固执的坚持​自己认为的正确。他曾经为了自己坚定不移的反战立场,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整个学术生涯。在晚年时期,格罗滕迪克几乎将自己与世隔绝,并烧掉了自己大量的著作。

纳什​在很年轻时就是出了名的数学天才,他的博弈论成为了后来经济学界重量级的课题。但纳什也是在年轻时代就开始变得十分古怪,他相信外星人正在进行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计划,还坦言自己的研究灵感许多都与外星人有关。纳什被常年进行精神治疗,直到晚年才终于“恢复正常”。我们试想,如果他只是选择了变回正常呢?他真的不正常过吗?不得而知。

牛顿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但他曾经还是“炼金术士​”、甚至是个神学家。他甚至沉迷于“与上帝对话”,但他所信仰的绝非是主流宗教中的那些上帝们。

天才们的离经叛道只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由于不能理解,所以我们把他们视为异端。而且还不能容忍他们的这种异端,还要​去对他们进行“治疗”。

这就好比一个智人掉到了猿类的部落里,被猿猴们视为古怪,并“暖心”的给予帮助。面对这一群猿猴,智人的解释是多余的,正如威尔的那句对白“我不想一辈子做个解说员”。所以最终更明智的选择​只有两个:①演猴子;②设法远离猴群。

《心灵捕手》:解得开自我封闭的心结,解不开自我摧残的宿命

格罗腾迪克

结语

《心灵捕手》的原英文片名是《Good Will Hunting》。其中的“Will Hunting”就是主人公威尔的名字。而“Will”的意思是意愿,“Hunting”是捕猎捕捉之意。为了翻译的可读性和影片整体寓意的通畅性,译为“心灵捕手”恰如其分。

在他们各自的认知里,兰博教授捕捉到了威尔的数学天赋,让威尔来帮助自己攻克数学难题;肖恩教授通过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捕捉到了威尔内心最脆弱的点,帮他打开心结。而威尔捕捉的是更不为人知的东西,他捕捉到了肖恩的善良和正直,并帮助他找到了更好的自己。他还捕捉到从旧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开启新的征程的机遇和挑战,并一如既往的向前驶去。

在现代生物心理学中,科学家们做过有关天才的大量研究。研究发现人的基础感知模式可分为两个类别:①机械化模式(mechanistic):将万物看做“物体”,用逻辑进行关联;②精神化模式(mentalistic):认为万事万物的背后存在精神驱动。如果一个人的感知极端趋近前者,则容易患上孤独症,社交障碍,但可能获得极高的数理天赋;如果极端趋近后者,则会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与现实脱节,但可能获得极高的艺术天赋。

但历史上的极个别顶级天才,例如上述提到的牛顿等人,似乎同时趋近了两个心理极端。例如根据当年友人描述牛顿的手稿,放在今天牛顿就有明显的孤独症倾向,而他在异教信仰方面,又显得格外脱离实际。

真正的天才们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跳跃式的进步,但他们个人的人生多数却是一场悲剧。在普通人看来,他们是极端的不正常,认为他们有病,他们因疾病而自我摧残自我毁灭。而那些看起来相对正常的天才们,也许内心依然孤独。


欢迎关注 纽约百强企业海归硕士,专注心理哲学领域的独立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