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孙贵银:渝西新冠疫情防控的守门人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本期采访嘉宾


孙贵银 教授




今天的重庆人,依旧保有着果敢利落、敢闯敢拼的气质,把中国人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题记

重庆作为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有8个区县与湖北省接壤,水路、陆路、航运相通。2020年1月武汉疫情告急之后,重庆的确诊人数一度高居全国前三位。而位于重庆市西南部的江津区中心医院作为该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毫无争议地成为渝西地区抗击新冠疫情的区域医疗中心。在这场大考面前,他们在院长孙贵银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提前布局、全面部署、创新思路,为整个渝西人民筑起了一座牢不可破的健康安全防线。

日前,奋战前线的援助湖北医疗队获得湖北孝感市委通报表扬,他们收治新冠肺炎治愈率达81.96%,实现了“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的优秀战绩,后方的4例确诊患者也全部治愈出院。



1月21日,重庆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消息一出,牵动了很多重庆人的心,为原本一派喜庆、年味浓厚的山城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1月15日,我在医院大会的时候,就跟他们讲,这个病可能类似于当年的SARS,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所以会后不久我们就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领导小组、专家组,编写了处置预案。”1月22日,他们被重庆市定为42家区级定点救治医院之一。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1月26日历正月初二晚,仅仅经过46小时的准备,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15名队员已奔赴到湖北孝感,他们当中,有即将退休的院感专家,有医术精湛的专科医生,有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而留守医院的津医人仍在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家乡人民的健康。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津医人将端口前移,在7个主要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强化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到一线工作,全院投入人员230多人。据统计,自1月31日至今共计监测来院人员体温近6万余人次,筛查发热患者120余人,总共收了80多个疑似病例,为1000多例疑似病例做了核酸检测。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发展,根据江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战略部署和区卫健委的安排,决定征用油溪中心卫生院为临时隔离救治医院,由江津区中心医院代管,统筹调度。由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幸亨泽担任临时定点医院院长,负责具体的行政和业务工作。接到命令时,已经是1月29日,短时间内,要将一个镇街卫生院重新设置为治疗点,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标准进行流程改造和改扩建,这无疑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每一个环节都繁琐复杂。“筹建期间,我们把自己当病人、当医生,一遍一遍地走过规划的路线,一边检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和CT室等的工程建设,一边给施工单位“找茬”,反复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项目进行整改整修。”


除此之外,设计梳理工作流程、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管控防护培训和考核、配备病区里所需要的耗材、药品……都要在5天内配备到位。2月6日定点医院顺利接收了第一批疑似病人。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到油溪中心卫生院考察工作


创新思路 疫情诊疗有神器


手指握住摇杆轻轻转动,不远处的隔离病房中,一位正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影像就被投映在直播屏幕上。影像旁边,是这位患者的即时生命特征数据、过往病史等信息。而在影像下方的聊天框里,几位正身处不同地点的专家开始讨论诊断方案……


“把镜头往前推一下,我看一下病人体征。”


“调出病人的病历,看是否有过支气管炎病史。”


这是发生在江津区中心医院感染病科隔离病房内的一幕,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江津区中心医院特别采取的高科技诊疗手段。


孙贵银说,这套远程会诊系统启用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防护物资的耗损,让更多的医生参与到一线救治工作中去。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医生正在远程会诊隔离病房的患者

疫情爆发后,医疗防护资源紧缺、面临交叉感染危险等问题就摆在了医院面前。为此,在经过多次论证和考察后,医院紧急订购了远程会诊系统,在减少交叉感染危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专家会诊效率。


通过远程就诊PC端,同一界面可实现多方医生与病人实时视频交互,医生还可以随时查看病历、检查报告、填写就诊结论等。院内医生和专家也可以对隔离区的患者进行远程诊疗、指导。截至目前,院内专家已通过该系统进行了3次会诊,服务了9名患者。除了院内专家外,该系统还可连线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及乡镇卫生院实现专家会诊。


“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等医改措施在孙贵银的改革版图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年,他陆陆续续建设了智慧医院的定位系统、缴费系统以及药物和医院管理等,将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此次疫情的防控当中,也是他的创新举措之一。

一对一关爱 点滴细节温暖医护心


“我很受感动”,说起这一个多月津医人忘我的、任劳任怨的工作,孙贵银感慨地说。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走访慰问援鄂医疗队队员家属


此次津医先后派出了23名医护人员驰援孝感,重症、呼吸等科室几乎是倾巢而出。医院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前方队员们的家属送去慰问品,切实解决家属们的实际问题。援鄂医生万雄的妻子一个人要照顾两个儿子很疲累,党员李娟化身“临时妈妈”,免费带娃还贴心地送上小玩具。护士宋学琼的妈妈一个人在家,疫情期间采购物资不便,党员邓晓艳、刘雨利用下班时间前去探望,并送上米、油等生活所需,用行动温暖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家属。


“餐桌上的“老干妈”、降温后的“羽绒服”、生理期的“红糖蛋”、深夜里的“重庆味包子”、跑遍全城的“生日蛋糕”……这一幕幕都像电影一般,不停地在我脑海里浮现,这丝丝的温暖,这小小的感动,终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记忆。”援鄂护士的话说出了很多队员的心声。


遇事想在前,做事冲在前,对于荣誉和奖励,孙贵银为首的领导班子成员却悄悄地躲了起来。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和关爱医护人员,专门出台了为医护人员发放抗疫补贴的暖心措施,他特意叮嘱办事的同事:我们班子成员放弃福利,让给我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更辛苦。


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在这个寒冷的早春温暖了医护人员的心。


平战结合 打造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


打造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是孙贵银对江津区中心医院的定位,医院的多项举措也都是围绕这一定位来制定的。同时,作为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和医院的管理者,他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反思这场病毒防疫“战”的过程,医院传染病防范体系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建设预防与医疗结合、平时与战时结合的双重功能感染病区是大势所趋。”他说,江津地处渝西区域,江津区中心医院不但承担着全区150多万人口的医疗问题,还对周边区县有着辐射和指导作用,所以应该建设一家区域性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他的计划是,“按传染病医院来进行设计,按平战转换、平战结合来进行规划,平常作为普通病房收治病人,一旦疫情爆发需要,立即转做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中心,不用再改造,随时都可以入住。”目前,拥有500张床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区域性的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中心详细计划书已经上交到重庆市卫健委,最快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作为区里的疫情防控专家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他坚决履行为政府决策来提供咨询、提供帮助的责任。在不久前召开的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区人大教科文卫委的副主任,他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公共卫生和医院的工作怎么融合,工作关系怎么建立,怎么互通?平常如果没有联系的工作机制,有了问题它就不能及时发现,处理起来自然不会高效。”


他认为,要重视社区,不要小看农村、村委会、村医,他们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也是网格化管理的主力军,平常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演练。作为医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国家这两年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越来越多,他提醒说,加大投入,一定还要“科学投入”,只有硬件设施的投入,能力建设跟不上,可能还是效果大打折扣的。


最后他强调,“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一定要加大对公共卫生指标的权重,或者是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这样我们的政策才能持久地执行下去。”

“治愈率达81.96%,无轻症转危重症、无死亡、医疗队全体无感染…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并蔓延至全国。危难时刻,一线医务工作者构筑起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迅速奔赴各条“战线”,冲锋在最危险的抗疫前沿。无论是在抗疫前线还是在后方,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为救死扶伤而奋斗。在抗疫前线,救援队伍领头人的果断决策,科学、高效的抗疫防疫方向、路线和举措,对疫情防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展现抗疫医护人员的风采,《医师报》联合阿斯利康启动了“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之“为她而战”医院领衔者系列访谈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