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10、联想

钱学森生前有一句名言,称之谓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多年来,欧美是产出大师的集中地,邻居日本也层出不穷,而中国确实落伍了。带着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

我想到了达芬奇教育学生习作的故事,大师的第一堂课是先叫学生画一千个鸡蛋,这不是荒唐,恰恰说明大师懂得基本功训练的重要。一个人基本功训练的扎实程度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日积月累,才能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正是基本功扎实的集中体现。而我们周围有多少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肯下苦工呢?

我不由地联想到了原创,它才是创新的精髓。很多人,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遇到问题总是爱查资料,然后下载,据为己有,这也算是论文和成果?我最近看到兰州大学马天琼女生,蛰伏七年,坚持新材料研究,成功后才申报毕业论文深受感动,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我不由地想起了丁肇中大师实验室的故事。在关键实验阶段,大师都是吃住实验室,有一次大师为观察粒子运动,七天七夜坐在实验台旁,唯恐新新粒子稍纵即逝,这需要多么坚强意志和毅力啊!搞原创,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劳动,它需要静下心,沉下去,心无旁骛付出艰苦劳动,这不正是我们缺少的东西吗?

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社会的短板,这点谁都清楚。都想剽窃,都想抄捷径谁还会付出巨大劳动?

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一个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人奔着钱、官目标,很多人才每天把精力用到钻营上,这是社会资源的多大浪费啊!

我不由地想到我们的教育体制。在高考指挥棒下,中学阶段孩子们尚能努力学习,一到大学,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磨去了多少孩子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不想了,现阶段我们还不到出大师的时候。

2019年9月25日

(本篇和范文9《学习就是一场马拉松赛跑》申请头条征文参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