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方方,瘋起來比20歲當裝卸工時還有激情

65歲的方方,最近因為一部日記,火得不要不要的,妥妥的成為了一線網紅。國外反華勢力如獲至寶,立即安排國外出版,聽說英文德文版已開始預售,他們覺得這就是指控中國的“有力證據”和甩鍋控疫不力局面的救命稻草。可是,方方你得明白,這也是你與祖國漸行漸遠的鐵證啊。

65歲的方方,瘋起來比20歲當裝卸工時還有激情

方方參加工作時照片

我是一個不太愛看書的人,所以之前對於作家方方,是一無所知。補課查了下她的資料,其顯赫家世嚇到我了。

方方的曾外祖父楊賡笙是國民黨元老,“二次革命”的秘書長,1914年討袁檄文的撰寫者。

方方的外祖父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

方方的伯祖父汪闢疆,是南京大學的教授。

方方的小舅公楊叔子是科學院院士,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方方的父親193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

方方的大哥是1964年湖北省高考狀元,清華大學畢業,現為華中科大教授。二哥是華科大研究生畢業,現東北大學教授。三哥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現為武漢直升飛機公司CEO。

方方本人也厲害得很,1955年5月生於南京。 1957年隨父母遷至武漢。1974年,高中畢業。1975年元月在武漢運輸公司當裝卸工。1982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今日名流》雜誌總編輯。先後於2007年、2012年兩次當選湖北省作協主席,現已退休。

這麼顯赫的家世和個人履歷,我們普通人只要有任意一條沾上邊,就是了不得的事情。然而,就是這位根正苗紅的國家一級作家,從2020年正月初一開始,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新冠疫情暴發後在武漢的“所見所聞”。從最初網友的讚許到後來的口誅筆伐,方方也自甘沉淪,與網友怒懟開撕,儼然回到了當裝卸工時的激情歲月,最後一步步走向了國家和人民的對立面。

65歲的方方,瘋起來比20歲當裝卸工時還有激情

那麼,方方日記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呢?我以為:

1.日記的真實性成疑。日記通篇的敘述方式是醫生朋友說、網絡媒體說、報道說等,出現頻率最多的是“醫生朋友”,看起來就像道聽途說。所以,她自己到底親眼所見了多少呢?不得而知。比如她在一篇日記中寫道:“而更讓人心碎的,是我醫生朋友傳來一張照片。讓這些天的悲愴感,再度狠狠襲來。照片上,是殯葬館扔得滿地的手機,而他們的主人已化為灰燼,不說了”。網友們要她曬一下這張照片,可是到現在為止,誰也沒見過這張“讓人心碎”的照片。

2.為何要授權國外出版商發表日記?在當前各國暗流湧動準備聯合起來共同向中國索賠、欲置中國於死地的敏感時期,一本刻意放大疫情防控漏洞的日記,就像是給敵人遞上了一把加害自己的刀。

3.日記傳遞了太多負能量。日記有悖主流民意,以疫區底層個別群眾的遭遇為重點,故意忽視整體上黨和政府以及千千萬萬的白衣戰士、志願者們的付出和犧牲。比如,她的一篇日記說:“在疫情中,這些不幸滯留在武漢的人們,真是太邊緣了。很長時間裡,甚至沒有人想起他們。”可事實是,

所有滯留武漢的外地人,或者原本在武漢打工,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失去了固定工作的外地務工人員,都得到了武漢市政府給予他們的每人3000塊錢的救助。

4.日記言不由衷。方方標榜說健康的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可在網友們發現她的日記越來越離譜,出現了許多批評的聲音後,她卻在3月12日的日記中回應道:“這樣的人可謂惡意滿滿,連一絲善都沒有。”明顯不接受甚至排斥不同的聲音。同樣是12日的日記,方方“重要的事情”說了三遍“我不是廳級幹部!我不是廳級幹部!我不是廳級幹部!”可5年之前的3月15日,她在接受南方都市報的專訪時說,作協壞就壞在給了它行政級別。所以,恐怕連她自己都不記得曾經說過什麼話了吧。

65歲的方方,瘋起來比20歲當裝卸工時還有激情

當前,復工復產正處在關鍵期,國家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保產出、穩就業上,這關係到14億中國人的福祉,決不允許任何人來添堵添亂。

楊賡笙在106年前,就知道“息兵安民,以事建設,是大仁大義舉也”。諷刺的是,自己的後人卻不知“國亡則民奴”的淺顯道理。

最後還是借用《討袁檄文》中的話來結尾吧,“正義所至,何堅不破?”“既妄[忘]共和,即稱民賊。”

願方方作家好自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