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三国演义》里,忠臣打算为汉献帝玩命(两次衣带诏)的时候,总是要说一声“我们家

世食汉禄 ”。

什么叫世食汉禄?三代为官,即为士族。经历三代,根基也稳了、人脉也广了,这个家族差不多就能保证世代为官了。

世世代代吃皇粮,祖祖辈辈都指着刘家养活,这不就是世食汉禄吗?

司马懿家就是这样一个世食汉禄的家族。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拒绝0ffic的二公子:早岁君王记姓名

改朝篡位这种事,在当时道德阻力、舆论阻力非常大。万事开头难,在此之前,还没什么权臣夺位的先例。就一个王莽,还是典型失败案例。

数千年的历史,篡位的人数不胜数,却只有王莽、曹操、司马昭这几位被反复鞭尸。比他们恶劣嚣张的大有人在,为何只有这几位被反复提及?就因为他们是挑头的。

在当时,很多士族内心深处是比较抗拒曹氏代汉的。

虽然司马懿的父亲和曹操关系甚好,可是司马懿却拒绝了曹操的征辟。为此,他不惜装病。这说明,司马懿心里是不怎么认可曹魏政权的。《晋书》上说,他“不愿屈节曹氏”。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曹操可不会惯着别人,于是几次派遣刺客去试探司马懿。生死关头,一般人难免有应激反应,可是司马懿“坚卧不动”。从这里就能看出,司马懿很擅长装病,有当伏地魔的潜质。

不过这也糊弄不住老谋深算的曹操。曹老板表示:年轻人,今天你再不来上班,明年我就给你上坟。

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

既然反抗不了命运,那就享受它吧。司马懿虽然是被迫入职,工作态度却一点也不敷衍,他毫不吝啬的用自己智慧为曹氏政权添砖加瓦。每与大谋,辄有奇策。

于禁战败后,曹操吓得要迁都。他劝告曹操:不用迁都。孙权与刘备貌合神离,孙权是不会看着关羽得意的。

后来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孙权派吕蒙夺取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身死麦城。

类似的献计献策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与曹丕相处:君臣一梦

世家大族,都讲究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比如诸葛亮辅佐刘备,他的兄弟诸葛瑾侍奉孙权,另一个兄弟诸葛诞则就职曹操手下。无论哪一家得天下,朝廷里都有一个姓诸葛的。

同样的道理,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选择的曹植,而司马懿选择了曹丕。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司马懿就是“太子四友”之一。曹丕继位称帝之后,更是对司马懿委以重用。

曹丕屡屡为司马懿加官进爵,不仅给他“假节”的权力和荣耀,还“加给事中、录尚书事”,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面对如此殊荣,司马懿坚持推辞。曹丕对他说:“我现在天天办公到深夜。这不是给你荣耀,我是想让你帮我分担些工作。”

曹家几个皇帝,大概司马懿和曹丕的相处是最愉快的了。曹丕虽然敏感中二又别扭,可这难不倒冷静沉稳、善于韬晦的司马懿。

曹丕曾对司马懿说:“我东征,西面的事务就都给你打理;我西征,东面的事务就全给你打理。”

半个江山都敢托付给司马懿,可见曹丕有多信任司马懿。

不仅如此,曹丕还向司马懿托付身后事。他说:“我很在乎我的身后事,所以把这件事托付给你

诏曰:“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

后来曹丕病的很严重,快要死了的时候还叮嘱自己的儿子,不要轻易怀疑司马懿

虽然这份信任落空了,不过在曹丕一朝,司马懿确确实实没有不臣之心。

侍奉曹叡:斜月沉沉藏海雾

之所以说“斜月沉沉藏海雾”,是在因为这一阶段,司马家的忠心是不确定的。为什么说不确定?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来,魏明帝曹叡并不像曹丕那样信任司马懿;可能是隔代遗传,曹叡的风格比较像他爷爷曹操,充满着法家风范。

魏明帝执政期间,司马懿多次出征,看似颇受曹叡信任倚重。可是《晋书》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

天气寒冷,士兵们需要添衣服。司马懿拒绝给士兵们发衣服。有的人说:“库房里有旧衣服,可以发给士兵。”司马懿回答“那些衣服是公家的东西,大臣不能自己拿来做人情。”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小心谨慎居然到了这种地步。司马懿虽然擅长低调做人,可也看不是一味小心的人。相反,他几次在战场的行为,都堪称杀伐果断,快准狠。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刚刚平定公孙文懿之乱。这样的谨慎,恐怕是为了躲避曹叡的猜忌吧。

说曹叡不信任司马懿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曹叡定下的托孤名单。

我们都知道,曹叡死后托孤大臣是曹爽和司马懿。可是曹叡最初定下的名单,并没有司马懿。

曹叡最初的托孤名单有以下五人: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

汉晋春秋曰: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

发现共同点了吗?以上几位,全是宗室。曹宇曹爽曹肇不用说;曹操是夏侯氏过继去的,夏侯氏是血缘上的宗室;秦朗是曹操养子,也算半个宗室。

大权在握,屡建奇功,托孤却没有司马懿的事。

当时燕王曹宇还建议曹叡把司马懿召回来。这说明他们没“忘了”司马懿这个选项,召司马懿回来时间也来得及。那么不让司马懿做辅政大臣,恐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够信任。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的心思有哪些变化?他在行动上有哪些变化?

《晋书.后妃传》记载,青龙二年,也就是曹叡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司马懿的大儿媳妇夏侯徽死了。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夏侯徽的母亲是曹丕的族妹,她的父亲夏侯尚是曹丕发小,她是个典型的魏朝宗室。她察觉出了司马家的异心,她的丈夫忌惮她宗室身份,于是下毒杀了她。

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

如果晋书这里的记载不假,那么曹叡活着的时候,司马家应该就有一些“不臣”的行动了。

第二次做辅政大臣:长空雪正飘

经历一些波折,司马懿最终还是成了曹叡委托后事的辅政大臣。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首小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正飘,改尽江山旧。

英明强干的君王已经死去,自己是唯二的辅政大臣。另外一个辅政大臣目光短浅,懦弱又愚蠢。没有压制,忠心本来就是一件难以保障的事。更何况司马懿本来就不是什么死心塌地的忠臣。

伏地魔司马懿:世食汉禄,一生魏臣,写入晋书


国赖长君。在人治的时代,一个年幼的君王很容易被推翻。孤儿寡母,多好欺负啊。

面对曹爽的打压和挑衅,司马懿再次选择做伏地魔。这不是退避,这是在挑选合适的时机。

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

韬光养晦,是为了更准更快的咬断敌人的喉管。

嘉平元年的春天,蛰伏数年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这是一次准备充分,又快又狠的政变。曹爽一派被诛杀的人不计其数,司马懿成了魏朝实际上的掌权人。

这下,是真的“改尽江山旧”了。

谁都不知道司马家准备了多久。人们只知道,在政变的前一夜,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安然入睡。此时距离他杀死自己的妻子,已经过去了15年。

宣帝之将诛曹爽……帝寝如常。

司马懿掌权,士族的盛宴

司马懿成了魏朝的实际掌权人,一切可能威胁他的人几乎都除掉了。零星几个留着,也都是掀不起风浪的人。

你以为这是权臣篡位,其实这是士族打败了寒门庶族。魏蜀吴三家都是寒门出身,刘备靠叔叔资助上学;曹操是“宦阉之后”;孙家是暴发户。

这三家虽然不能完全唯才是举,可也绝不是士族利益的代言人,也绝不愿意被士族所牵制。

这不是司马家取代曹家,这是士族打败了寒门。从此这天下,就是士族的天下。

可怜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金戈铁马、殚精竭虑了一辈子。到头来,都为司马家做了嫁衣裳。一生抱负、一生拼搏,最后竟然换来了士族势力的卷土重来。

参考文献:《晋书》

三国志

《汉晋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