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增收,哪些短板待補齊——疫情衝擊下的農民增收調查(上)

編者按:疫情衝擊給農民增收帶來影響,目前,各地正在積極採取措施助農增收。本報記者在麗水、衢州、溫州、台州、杭州多地調查發現,農民增收的模式渠道、方式方法面臨新情況、新問題,產業、人才、資金、技術的瓶頸亟待解決;尤其是低收入農戶增收,對政策的精度、產業扶貧的力度和幫扶工作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間的明前茶來不及採摘,田頭急需的農資運不進村;上萬名縉雲燒餅師傅“賦閒”在家,數千常山阿姨面臨降薪……

記者在我省多地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一季度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經營受到干擾;農民返崗復工、外出經商,出現了延遲狀況,增收面臨壓力。

去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萬元,已經連續35年領跑全國。但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仍凸顯了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多元、農民就業方式不夠多樣、就業渠道不夠開闊、農村各類人才短缺等現象。

其實,產業、人才、資金、技術等問題正是我省鄉村振興、農民進一步增收奮鬥進程中面臨的瓶頸。今年我省提出“為發展聚力、為企業賦能、為小康增色、為治理提效”的“四為”工作導向,主要內容就有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可持續增收,確保廣大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補齊短板,既是疫情過後我省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

品種單一暗藏風險

——增加種植品種,延長加工鏈,拓展銷售渠道

茶葉、楊梅、椪柑、竹筍……我省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農產品,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去年全省農產品銷售額達到122.88億元,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面對疫情,本是特色的產業卻暗藏了風險,品種單一性,讓不少特色農產品從種植、管理到銷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抵禦風險的免疫力還不夠強大。

茶葉是縉雲縣胡源鄉的支柱產業,該鄉茶葉種植面積8000餘畝。全鄉1.5萬餘人,幾乎家家種茶。僅茶葉一項,農民人均就能增收5000餘元。但今年早茶抽芽時節,銷路不暢,原本往年價格超過60元一斤的明前茶青,現在40元都沒人來收。

桐廬瑤琳鎮,是著名的早竹筍產區,上萬畝早竹筍滯銷,價格從去年同期的每斤20多元降至2元左右。仙居楊梅聞名遐邇,總種植面積13.8萬畝,原本預計年產值能超過7億元。但受疫情影響,今年楊梅修枝、施肥等春季管理工作,比往年推遲了半個月,楊梅有減產風險,農民種楊梅的收入打上了問號。

“特色農產品,往往是一鎮一村集中打造的產業,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品牌效應。”胡源鄉黨委書記丁偉華說,“但另一方面,‘雞蛋都在一個籃子裡’也導致在面對災害時,抗風險能力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

這段時間,許多農戶、鄉鎮幹部開始重新審視所在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試圖通過增加種植品種,延長特色產品的加工鏈,拓展更多的銷售渠道,來對沖因為疫情帶來的損失。

比如在胡源鄉,通過工藝更新,茶葉從賣一季到賣全年。今年,鄉里聯合轄區內的茶葉企業仙都黃貢公司,捕捉市場熱點,研發推出新品種“工藝白茶”。該新品種的出現打破了原先第一批茶青“供不應求”,但第二、第三批茶青“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且用夏茶、秋茶也可製作;同時“工藝白茶”具有鮮爽甘醇、儲藏時間長、藥效性能佳等特點,市場潛力巨大。“棄採”的末期茶青實現“變廢為寶”,有望幫助農民實現畝產值增收3000元以上,疫情導致的春早茶損失可以從春晚茶、夏茶以及秋茶中補回來,為農民提供了可靠保障。

增加種植品種,讓特色農產品從賣一樣到種多樣轉變。“幸虧在葡萄地裡套種了一季芥菜,可以彌補一點損失。”縉雲雙溪口鄉東里村村幹部項喜東有些慶幸。東里村是有名的葡萄種植村,近兩年,市場葡萄品種越來越趨同,價格波動大。去年,為了助農增收,村裡在葡萄地裡套種了30畝芥菜。芥菜搶收醃製後已被訂購,預計能增收15萬元。套種芥菜,降低了疫情期間農資進入受限、葡萄管理跟不上,帶來的減產損失。

銷售渠道窄,是阻礙農產品銷售的又一個瓶頸問題。許多特色農產品往往在一地大規模種植,但在採收時節,傳統銷售渠道一旦受阻,往往造成產品積壓,價格“踩踏”。

這種現象在疫情期間集中顯現,衢江的椪柑、常山的胡柚、永嘉的茶葉、桐廬的竹筍等均因上門收購、線下零售基本停滯,導致價格直線下滑。

這次疫情,讓一些農民對網絡銷售渠道有了新的認識。比如,以前“叫好不叫座”的浙江“網上農博”平臺,成了大家的“香餑餑”。縉雲不少農戶聯繫了縣農業局,想要通過“網上農博”銷售茶葉、芥菜、鴨蛋等農產品。但“網上農博”要一定的資質和規模,只能解決一部分大戶的銷售需求。

為此,各縣也調動起各類資源,利用各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社交網絡,拓展線上銷售渠道,以惠及更多農戶。

在桐廬,當地組建了由農業企業、電商平臺、配送公司在內的“食材保障聯盟”,網上銷售,開展同城配送行動,累計銷售農產品8萬餘斤。

在衢江區,副區長、鄉鎮幹部、村支書則在淘寶、拼多多、抖音等平臺上,變身“帶貨員”,開拓線上市場,累計銷售柑橘200餘萬斤。

疫情期間,網絡為不少手握優質農產品的農戶打開了新通道。這扇大門不會因疫情結束就關上,線上銷售將成為不少農戶增加農產品銷售收入的新選擇。

工資、經營收入變量增多

——練好產業內功,擴大品牌效應

資源稟賦一般的浙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能領跑全國,這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發展鄉村旅遊等多渠道的增收方式。為此,浙江還收穫了一批享譽全國的品牌,比如“縉雲燒餅”“常山阿姨”等。

但今年,無論是縉雲的燒餅師傅,常山的家政阿姨,還是在村裡辦民宿的村民,收入都受到了影響。

據統計,縉雲縣一共有1.9萬餘名燒餅師傅在外做燒餅。“一個燒餅桶,一年20萬”,這在縉雲是很尋常的事。但今年,以縣裡著名的燒餅村岱石村為例,燒餅師傅們直到3月20日才陸續準備出門,“店開了也只能做外賣,燒餅要現做現吃,外賣不好吃沒人要。”在上海做燒餅的村民蔣連文說,今年前兩月收入減少了至少3萬元。

常山是勞務輸出大縣,縣裡家政從業人員有7000餘人,長期在外就業4000餘人,去年月均收入6000餘元。目前,隨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常山阿姨”的市場行情逐步恢復,但義烏、溫州等地受整體經濟形勢影響,普通家政員薪資下降10%左右。

疫情期間,燒餅鋪沒有開張,民宿、農家樂停業,阿姨無工可做,但大家都沒有閒下來,許多人都在為復工復產以更好的狀態迴歸做準備,“要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出門務工不易,外出經商也受阻,但認準的路大家都堅持要走下去,多年積累下來的品牌不能丟。

“燒餅是縉雲堅持多年的富民產業,面對坎坷,更要做好內功。”近段時間,縉雲燒餅品牌建設辦公室繼續推進燒餅產業標準化建設,並在更大的範圍內做好營銷。今年元旦,某千萬粉絲的美食博主,新年第一餐就做了縉雲燒餅,引來了大流量。這背後是縉雲人長期以來對燒餅產業的營銷推動。今年,通過標準化打造,縉雲菜乾、小麥種植、縉雲燒餅桶等原輔料供應等已經實現本土基地化建設,縉雲燒餅的品質將更上一個臺階。

面對疫情,常山阿姨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則聯合常山縣人社局,為阿姨們推出了“家政網課”,通過釘釘直播、微信授課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將停工的收入淡季轉化成學習旺季,為疫情結束後家政員快速就業上崗積累技術資本。“阿姨的能力越強,常山阿姨的牌子就越響,大家的薪資水漲船高。”常山阿姨事業發展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鄉村發展的重要載體,農民增收的錢袋子,鄉村旅遊也沒有因為疫情停下繼續發展的腳步。雖然一季度生意慘淡,但不少不管是從業的農戶,還是鄉鎮幹部,仍然看好它的發展前景。

每年的3月中旬,是縉雲縣雙溪口鄉舉辦杏花節的日子,此前鄉里已舉辦了9屆,吸引了一批忠實的賞花粉絲。鄉里的民宿、農家樂、農產品銷售,因為花期而被帶熱。

但今年為了避免人群聚集,線下的杏花節停了。鄉里把第十屆賞花節從線下轉到了線上,推出網絡杏花節,喊出了“雲賞花,把整個春天送給你”的口號。據統計,雲賞花吸引了300多萬的點擊量,有網友打出彈幕,“一定要在疫情結束後,回到雙溪口鄉看花賞景、品美食”。

“杏花節熱度不減,雙溪口鄉的吸引力就仍然在。”鄉黨委書記王華雲談了堅持要辦杏花節的原因。他認為鄉村旅遊的消費需求依然旺盛,作為一個農業鄉鎮,雙溪口擁有優美的田園風光、詩意的山水元素、獨特的民俗風情、慢節奏的生活方式、農產品原產地的優勢。這些都將是人們在疫情過後放鬆、消費的首選項。

各類人才愈發稀缺

——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但求所為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是帶動農民增收的“領頭雁”。疫情期間,我省部分鄉村老齡化、空心化,基層農技人員缺乏等問題進一步凸顯。鄉村只有留得住人,才經得起風險考驗,增收才有保障。

武義縣三坑口村掩映在綠水青山中,如今,年近五旬的茶廠老闆張華沛,是常住在村子裡最年輕的人。這兩年,每到茶葉採摘季,他都苦於找不到工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素質結構性下降,讓招人的成本越來越高。”張華沛說,自己投資已逾千萬,但做農業的熱情卻在慢慢消磨,疫情期間感觸更深。

桐廬莪山鄉禽洪禽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建洪也有同感,不過他缺的是願意紮根農村的經營管理人才。春節期間,公司積了25噸雞蛋銷不出去。但女兒一回來幫忙,形勢就不一樣了,她通過“網上農博”平臺,順利將庫存銷售一空。陳建洪說,每年到公司打零工的村民也有100多位,但年齡基本在60歲上下。眼下,新平臺、新需求、新模式層出不窮,他越來越感覺自身理念侷限,“就希望女兒能留下來幫忙。”

農業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田頭的農民則需要技術的“賦能”。

武義縣大溪口鄉,因為省農科院專家盧華兵的到來而發生改變。去年他帶來的水果玉米,一上市就成為市場的“新寵”。但今年全鄉村民巴望著的30萬株水果玉米苗,因疫情期間盧華兵無法趕到田頭,而受到耽擱。最後,輾轉多人,農民才拿到種子,育出了秧苗。“要選用新品種,發展高效農業,農技員離不了。”鄉幹部徐發仁說。

“人的迴歸”最為關鍵,去年我省發佈文件,提出要實施“兩進兩回”戰略,讓“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這是破解鄉村要素制約、加速資源要素流向農村、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可喜的是,各地已在積極轉變人才的理念,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但求所為。

比如,縉雲縣對偏遠的山區鄉鎮,特別選派了年輕幹部,疫情期間他們經受住了考驗。在胡源鄉,90後扶貧專員鄭超,疫情期間為低收入農戶講解政策,上門服務,成了大家的好朋友。為了破解農戶茶葉銷售難,鄭超還和同事們手繪了一份“茶葉地圖”,圖上茶葉品種、產量、分佈區域一目瞭然。茶商來到胡源,按圖索驥就能上門到農戶家中,快速完成採購。

最近,縉雲又成立15支農業服務隊,為鄉村提供常態化服務,擺脫疫情影響。服務隊配備若干名技術專家和年輕幹部,他們分別聯繫一個村、一個農業經營主體、一個農業產業基地(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服務隊上門提供技術指導,拓展銷售渠道,帶動農民增收。

疫情過後,桐廬決定在扶持傳統農業的同時,政策制定上將更加註重“新農民”的培養。一方面,縣裡主動與農業院校協作,為年輕人深入農村,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另一方面,重點培養種養大戶、返鄉創業青年、合作社帶頭人、村幹部等,讓農村有更多的“原生專家”。

在武義,張華沛或許不用擔心太久,縣裡在3月底,已確定把“鄉村人才振興”作為一個重要的實踐課題來執行。縣委、縣政府將依託鄉賢,全力打通科技、資本、人才等要素“下鄉”通道,讓更多的年輕人安心下鄉、紮根鄉村,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農村發展。

持续增收,哪些短板待补齐——疫情冲击下的农民增收调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