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早上叫儿子起床。

“妈妈,被窝里面好舒服啊!”

听到儿子这句话,心里马上就火了,接着嘴里就说出来了。

“被窝里是舒服,但是你能在被窝里面躺一辈子吗?”

“妈妈,你看你这个人,真扫兴!”

当儿子说出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只是在表达一种感受,而我马上进入攻击模式,以为他贪恋被窝,不想起床写作业,准备拿一堆道理来讲人生。

这是不是我们跟孩子相处的常态?

我们一直说要理解孩子,可是总会不经意地掉进自己惯有的模式,孩子虽然在我们身边,我们跟孩子的心却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因此,孩子因为喜爱而不愿分享,被我们解读为自私;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不去幼儿园,被我们解读为不独立;对某种蔬菜的气味敏感而拒绝食用,在我们看来是挑食。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究竟该怎样跨越跟孩子之间的障碍呢,最近学习了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程,其中的用户思维给了我启发,跟孩子相处时,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用户思维”,把我们的孩子当作我们的用户一样去对待,去理解,相信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1

什么是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的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罗伯特·劳特朋教授所提出来。所谓用户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了解客户的各种个性化、细分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用户至上”。

换句话来说,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

所以,把“用户思维”运用到孩子身上,我们作为“产品经理”,站在孩子角度思考,用孩子的语言表述孩子关注的需求,帮助孩子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让孩子能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过程。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02

为什么“用户思维”能很好地帮到我们理解孩子

用户思维强调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强调的是思维的转换,而思维转换的关键就是学会提问和倾听。


1、用户思维的核心是提问,提问能帮助孩子主动进行思考。

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提问》一书中这样写到:提问是认知的双向过程,以提问的方式与自我有效互动是高阶的沟通。

做销售时,如果销售人员滔滔不绝地给顾客介绍产品,一味地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多好,用户并不一定买账;如果你尝试问对方希望买到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对方可能会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提问能够让他们感到信任和尊重,感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


当我们想让孩子做一件事,试图进行说教,滔滔不绝地讲道理时,我们是以自己为核心的,说教与提问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孩子希望的是父母关注自己。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举个例子,孩子睡前磨蹭着不肯收玩具,妈妈想催促他尽快收拾完,早点开始睡前故事。

讲道理:养成好习惯,按时睡觉,才是好孩子,按时睡觉有助于长高,巴拉巴拉一堆道理,妈妈说的不厌其烦,孩子完全无感。

提问:宝贝,马上该睡觉了,你现在需要做些什么,才不会耽误你听故事的时间呢?

这时我相信孩子会主动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乖乖爬上床等妈妈的故事。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要比给出一个好的答案难得的多。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2、用户思维另一个核心是倾听,倾听能帮我们掌握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在销售中,聪明的销售人员会通过倾听更好的收集顾客信息,从而把握对方的需求。

举个例子,顾客买家具时,销售员会问客户:

家里什么样的装修风格?

房子多大面积?

家里有没有老人和孩子?

客户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就能对他的需求有一个基本判断,在介绍产品时会更有针对性。

同样,跟孩子沟通时也需要我们学会倾听,来了解和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说过:学会正确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运用合理的方法应对,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比如,孩子某天早上突然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时,不要马上劝说孩子去幼儿园,教他遵守学校规定,而是要专心倾听孩子,鼓励他表达完内心的想法,有可能孩子在学校受了批评,也有可能是跟小朋友吵架了,我们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做到感同身受,才能与孩子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才会接受我们的建议。

03

如何用“用户思维”去理解孩子的需求、读懂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

我们和孩子之间,围绕起床、刷牙、吃饭、睡觉、做作业、玩游戏等问题的沟通,经常是一种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孩子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差,经常处于弱势,所以,我们需要借鉴“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用户,去平等对待和沟通。

1、站在“用户角度”,理解孩子的需求和痛点。

什么是痛点?

梁宁在课中讲到,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那对于孩子来说,痛点就是渴求爱却感受不到爱。通常,痛点背后隐藏着一个人的恐惧,而愤怒则是恐惧的另一种表达。

前段时间曾看过一段“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的视频。

视频一开始,孩子就处于愤怒状态,他不断地嘶吼着,扔椅子、掀桌子、撕扯自己的头发、攻击妈妈,已经完全失控了。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然而面对失控的孩子,妈妈却面无表情,既看不见孩子的呼救,也不懂安抚孩子。

著名教育家帕蒂·惠芙乐说:“孩子的怒气,通常掩盖着某个可怕的经历,没有哪个孩子的愤怒,是突然就有的。”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心中愤怒的最大来源,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没有人爱。

那个男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愤怒到抓狂,其实内心却十分恐惧和痛苦。

他希望通过愤怒,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可惜那个妈妈并没有读懂孩子的痛点,只是在机械地完成导师的指引动作,根本没有爱在里面。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我们很爱孩子,其实,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带给孩子的往往是伤害,只有掌握孩子的需求和痛点,真正读懂孩子,才能解决孩子的痛点,满足孩子的需求。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2、读懂“用户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用户进行产品体验时,往往无法准确地说出体验,只能展现情绪,这时就需要我们读懂隐藏在客户底层的情绪,而孩子也一样,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好,并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遇到烦躁、生气、愤怒等情况都会以哭闹的方式表现,所以需要我们帮助孩子认知情绪,表达情绪、接纳情绪。

我帮孩子买了一套情绪卡片,关于伤心、高兴、愤怒、生气等,平时会跟孩子做情绪游戏。

  • 情绪对对碰——识别情绪

用至少两套情绪卡片,让孩子组对,找出两两相同的情绪卡,并说出情绪的名称。

情绪是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但人并不是天然就能分辨自己所有情绪的。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分辨自己的情绪,他们多半会说不清自己的感受,也就不会对情绪进行管理。

只有识别情绪,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才会越高,才更容易管理自己的情绪。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 讲故事——表达情绪

用情绪卡,和孩子轮流抽,根据抽到的情绪卡讲关于这个情绪发生的故事,让孩子回顾这件事情发生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感觉,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 情绪支持——接纳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父母和孩子沟通时的一大难题,有时我们会认为孩子在小题大做,甚至会阻止孩子发泄情绪,可能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别哭了”、“别难过了”,这些话非但给不到孩子任何安慰,还会阻止情绪宣泄。

跟孩子轮流抽消极的情绪卡,轮流尝试给对方的情绪支持,体验一下当对方伤心难过时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支持,当我们说什么或做什么时,会让对方感觉到舒服。例如一个拥抱,一句“我知道你很难过”,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情绪被接纳。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3、重视“用户体验”,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

销售产品时,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产品的终极价值。父母也可以借鉴销售中重视用户体验的方法,把孩子视为用户,去真正体验他的生活,理解孩子的想法。

上学期,儿子在幼儿园尿湿了裤子,见到我哭着说让我帮他换学校。

我问了半天,了解到他是因为在课堂上想上厕所,老师怕扰乱课堂纪律,拒绝了他,等到下课,孩子没走到厕所就尿湿了裤子。

“这点小事,值得换学校吗?”

但是,孩子觉得特别害羞,担心小朋友们嘲笑他。所以,我去了学校,跟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等到下课,小朋友们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XXX又尿裤子了”、“XXX忘记穿袜子了”,我一下就理解孩子的处境了。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我们平时根本想不到,甚至不以为然。我连续陪了孩子两天,尿裤子的事情被孩子们淡忘了。

以后,我再去接他时,也会注意观察他周围的环境。为了体会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我还会半蹲下来,以他的高度去观察幼儿园各项设施。

当你以孩子的眼看他的世界,你会发现很多平时被我们忽略的东西。比如,你会发现幼儿园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最难处理的,怕被冷落,怕被嘲笑,怕被欺负;你会发现幼儿园的装饰墙太高了,孩子根本看不到任何装饰,在孩子面前的就是一堵墙;班级后墙上的红花榜让你很有压力;坐在凳子上你也会忍不住东张西望;你会发现自己特别盼望下课铃响起。

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体验不到的。当你体验过后,你就不会轻视孩子的感受。


用户思维——做孩子的“产品经理”,打造极致亲子关系的3个秘诀


写在最后:

叔本华说:“你必须允许每个人以他自己的性格而存在,不管结果最终如何;你要努力做的就是以某种方式利用这种性格的天性,而不是想着去改变这种天性,或是不经考虑对其进行谴责”。

跟孩子的相处中,学会借鉴“用户思维”,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做好孩子的“产品经理”,就能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真正的教育,一定不会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的教育,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需求和成长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给予孩子需要的支持和陪伴,这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提升的能力和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