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1

真相揭開,常常會痛徹心扉。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真相常常出人意外,和我們料想的相差巨大。

3月28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發生了一起火災,火勢兇猛,牽動了全中國人民的心。災難面前消防員擔當起了國家重任,趕往西昌市前去救援。

沒想到19名年輕的消防員,突遇風向改變,被圍困在火災之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年我們的國家各種災難頻發。沒有想到四川地區又發生瞭如此大的火災,會有重大的人員傷亡。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去年3月31日,以四川地區就曾經發生過一次大型的火災,當時有31名英雄,壯烈犧牲。 時隔一年,在相同的地區,19名年輕消防員戰士,又因為相同的原因,在西昌市救援過程之中,壯烈犧牲,真讓人痛心。

19條年輕的生命,19個家庭因此破碎,舉國悲痛,全民致哀。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令人大出意外的是,火災撲滅,詳查火災的起因,竟然是木裡縣項腳鄉項腳村瓦科組,一個11歲的小男孩田某某所為。田某某,在自己家的後山玩耍,用打火機點燃松針和木羅松煙燻洞內松鼠,一時不慎引發了大火。

熊孩子的無心之舉,讓19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這一消息披露之後,無數人嘆息不已。這些年熊孩子事件層出不窮,那麼面對這些無意間造成的苦難,應該由誰來買單,再次成為了社會焦點。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2

首先什麼樣的孩子叫熊孩子?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答案是否定的。細細分析便會發現,調皮搗蛋是孩子的本性,不守規矩的小孩也比比皆是。但真正能夠變成熊孩子的,常常是一些已經具備辨別能力,卻依然停留在行為認知不成熟,給社會家庭帶來重大安全隱患的小孩。

比如,十幾歲的青少年明知高空墜物,會致人死亡,依然樂此不彼的玩著高空扔物體的遊戲。

停在路邊的寶馬車,明明知道這些車輛非自家所有,屬於他人財務,卻依然進行破壞劃刻行為。

隨大人外出旅遊,明明知道,公共場所,摸女性,丟垃圾,推其他小朋友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卻依然默默實施傷害。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諸如此類,他們的行為引發了很不好的後果,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們的年齡又處於未成年人階段,也就讓懲罰陷入了兩難。

用成人的法律審判他們,他們不夠資格。用對待嬰幼兒的無條件原諒,而他們又已經具備了辨識能力,知道了什麼叫好壞,只是沒有好好地管控自己的行為,才造成了不良後果。

如果說,一切的傷害都要付出代價。那麼,好不客氣的說,作為未成年人,他的父母疏於監管,對這樣的事件,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孩子就是因為父母疏於管理,觸犯了法律,給他人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3

這些年,熊孩子事件層出不窮,大家因此流行一句話,每個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對熊大人。事實證明,這句話很道理。

比如前一段,有媒體爆料,一對離異夫妻,將自己的孩子託於自己的母親管理。奶奶對孫子非常的疼愛,生活沒有問題。

但是孫子要進行網課學習,奶奶卻無法引導他。沒想到孫子就利用奶奶對網絡的不瞭解,騙取奶奶進行人臉識別,下載遊戲,花光了奶奶存在卡中的五萬塊錢。

正是因為父母疏於管理,這名13歲的實施了欺騙奶奶的行為。奶奶已經七十歲,年事已高。這名小孩絲毫沒有理解,奶奶賺錢的不容易,這與他父母疏於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再比如,3月13 日,紹興14個月的寶寶,被天降磚塊砸中腦死亡的事件 ,肇事者就是一名年齡偏小的男孩。這個小孩在小區7幢屋頂平臺上玩耍,雖然當時身邊有一位老太太陪著,但是並沒有對這個男孩進行好的監管。

這個小孩隨手就拋下了兩塊磚頭。其中一塊磚頭,正好砸中了樓下這個14個月的寶寶。因為涉事的小孩年齡較小,不具備負刑事責任的年齡,被砸死的十四個月大的寶寶,就這樣白白地失去了生命。

4

這一系列的事件還有很多,可以想象這多麼慘痛的教訓!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真正的局外人。

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到意外和突發事故。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被這樣年齡的孩子傷害的人,內心將會是怎樣的憤怒,也就能夠理解每一個熊孩子事件當中,受害者是多麼痛心了。傷害從來都是雙向的。

19名消防員山火殞命,竟是11歲熊孩子放火,人命關天誰買單?


熊孩子在製造了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同時,也將自己的人生毀掉了。基於這樣的雙向傷害,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擔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因為這既是保護他人生命不受侵害,也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

且讓我們在平常歲月,就將一些可能會發生的潛在危害,跟孩子好好溝通。讓他們患於未然,從小樹立起尊重他人,約束自己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將熊孩子事件的發生頻率,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