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最近,恆大地產研究院發佈了一篇報告,開始看空房地產投資。

一、房地產發展的兩個領先指標

指標1:開發商拿地

指標2:房地產投資

‌而拿地又是房地產投資的領先指標,邏輯是開發商得先拿了地,才能夠進行房地產投資,即分期交付地錢和房產建安。

土地成交會領先於房地產投資6-9個月,一線城市會領先於12個月,二三線城市差不多是9個月,再小的城市,就更短一些。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從拿地來看,2018年土地成交款,累計同比在8月達到23.7%的短期高點後,持續回落,2019年以來大幅負增長、5月-35.6%,對土地支出的滯後傳導將持續產生下拉作用,後續土地支出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

也就是說,拿地在2018年第三季度就開始見頂,隨後逐漸回落。

在去年第三季度拿地頂點後再加12個月,就是房產投資的頂點,之後投資也會轉而下跌。現在房產投資還很強勢,但已是強弩之末。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從之前的10年經驗來看,都是如此。2007年底,土地成交快速收縮,隨後房地產投資斷崖式下跌;而到了2009年,因為政策刺激快速反彈,接著到2010年,又開始收縮;直到2012年底,土地成交才逐漸恢復,隨後就一直下跌,直到2015年7月以後,土地成交才活躍起來。

而根據領先指標來看, 當所有人都覺得房價仍然上漲的時候,其實房地產投資的又一個拐點即將來臨,馬上就會進入房地產收縮時段。這波2016年以來的大行情已經結束,未來幾年可能都會是調整週期。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二、房地產限制政策會越來越嚴格

以前投資、消費、出口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而投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用房地產這一項,帶動國民經濟的幾十個行業,水泥,建材,鋼鐵,傢俱家電等等。

但是現在房地產對消費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差,人們節衣縮食、不消費、不買東西,只買房了,一業興而百業衰。

而且還產生了另一個大難題,就是槓桿率上升。居民端的槓桿率,從絕對數比較已經達到了日本危機前的水平。而從增速看,比美國次貸之前的斜率更陡峭。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現在房地產沒什麼用了,還是個大麻煩,所以監管不會手軟。

對房地產的各種監管政策會越來越嚴格,防止資金流入房地產。銀保監會多次將房地產行業列為了金融整治要點,甚至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點名針對房地產這意味著融資環境肯定會逐漸收緊,嚴防土地款融資、資金挪用於開發或購房等多類違規融資行為,預計房企到位資金增速將持續回落。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金融監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限制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另一部分是加強對居民買房貸款的限制,也就是房貸利率會越來越貴,貸款越來越難申請。

三、人口增長的城市,房價有支撐

未來的地產政策絕大多數都會是偏空的消息,只有二線省會城市吸引人口是支撐因素,所以如果你還想買房,一定要看人口是否增長。只要人口持續增長,房價就會有支撐。如果相反,人口流出,那麼房價多會出問題。

房地產利空,首套房利率會更高,貸款更難

四、剛需首套房貸更貴,銀行更難放貸

剛需最好早買,現在政策來看,不管是不是剛需,都不支持大家再去買房,所以如果繼續等,可能首付會越來越貴,也越來越難申請。最後就怕你等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