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和唐僧,原来是配合

在宋代以后就有一些民间文学兴起这些戏曲,不靠着视觉来阅读的,不靠着文字书写的一种文学,这是说书的文学,说出来给大家看的,这种文学叫做传唱文学,就是在人们的口中不断的被流传、能唱出来。像民间的歌谣,弹词,或者是大鼓书。他用各种不同的朗诵的情况去念一本书,有点像今天的广播电台。

这种阅读的状况到明代,它的影响更大。有两部非常有名的故事,《三国演义》和《水浒》。《三国演义》有一点老谋深算的感觉,可以学到很多怎么去斗心机。所以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水浒传就不一样了。这个108个好汉里边,除了宋江会稍微有一点文化,其他的全都不懂。我们发现不是故事性非常有趣,而且人物的个性的鲜明让我们觉得可以读这本小说,一生用这种人物性格来,看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会非常有意思。

诗词会比较心情上的领悟,而小说呢会更接近生活。所以今天普遍在民间有几部巨大的小说,大部分都产生在元末明初。有一部真正在明代被写出来的小说就是《西游记》。这是真正被作者写作出来的。

我们知道前边说过三国,水浒,他们都是在早之前就有了通过画本,然后流传至今,给那个说话的人去看作为大纲。这些早期的画本都不是给大众阅读的,而是给说书的人看的,说书的人也未必一个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他也会加入他自己的东西,发展出他自己的一些活泼的细节和内容。三国水浒算是集体创作,不是一个作家单独写出来的,是大家的智慧。

只有吴承恩的《西游记》,他的房照画本写出来了《西游记》。我们从很小就开始认识《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甚至铁扇公主,牛魔王。都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西游记》满足孩子的幻想,是一种生命的活泼。其实跟儒家有点背道而驰。儒家不愿意让人们更多的怪力乱神,在民间发生了影响力,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中间,更是很有影响力。

我们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中,玄奘这件事情本身是真实的事情,因为他是高僧,所以他国家是不允许他出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查的会非常严格。他就偷渡到了印度,印度有一所寺庙,类似现在的大学,玄奘就跑去上学,慢慢成了助教、讲师、教授的位置。在那儿总共呆了19年了,准备回来的时候,唐玄宗觉得这个人真不容易,于是设宴迎接他回来。然后在西安为他建了一座寺,就是现在的大雁塔。

于是吴承恩根据这个故事,把他们写成《西游记》当然,我们都更喜欢的是孙悟空,孙悟空的精灵带一大群小猴子,活泼的不得了,而且触犯天条,擅闯天宫。天宫代表什么?天宫其实代表着一种不可触犯的法律。

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可以大闹天宫,西游记里充满了一种叛逆,西游记非常委婉含蓄地透露一种民主思想。西游记很早就隐藏了一种民主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边唐僧就像一个大脑,而孙悟空就像是四肢,一个成熟的人就要会配合,只有意志力等,行动力不强也没有什么用,或者说我们没有大脑,只有行动能力,他就可能会出乱子,孙悟空没有唐僧,他就没有办法去做对的事情,他授权受制于唐僧。

他们两人之间是一个配合的关系。后来就国外的文章翻译出来,人们很惊讶,中国这么早就有这种民主的思想。

再来说说八戒。八戒本身佛教的八条诫命,但八戒根本守不住,八戒满眼都是吃,充满了欲望,他虽然说是八戒,但是他从来没有办法去让自己没有欲望。真正的信仰是让你能够把自己的欲望戒掉,我们不知道欲望来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不能控制自己,当权利来的时候,当财富来的时候,能否控制自己,拒绝一切,这是一个非常对于人性挑战。欲望的部分是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人性有时就是会犯一些小错误。你觉得很可笑,但是也很无奈。

孙悟空和唐僧,原来是配合


【有糖写作课:与你一起写作、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