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嘟嘟到今天已經出生七個半月了,見過他的人都說"這個孩子挺好帶的",也確實是這樣,從出生到七個月的時候,沒怎麼大哭大鬧過,只要吃飽睡足,也不用經常抱著,自己一個人玩兒的也挺好,對我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依戀,不認人,誰看著都可以。

但是我幸福的帶娃日子從半個月前就徹底結束了,嘟嘟自從進入七個月的時候就各種難帶,比如看不到我就哭;吃奶必須要坐著喂,躺著餵奶就扭頭不吃;拿不到玩具就生氣;白天哄很久才睡著,結果十五分鐘就又醒了;晚上的就寢時間也由原來的七點推遲到了九點等等。

針對嘟嘟的這種反常的表現,我每天都累的腰痠背痛,而且十分不解,為了讓自己"累的明目",我特意查閱了幾本相關的資料,經過幾天的研究,我終於找到了說法,原來嘟嘟所有的表現都在向我傳達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上叫"依戀"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依戀是人對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情感聯結,與這個人交往帶來愉快體驗,面臨壓力時會從這個人處得到安慰。6個月以後,嬰兒依戀於那些能滿足他們需要的熟人,特別是父母。

嘟嘟看到我向他走過去的時候,會開心的對我微笑,看到我坐在他旁邊,他會張開雙臂向我撲來,我把他抱到懷裡時,他會抱著我的脖子並用手抓住我的頭髮,當被突如其來的巨響嚇到時,他會感到害怕,用小手緊抓我的衣服並依偎在我懷裡,直到他忘記剛才的驚嚇。

那嘟嘟對我的這種"依戀"是如何形成的呢?

英國"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認為,嬰兒與父母的關係從一套內在的信號開始,他們用父母可以讀懂的信號將父母叫到身邊,並在新的認知和情感能力逐漸成熟後,依戀,這種真正的情感聯結就順應而生了,它真正的形成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 前依戀階段(0到6周)

從嘟嘟剛出生時候的哭,到幾天之後可以看著我笑,再到可以用他的小手握住我的一個手指,他通過這些"手段"來跟我建立親密關係,然後熟悉我味道和聲音,但是到滿月左右他也可以在別人的懷抱裡安然入睡,由此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嘟嘟並沒有對我形成依戀。

  • "正在形成的依戀"階段(6周到7個月)

嘟嘟滿月之後,他開始看著我做各種鬼臉,並聽著我模仿小動物的聲音,時間久了他會給我笑笑以示回應,後來嘟嘟會發現一個規律,只要他哭我就會出現並把他抱在懷裡,所以他想讓抱抱的時候就會哭,但是在在這個階段嘟嘟也並不是非要我抱才可以。

  • 明確的依戀階段(7個月到18個月或2歲)

有一次我姑姑來我家走親戚,她挺喜歡小孩兒的,看到嘟嘟她就想抱抱他逗逗他,我姑把嘟嘟抱到懷裡後,嘟嘟一直盯著她看,看了有大概兩分鐘,"哇"的一聲開始哭起來,我見狀趕緊把嘟嘟抱過來哄,這是第一次陌生人抱他的時候他用哭的形式來表達焦慮和不安,這時候嘟嘟6個半月,我和嘟嘟的依戀關係確立成功。

  • 雙向關係的形成(18個月到2歲以後)

我知道等嘟嘟再大一點,大到可以理解語言了,我可以通過溝通和商量來讓他同意我的暫時離開,慢慢的他就可以明白"父母要去哪兒、什麼時候回來",我和嘟嘟的雙向關係也就正式形成了。

依戀的類型那麼多,那嘟嘟對我依戀又屬於那種呢?

發展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發展了一種可以測量依戀質量的實驗,這個實驗就是陌生情境法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通過觀察兒童在參與這8個情境中的表現,研究者劃分出了一種安全型依戀和三種不安全型依戀:

  • 安全型依戀。

嬰兒把媽媽作為安全基地,只要有媽媽在,就表現的很淡定,可以放心的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如果媽媽不在,他們可能會哭泣,媽媽回來後,他們可以立馬停止哭泣跑到媽媽身邊,給予媽媽積極的回應,相比較陌生人,安全依戀型兒童更願意和媽媽待在一起

  • 迴避型依戀。

媽媽在或者不在,嬰兒都變現的比較淡定,好像無所謂一樣,對陌生人的反應幾乎和媽媽相同,當媽媽出去又回來時,他們迴避媽媽,或者緩慢地走到媽媽身邊,當被抱起時,還表現的有點不願意靠近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 拒絕型依戀。

處在陌生的環境中時,嬰兒常常待在媽媽身旁,他們不去探索周圍的環境,媽媽離開時他們會大哭,媽媽回來後他們拒絕媽媽的擁抱,有時還會打媽媽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不好安撫

  • 混亂型依戀。

這種依戀模式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性。媽媽離開時嬰兒哭鬧的很厲害,媽媽回來時,他們一會兒哭一會兒又對媽媽很冷漠,表情十分茫然,被媽媽安慰時甚至會哭的更加大聲。

仔細想想嘟嘟在我離開後和回來後的表現,我走他也不哭,我回來他也並沒有怎麼高興,很符合迴避型依戀的特徵,不過嘟嘟現在才七個多月,只要我肯花時間,更加耐心的回應嘟嘟後續的需要,積極地給出反饋,我想可以通過後期的刻意鍛鍊讓嘟嘟對我的依戀轉變為安全型。

嘟嘟對我一個人的依戀情結太重的話,我會"無法呼吸",那可以將這種依戀轉嫁給爸爸點嗎?

如果嘟嘟一直像最近這樣把我"牢牢栓住"的話,我會身心俱疲,所以我希望嘟嘟可以對多爸爸也形成依戀,專家們研究結果還是很讓我放心不少,研究表明儘管大多數嬰兒只和一個人形成最初的主要關係,但大約1/3的嬰兒可以擁有多重關係,而且很難決定哪一個依戀關係才是最主要的。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假如爸爸可以像我一樣敏感照料嘟嘟,比如跟我用一樣的姿勢抱嘟嘟,用相同味道的肥皂洗臉和手之後再去照顧嘟嘟,哄睡的時候要穿柔軟舒適的衣服等,那麼嘟嘟也會對爸爸形成依戀,這樣將嘟嘟對我依戀轉嫁一點到爸爸身上時,我就可以獲得片刻的輕鬆了。

不過,我相信嘟嘟對我和爸爸的依戀在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畢竟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餵養和教育上,而從爸爸帶碩碩的經驗來看,爸爸會陪嘟嘟玩耍的多一些。

另外我也會聽從專家建議,讓嘟嘟和他的哥哥多接觸並建立情感聯結,這樣對兩個孩子今後的成長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即使你對我的“依戀”,早已成功確立,我還是想把它轉嫁給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