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驊‖我要看到宇宙最遠的星

潘君驊‖我要看到宇宙最遠的星

潘君驊在光學領域孜孜以求六十載,為我國的光學事業投入了畢生精力。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科學家低調務實、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

說到專業問題,他侃侃而談,但是說到工作貢獻,卻總是提及別人的功勞、團隊的貢獻。對於2.16米望遠鏡項目這樣重要的科研成果,他一直說這是個大工程,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潘君驊非常平易近人,和周圍的同事、師生都很親近,經常在科研第一線為大家答疑解惑。他認為做工程不能紙上談兵,要特別注重動手能力,他自己設計的光學儀器常常自己動手加工。

他經常去生產第一線,遇到有工人向他請教,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無論是年輕時,還是到80歲以後,潘君驊都堅持凡事親力親為,不當甩手掌櫃。

“他幫助別人解決技術問題,可以不計成本。潘老師要求的經費總是非常少,基本就是成本價,他享受的是解決問題的樂趣而不是掙錢。這是他的個人特點,也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他的學生說。

潘君驊一生摯愛祖國,他曾在蘇州大學對即將留學俄羅斯的蘇大學子殷殷囑託:“最重要的一點,千萬記住你是中國人。”

2007年11月5日,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小行星,這臺通光口徑為1.04米的施密特型望遠鏡,是我國目前光學成像巡天領域裡探測能力最強的望遠鏡之一,其研製過程得到了潘院士的大力幫助。

2019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這顆編號為216331的小行星命名為“潘君驊星”。處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潘君驊星”,在其軌道上不停地繞著太陽運行,永遠閃耀在宇宙星空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