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最近有人問我: 你看我這塊牌子側邊有個紅色的小章,這是幹什麼用的?他口中的“紅色小章”就是玉雕作品裡面的落款。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說到落款,得說一下明代的陸子岡、文珍,他們藉助書畫的表現,創作了很多珍品。他們把方整平面的玉牌發揮的淋漓盡致,從書法、詩文、繪畫、章法、落款、鈐印等開一代風氣。落款是表明作品年份或出處的標記,在當代玉雕作品中也很常見。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落款有何用意! 掩蓋瑕疵:

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款識,它可以遮蓋玉石內部的棉絮、髒裂等等小的瑕疵。款識也會根據瑕疵的的大小而落上單字、雙字、年份(戊戌年)、四字吉祥語等字樣。落款有陰刻和陽刻之分,當你看到落款款張的玉器時,就要注意了!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構圖需要:

落款最早來自書畫,國畫落款講究很多,落款也分很多章法,如:姓名章、閒章、起首章、壓角章等等,起首、壓角和閒章的目的就在於平衡畫面的構圖。而玉雕落款同樣起著這樣的作用,美觀和諧,獨樹一幟。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身份標記:

落款最主要的還是標明作者身份,讓人們一看款識就知道這是誰的作品。比如:侯曉鋒的一戶侯工作室,落款“一戶侯”、崔磊的青藤玉舍,落款“崔”或“青藤”。在自己珍愛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這應該是玉雕匠人落款的最初意義。但如今市場上眼花繚亂的落款,真假難辨!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落款原先是大師們的專屬,後來就變了,誰誰都可以落款了,落什麼字的都有。而且只要是玉器市場就會出現很多專業落款的小作坊,收費從五十到一百多都有,可以仿冒名家款識,從早些年流行的範同生、楊曦到如今暢銷的胡錫濤、王一卜,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刻不成的。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對於沒有落款,或者沒有收藏證書的仿品,那些不誠信的商家一般會說:“這個是他們工作室的徒弟接的私活,不方便落款,落個款還不得再加五六萬啦!”“這種幾萬元的小東西,工作室一般不做證書的!” 以上都是商家掙錢的套路。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一次,在某市場上遇到一款俄料仿葛洪的牌子,“松花礓”全佔,工差,地子推得很低,老闆卻粗著嗓子說:“你不信我可以帶你去工作室,當著面落個款!” 一般玉友聽到這裡應該會被唬住,是啊,都能帶著你親自看工作室落款了,還能有錯嗎?

此處略去一個圖你們懂得 一旦你花錢買單,售後的事情誰能保障呢?他一定會帶你去落款嗎?不會有各種理由推脫嗎?就算帶你去,你一定有時間嗎?即使真的一起去了,費用算誰的?即使各方面都談好了,難道不會以一句“徒弟的工作室”搪塞過去嗎?這時候就該說:我再轉轉,回見!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自古,玉雕匠人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上落一個款,一來有個品牌效應,名家所出作品有其獨特的風格和技巧;二來作品如孩子,誰不希望在自己精雕細琢的佳作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

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但是,如果不管大件、小件、掛件、擺件,該落款的落款,不該落款也落款。加上“繁、簡”不當,累贅、礙眼,削減主題的表現,便是降低作品的藝術品位,白白費力不落好和田玉之多了一個“落款”五萬變十萬…… 不少玉友看到名家款就對號入座,其實在名家工作室知識產權未能被好好保護的市場上,有落款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有落款,未必出自名家工作室。落款已經說明不了一個東西的工藝、材質與出處,這是當今和田玉市場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