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曾國藩家書裡有這麼一句話: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

曾國藩長存憂患意識,原始察終,見盛觀衰。

他深知位高權重,樹大招風,常常提醒子弟:“古來成大功大名,除千載一郭汾陽外,恆有多少風波,多少災難,談何容易!願與吾弟兢兢業業,各懷臨深履薄之懼,以冀免於大戾。”

縱觀曾國藩的生涯,上場時便做好退場的準備,每進兩步必退一步,不聲張,不冒尖;歷史的進程將他推向更耀眼的位置時,他早已熟稔於退的時點,不僅退得從容不迫,還給了主子體面,以至完美謝幕,算得上善始善終的一代名臣。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大多數人上場時躊躇滿志,沉浸在人生加速度的喜悅中,很難展開時間線去考慮退場。

成就感如同強心劑,總能振奮人攀向高處;春風得意之時,退場就像不被待見的小丫鬟,不該出現在高光時刻。

萬物皆有時,把握最佳退場時機的人,智者也。

01 明智的退出,勝過盲目的執著

何事,何時,當放下,乃是人生大智慧。

不久前網上引發熱議的一期《奇葩說》,許吉如被淘汰。她柔美知性,是個特別注重邏輯和理性的辯手,每每開閘辯論,立刻鋒芒畢露,銳不可當的樣子。

網評輿論一邊倒,揶揄許的辯論水平,不齒於選擇明顯弱勢的新人胡老師來墊背。

她從頭至尾表現出極強烈“贏對手”的慾望,沒能準確判斷節目調性,觀眾偏好把握不足,這樣的開始註定走向失利。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當她歡喜接受“在下不服卡”的意外福利,選擇與胡老師進行1對1 PK的時候,那恃寵而驕的小野心迷失在舞臺中央,現場觀眾都替她感到侷促。

從她的離場感言聽得出,她根本不明白自己被淘汰的真正原因;這也是她沒有把握住最佳退場時機,體面從容離開的原因所在。

回放當時場景,作為隊長的她,若能把團隊失利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感謝導師們的厚愛,放棄1對1比賽;感謝觀眾們的支持,表現出程思博與詹青雲辯論失利退場時的那種風姿,慎終如始,也算雖敗猶榮呢。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盲目戀戰,不是執著,而是執迷不悟。

舞臺的燈光即將熄滅,亮著的時候離開,背影都是光鮮亮麗的。

02 急流勇退,方顯大智大勇

貌似歷史都特別優待那些高光時刻,急流勇退之人。

人性喜居功自傲,不易功成身退。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認為的道是天地自然規律。時有交變,氣有盛衰,沒有長盛不衰的家族和個人。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無論你如何才華出眾,超世絕倫,仍會遭致嫉妒、批評、攻擊;收穫讚美的同時,圍剿你的人也會多起來。

春秋末期的范蠡,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這二位功高蓋主,卻不貪戀權位,急流勇退;范蠡從商,張良雲遊四海,安享終年。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與范蠡同期輔佐越王勾踐的文種,與張良同期輔佐劉邦的韓信,他們二人都是難能可貴的謀臣勇將,立下過汗馬功勳;

卻貪戀功名利祿,拒聽友人勸告,不願退步抽身。文種矜功自伐,功高蓋主而不覺,最後身首異處;韓信矜才自傲,不識時變,不善保身,被呂后誅殺於長樂宮鍾室,並夷滅三族。

不同的朝代,上演的卻是相同的劇情。真可謂日光之下無新事。

悽悽慘慘慼戚。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古往今來大智大勇,能夠切準時間點,實現身退的人實在不多。

以一串華麗的休止符謝幕,總好過寒蟬悽切的結局。

所謂身退,絕非消極對待功名,避開易使人虛榮心和自我膨脹的漩渦,以退為進,高掌遠蹠何嘗不是明月入懷的氣魄。

其實,不管是戰功,還是其他功名成就,包括財富,都不可自視甚高。一旦顧盼自雄,即使不起禍端,遭遇虧損常是十有八九。

功成身退,以終為始。

03 利不可賺盡,當退則退

李嘉誠說:做什麼行業,我都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且不論此人功過,單就這句話就顯出他的財商,與眾不同。他是個純粹又精明的商人,深諳商道。

他在內地產業無數,體量龐大,從改革開放初期到今天,早已賺到盆滿缽滿。內地房地產市場進入開掛模式的前幾年,他並沒有選擇時機到來後乘勢而上,而是逐步出售內地不動產,獲利了結,漸漸完成退出。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再後來許多人在房地產盛宴中獲利,造就了無數個億萬千萬富翁;相反在盛宴尾聲,打算賺盡最後一個銅板的那些人,都被套牢在高崗上。

或許這些還在高處站崗的人,並不是要去賺盡最後一個銅板,只是願望太美好,誤判了散席的時間。

美國著名政治學學者羅伯特·傑維斯,在他的著書《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中提到有關認知取向的概念——願望思維(Wishful Thinking)。

這種思維習慣它不是根據客觀事實,而是以自己的願望作為決策依據,也就是考慮自己希望的“可能性”,繼而將可能性當成會發生的事實。

之所以有這種思維方式,是因為預期和自己的願望不一致是很痛苦的,而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種思維習慣,每天都在股市裡上演,不僅小白,連股市老手也常常陷入願望思維的陷阱。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我有個在投資市場裡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友,她常說股市就是跟人性的較量,收拾各種不服。

股民踏空,買錯,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這些並不會給本金帶來致命打擊。

而那些買錯票不及時退出止損;還有已經獲利頗豐,卻不盡快獲利了結的人們,常常事與願違,賠的一塌糊塗。

很多的失敗,不是我們不夠專業,是缺少退的智慧。

上場是能力,退場靠智慧

正如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錢是賺不完的,但是很容易虧完。

山,爬不完;美食,享不盡;流量,用不完;而時間和生命轉瞬即逝,在何處歇腳,哪裡轉身退場,每天都在丈量我們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