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金庸的武俠世界瑰麗宏大,很多職業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映射。諸如,公務員有呂文德、商人有林震南、手工業從業者有鐵匠馮默風,醫生有胡青牛、程靈素、薛慕華,而教師代表更是數不勝數,如江南七怪、張三丰、 封萬里等等。但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沒有法律人,更沒有法律。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這一點與其他的中國古典名著是不同的,《三國演義》中有鳳雛龐統巧斷“羊皮口袋案”,《紅樓夢》中有葫蘆僧亂斷葫蘆案,《水滸傳》中有李逵坐堂壽張縣,甚至作為志怪小說的《西遊記》也有陰司依照律令掌管生死簿的章節。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為何如此,其中道理說來也簡單,武俠小說構建的世界必然要抽離法律這一維繫社會安定性的支柱,讓暴力和道義來主宰失序的社會,使得人性的善惡得以最大程度彰顯,才能更有力地鞭撻醜惡、褒揚善行。

戰國時期法家代表韓非子在《五蠹》中說“俠以武犯禁”,其對俠客們是存有成見的。“禁”就是律例,他認為俠客用暴力觸犯律例,是社會秩序的破壞者。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我們看到金庸武俠世界中確實不乏社會破化者,“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大俠們任俠使氣,從不置產卻揮金如土;殺人如麻卻從無法律懲處。

田伯光,“萬里獨行”,淫人妻女,卻從未被追究強姦罪;黃藥師挑斷四個無辜徒弟的腳筋也未被以故意傷害論罪;夏雪宜一夜殺溫家三十餘口也未被以故意殺人罪處罰;謝遜因成昆殺其一家,便處處以師傅名義無惡不作,殘害同道,反社會人格與近期重慶女子以“政府對其不公”為由砍殺幼兒園稚童一般無二。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固然,力行法治便無武俠,不能指望金庸給我們一個法治江湖,但要看到的是金庸武俠世界是虛擬的,與現實社會有著巨大的差異。

現實中那些身著夜行衣飛簷走壁的俠客們有可能被執行宵禁制度的巡防兵“治安拘留”;《俠客行》中賞善罰惡二使私設公堂,輕則非法拘禁,重則奪人性命,現實中不可能沒有官府幹預。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金庸武俠以其血色悲涼道明瞭善惡終有報,但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構建一個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當然這也不是武俠小說所承載的使命。

在武俠世界中,依靠原始的同態復仇、“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私力救濟來維護自身安全,對於強者還是可行的。但對於弱者,維護自身利益只能期盼於強者的良善。

生活在武俠世界裡,我們可能活不過第一章節,沒準早早就成為梅超風練習九陰白骨爪的枯骨,也可能悄無聲息地斃命於聚賢莊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掌風之下。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穿越到金庸的武俠世界,我們該對因擺攤遭受處罰憤而殺死城管的夏俊峰如何認識?我又該對抗拒拆遷“鋤死”鄉幹部的明經國如何看待?

童話終歸是童話,武俠夢畢竟是個夢。

看了幾遍《新少林寺》便要離家出走上嵩山拜師學藝,留著古惑仔陳浩南的長髮就要混黑社會,那畢竟是小孩子才做得出的事情。

紀念金庸辭世一週年: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為何沒有法律?

金庸的武俠世界並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現實社會的維繫不僅要靠道德律,更要靠法律。“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以上文章為呂博雄律師原創,防止失聯,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