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丨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目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当前我们仍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即日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东方网联合推出系列文章《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聚焦党的领导、精神力量、精准防控、社区防疫、国民经济、心理疏导、党员干部、法治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

硬核文章,一起关注。

今天,小红和大家分享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周静副研究员的文章

《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

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丨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打击,防疫物资短缺,企业停工停产,生活用品断供等问题的突然爆发严重考验着一国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考”,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抓牢抓实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了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切实维护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治理能力。

战疫大考,展现超国民经济的超强适应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一罩难求”成了很多人的困扰。

国家发改委3月2日宣布,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进一步缓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只、166万只,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危急关头,我们没有放松对全国人民戴口罩的宣传和呼吁,也没有任由口罩价格疯狂上涨,而是

从相关部委到相关企业都全力以赴、克服万难,努力推动口罩生产企业加班加点恢复产能。

然而,即使口罩产能全部恢复,面对数以亿计的巨大突发需求仍然是杯水车薪。面对困难,国家迅速启动医用口罩扩能专项工作,有序引导具备生产口罩条件和能力的轻纺企业转产、扩产,对多生产出来的口罩等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收购,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例如,在口罩生产大省山东,山东省工信厅建立特殊时期省级统一调度机制,采取“一对一”盯生产、“一对一”提产能、“一对一”保运行方式,帮助在产企业加大马力生产、放假企业加快复工生产。深圳市加快推进“出口转内销”。原用于出口的口罩符合进口国医用标准的,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备案,备案以后加上中文标签,马上在国内销售。截至3月2日,广东全省已有各类口罩企业339家,口罩产量从原来每天不足10万只,飙升至目前每天超2000万只。

三枪等一大批轻纺企业纷纷站了出来,他们不讲条件、不计成本,迅速转产扩产民用防护口罩,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富士康、比亚迪等众多企业也纷纷“跨界”生产,各级管理部门也合力推进,及时响应,为转产扩产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和绿色通道,从资质审批、仪器设备到原材料供应、员工招聘。

短时间内将全国的口罩生产潜能全部调动了起来

2月初,我国口罩日产量1000万余只,3月初日产量破亿。口罩日产量从千万到过亿,只用了1个月时间。这一个个小小的口罩背后,不仅仅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满足了市场需求,更稳定了十四亿民心,彰显危急关头党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配能力和大国经济的超强适应力

战疫大考,展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力

此次疫情适逢春节,导致诸多超常消费需求锐减,同时大量企业停工停产、交通管制等因素导致物资流动受限,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面临严重考验。是否要屯粮囤货以防物资短缺引发物价飞涨?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产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还能否实现?一连串的问题不仅萦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全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受巨大影响。

面对质疑,党中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稳定的一系列举措给与了明确回答,各级管理部门及时响应,患者救治费用政府报销,民航局和铁路部门免费办理退票等政策将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减免企业税费、提供金融支撑、承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等措施主动协助困难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以及用工方面的困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通过搭建线上政府评价超市、引导商超企业降价惠民、降价投放储备冻猪肉等方式,保证物价稳定和居民生活品充足供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稳定财政、金融发展。

除湖北地区外,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复工复产,一系列经济指标好转势头明显。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

为满足疫情下“复工复产”就餐需求,从2月初起,西贝外卖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企业工作餐模式。2月14日,百度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复工篇》显示,1月18日至2月中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与生鲜电商四大行业整体热度环比增长超100%。据证券时报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年主要“到家服务平台”春节期间实现的业绩较2019年平均增幅超过400%。其中,叮咚买菜春节期间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加600%,京东到家春节期间成交额较去年同增加470%。

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开年就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我们的各项目标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改变,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足、潜力大,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暂时的,很多消费不是消失而是延期,一些产业快速增长,党领导下的国民经济展现出了面对危机和突发状况时的稳定性

战疫大考,展现了国民经济的担当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近百万亿元,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近9亿劳动力人口,制造业占全球四分之一,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中国一方面采取各项措施全力抗击疫情,成功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举措,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中国始终秉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舟共济的理念,力所能及地提供国际援助,为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国送去大量救援物资,派专家组前往支援,展现了全局意识和大国担当

另一方面,积极恢复生产以保障全球产业供应链的稳定。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在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链中占据关键环节,疫情导致全球汽车零部件短缺,使全球汽车产业受到重创,欧洲、美国等地区电子消费品、药品供应也出现了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指出要加强同经贸伙伴沟通,加快恢复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复工复产;商务部连续出台政策,持续指导各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地政府也组织力量,深入跨国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诉求。中国及时复工复产、经济运行恢复正常,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提供了支撑与保障,也再次体现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力量与担当。

在内外部压力下,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国民经济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此次疫情大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国民经济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力、稳定力和担当力,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更彰显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丨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全媒体系列党课

《中国能力——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第八集

《经济治理:抗疫展现中国经济优势》

今天也在东方网上线了

扫码观看

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丨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来源:红色之声(ID:hszs1921)

审稿:袁家福

战疫大考,再显党对国民经济综合治理能力丨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