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琼瑶《烟锁重楼》: “大团圆”结局背后的残酷现实

《烟锁重楼》讲述了民国前后四对男女的爱情故事。曾牧白和柳吟翠,因牧白不敢反抗,导致吟翠投湖自杀。靖南和秋桐,因靖南的始乱终弃,秋桐含恨自尽收尾。雨航和梦寒,经过惨烈的“过牌坊”,侥幸安然无恙,从此终成眷属,奔赴未来。靖萱和秋阳,反抗未果,一起私奔去了异国他乡。梦寒和雨杭是这四对恋人中最幸运的一对,他们不只得到了爱情,也挽回了亲情。实际上,他们的“大团圆”结局,是以无数个“巧合”为前提的。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首先,曾牧白出手相助,才帮梦寒和雨航顺利地走完了七道牌坊。

牧白知道雨航与梦寒相恋之后,曾经疾言厉色地警告雨航说,曾有人愿意接受镇民的审判,试图走完七道牌坊,结果惨不忍睹。从牧白的语气可以推测,当时他只是众多看客中的一个,并没施以援手。面对梦寒和雨航被打的狼狈不堪,他忍不住挺身而出,不惜自揭老底用尊严和来保全他唯一的儿子。如果雨杭不是他唯一的儿子,陪梦寒过牌坊的另有其人,连自己的爱情都不敢争取的牧白还会不会挺身而出,以命相救呢?肯定不会。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梦寒的恋爱对象恰好是曾牧白的亲生儿子雨航,雨杭恰好非常优秀,令父亲引以为傲。靖南死了,他又恰好成了牧白唯一的儿子,曾家唯一的希望。一个又一个的恰好叠加起来,促使曾牧白像保护伞一样从天而降,罩住了男女主人公。

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现实中的“梦寒”和“雨杭”们,很难真正走完那七道牌坊,他们很可能死于非命或者被殴致残,带着无数伤痕度过后半生。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其次,书晴恰好被吓生病,梦寒才最终得到了爱情也赢回了亲情。

女主梦寒一直在亲情与爱情的矛盾中苦苦纠结。雨杭安排好一切邀她一走了之,她首先想到的是曾家三老会因此失去唯一的后代书晴,整个曾家会陷入巨大的悲剧。过完牌坊,离开曾家后,她又日夜思念女儿,良心不安。故事发展到最后,书晴生病了,梦寒千方百计为女儿治病,最终感动了曾家老奶奶,才得以名正言顺地继续抚养书晴,避免了母女分离的悲剧。

如果书晴没因惊吓过度而病倒,梦寒还能顺利的要回女儿,赢回亲情吗?未必。

对于曾家老奶奶而言,七道牌坊是至高无上的家族荣耀,是她坚守了一生的信念和理想。梦寒被休,让曾家颜面无存,彻底颠覆了老奶奶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不是重孙女儿的病,她可能一直都不能容忍梦寒踏入曾家大门半步,遑论继续抚养书晴了。

所以,现实中的“梦寒”,很可能会和自己的骨肉天各一方。儿女从小不在身边,无论对于哪个母亲,都是锥心之痛。“梦寒”们想得到幸福,必须付出用“骨肉亲情”换“终成眷属”的惨痛代价。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作品一直努力地放大男女主角恋爱的进展和过程,为我们描绘出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爱情的美好画面,还特意描绘了梦寒和雨杭结合之后的美好生活。但如果回归现实,一位母亲选择了爱情,放弃了子女,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评价?这位母亲又能不能安然自若地享受生活,而完全忘记自己的孩子?又或者若干年后,年幼的孩子长大,又会怎样看待这位母亲?

现实中的“梦寒”就算得到了爱情,还是无可避免地要忍受骨肉分离的锥心之痛。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让我们还原一下现实版的“烟锁重楼”。在七道牌坊的重压下,年轻的梦寒苦苦守寡。经过深入的了解与交流,她有了真心相爱的恋人雨杭。梦寒婆家说想改嫁可以,两个条件。第一,你得拜完我家的七道牌坊,忍受千人唾骂万人殴打,才能彻底恢复自由。第二,孩子不能带走,也不能再见。孩子长大了,我们会告诉她,你妈丢下你跟男人跑了。

听完这两个条件,梦寒回到屋里彻夜难眠,整宿纠结。她可能会做如下两种决定:

一 放弃爱情,守着年幼的孩子继续守寡。人生暮年白发苍苍时,她眼含浑浊的泪水追忆年轻时的爱情,临终留下遗言:请用一支玫瑰纪念我。

二 愿意承担风险过牌坊,把子女放在婆家,换取爱情。这种决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梦寒忍受千人唾骂万人殴打,侥幸安全走完了七道牌坊,从此跟雨航双宿双飞。若干年后,她在离前夫家不远的市场偶遇自己长大成人的亲生女儿,女儿认出她后,怒气冲冲地表示自己没有她这样的母亲。梦寒从此陷入无休无止的失眠,愧疚自责始终纠缠着她,直到生命尽头。第二种:梦寒忍受千人唾骂万人殴打,被打折了脊椎骨造成半身瘫痪,雨航也被打折了一条腿,从此这对苦命鸳鸯一起生活。除了忍受病痛的折磨,梦寒还一直在思念她的孩子。由于夫妻二人身体残疾,他们的人生变的艰辛异常暗无天日。

大多数的“梦寒”在设想到可怕的结局后,望风而逃,继续让红颜守空枕。少数人愿意承担风险,争取爱情……

琼瑶小说烟锁重楼:现实版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比小说中的大团圆结局,现实版的“烟锁重楼”充斥着暴力、血泪和调和不了的矛盾冲突,一点也不动人。小说的“大团圆”固然依赖多个巧合而成立,回避了许多细思极恐的可能,但仍然能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生活实苦,美好的结局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对抗未知的恐惧,温暖我们渐冷的心灵,鼓励着我们去尝试去抗争,引导我们找到生活最佳的平衡点。尝试过,抗争过,才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