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火炮大練兵」從煉丹到戰爭殺器 人類火炮進化史

當代軍事尖端科技日新月異,火炮運用從口徑、射程到殺傷力,甚至是彈道導彈講求的精準度、射程半徑與是否具有反導攔截功能,不一而足。究竟人類何時發現了火藥,並用在攻城略地上?近代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原來中國的火炮技術也曾經獨步世界?


「現代火炮大練兵」從煉丹到戰爭殺器 人類火炮進化史

蒙古徵日戰爭(1274年、1281年)中使用的“震天雷”。

從煉丹炸鼎到戰爭火器

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其實是“黑火藥”(成分為75%硝酸鉀、10%硫磺,以及15%的木炭),之所以會發現這樣的火藥配方,其實來自於中國先秦時代的煉丹術士。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締造中國歷史上首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為求江山永固、長生不老,他“遣徐市(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使韓終(眾)、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惜秦始皇僅在位12年就崩殂,秦代也只維持短短15年而亡;後有讓西漢王朝文治武功達到鼎盛的漢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聽信方士李少君的建議, 親自從事“化丹砂、諸藥齊為黃金”,煉製可使人益壽昇天的奇藥,漢代煉丹風氣因此大盛。而當硝石量比例稍大、溫度稍高、上下釜又密封時就會發生所謂的“炸鼎”(爆炸),最遲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方士就已研究出硝、硫、炭三元的火藥體系,但真正用在軍事方面,則是在唐末。

據北宋路振《九國志》稱:“天佑初……(鄭蟠)從攻豫章,蟠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以功授檢校司徒。”此處說的是唐哀宗天佑元年(904),吳王楊行密(852─905年)遣大將王茂章攻反叛的潤州團練使安仁義,王茂章部將鄭蟠在進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時,使用“飛火”攻城,為目前最早記載用於軍事用途的人造火器。而成書於北宋仁宗慶曆四年(1040)的《武經總要》,不僅使用了“火藥”一詞,更介紹了火球法、蒺藜火球法、毒煙球法,以及利用火藥製造“霹靂火球”、“鐵嘴火鷂”等炸彈製法,雖然此等

燃燒型火器距離殺傷力強大的爆炸型火器仍有不小的距離,但也能稱得上是現代熱兵器的始祖。

時隔百年 宋金皆使用火器堅守汴京城

北宋末年,面對來勢洶洶的女真人,火藥武器便在汴京保衛戰中獲得實戰展示。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京城四壁守禦使李綱(1083─1140年)下令部隊“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皆驚呼。”史料上雖不見這種火藥武器有多大威力,但至少以巨大的聲響嚇退敵軍,造成其精神上的恐慌。


「現代火炮大練兵」從煉丹到戰爭殺器 人類火炮進化史

載有“霹靂炮”的南宋樓船。

時隔百年後,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換成蒙古大軍圍攻金國首都汴京,蒙古軍以可抵擋弓箭和砲石的“牛皮洞子”(蒙上厚牛皮的木架)攻城,金軍則以“震天雷”抵抗:“震天雷者,鐵罐盛藥,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與北宋時的霹靂炮不同,名士劉祁清楚記錄了震天雷的威力:“(蒙古軍)攻城益急,炮飛如雨,用人渾脫,或半磨,或半碓,莫能當。城中大炮號震天雷應之,北兵遇之,火起,亦數人灰死”,可見震天雷是種兼具爆炸和燃燒的火藥彈,能連人帶牛皮皆碎迸無蹤。經過激戰16晝夜,“內外死者以百萬計”,蒙古久攻不下汴京只好退兵,金軍也成功扛住了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進攻。

歐洲的火器應用

多數學者認為,歐洲最早的火藥武器出現在1320年代,即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1327─1377年在位)的大臣沃爾特·德米拉米特於1326年所繪製的兩份手稿。到了1350年,雖出現銅錫合金、射程達數百米遠的火炮,但此時火藥價格非常昂貴,常用於城堡要塞等防禦作戰,並無野戰炮的功能,且大多數炮的重量都只有300多磅(約136公斤)。

到了15世紀早期,為使爆炸時產生的氣體在炮彈通過炮身時加速,花瓶狀炮管逐漸改為管狀炮筒,大型射石炮彈也成為當時的流行。儘管無法有強大的攻擊力,卻能起到威嚇敵人與馬匹的作用。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遭土耳其人包圍時,倖存者描述了守城軍使用火炮的情況:“我們(守軍)從作戰經歷中也學會了打仗,裝備了加農炮來打擊他們(土耳其人)……我們最大的加農炮被迫不發射,因為擔心發射的震動會損害我們自己的城牆。然而,有時候偶爾發射它們轟擊密集成群的敵人,會對敵人及其防護柵欄造成巨大破壞,每一次發射都造成極大傷害,因為敵人無法躲避加農炮。大批土耳其人就因此而被加農炮和火槍射擊陣亡、受傷”。從城牆會因無法支撐火炮後座力而崩壞,而火炮也隨著技術改進,射速、射程都有大幅地提升,殺傷力已非常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