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進入市場的時機合適嗎?應該如何判斷?


創業公司進入市場的時機合適嗎?應該如何判斷?

一家創業公司的成敗一般取決於三個要素,分別是團隊、市場和時機。這其中所說的時機,就是指公司進入這個細分市場的時間早還是晚,進入的時間太早可能由於市場不成熟而導致公司失敗,進入的時間太晚就可能由於市場已被對手佔領而失敗。錘子手機,就是典型的進入時機的問題,錘子手機進入市場的時間就比較晚,比小米晚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其實羅永浩有一種匠人的精神,手機也不差,但就是做不起來,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時機的問題,兩年的時間足以讓競爭對手在規模、品牌、供應鏈等等方面遠遠的領先於錘子手機,直接拖垮了公司。

今天,我們就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談談公司在某個細分市場進入時機的問題,到底什麼時候是最佳的進入時機,什麼樣的進入時機能夠使得企業更好的發展下去。

進入時機太早的跡象

如果沒有其他任何公司與你們公司做相同的事情,且沒人使用你們公司的產品,就屬於進入市場太早了,必須要有人使用你們的產品。當初PayPal推出移動支付的時間就太早了,只有等到智能手機出現並且普及以後,這種解決方案才有實用價值。

還有一個進入太早的跡象就是,公司將全部時間都投入到消費者的教育中,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卻沒有大幅提高,如果從事的是市場創造性項目,總會有一個消費者教育階段,但消費者教育沒完沒了,始終不能接近尾聲,便是市場還未形成,進入的時機太早。

進入時機太晚的跡象

舉個形象的例子,如果你家的狗糧賣不出去,而周圍都是成群結隊的肥狗,就說明進入市場的時間太遲了,已經有人在供應狗糧了,公司很難贏得應有的市場份額。

市場上競爭對手太多也是一個信號,而且至少有三四個參與者,規模也比較大,增長的速度也比目標公司更快,說明進入的時機有點晚了。

市場上對該類項目進行投資的估值扶搖直上,同時有很多同類的公司在尋找風險投資,也說明時機已經比較晚了,當時中國的團購網站,有一段千團大戰的時間,其實就是時機較晚的例子。

判斷的方法

投資人可以直接與公司最終的客戶交流,他們決定了公司的產品能否暢銷,投資人也能夠獲得對公司現狀非常可觀的認識,客戶通常願意與投資人分享一些不願意與公司分享的信息,這些信息進一步指明瞭市場的發展方向。

對於企業而言,可以收集價格信息,進行測試,看是否有人願意付費購買,就是嘗試銷售商品,看看用戶的反應,他們是否會有實際行動,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判斷的方法。

投資思考

進入市場的時機稍早很容易調整,但如果太遲就比較困難了,並不一定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你完全可以進入已經有競爭對手的市場,只要你的解決方案更優秀、團隊更傑出、執行更出色。因此,已經有競爭對手的市場並不是不能進入,但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確實應該瞭解一下是否有競爭對手已經有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市場份額,如果是這樣,那麼戰勝它的唯一途徑就是比它更燒錢,而對這種類型的項目,投資價值就不大了。

一家公司,意識到進入市場太早後,它想方設法削減開支,甚至達到了盈虧平衡,以等待時機,最後市場出現了,公司也能夠繼續搶佔市場,也就是說如果公司的商業模式資本效率高,即便進入時機太早也能活下去,這種類型的企業也是具備投資價值的。

總體來看,對於投資人來說,進入時機太早,如果公司的商業模式效率很高,能夠在市場來臨之前,保持穩定的財務狀況,也是值得投資。進入時機太晚,如果公司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最好的投資還是要在進入的時機恰當的時候進行,這樣會更有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