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是歐洲聯盟的主要創世國之一,也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

德國地處中歐,北面與丹麥接壤,在北海與波羅的海皆有出海口,與八個國家接壤(丹麥、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奧地利、捷克和波蘭),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實行議會制共和制,主體民族是德意志民族,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尤利烏斯.凱撒稱今德國萊茵河地區為日耳曼尼亞,為羅馬屬地。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但羅馬的統制並未就此終結。法蘭克王國建立後此地區屬法蘭克王國領地,公元843年,德意志從東法蘭克王國獨立。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以古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1157年,帝國取得“神聖帝國”稱號,帝國皇帝取得”羅馬人民的國王“稱號。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並非完全世襲,乃是通過七個”選帝侯“在”皇帝候選家族內選舉而來。乃至出現了很多次的“大空位”時期,最著名的當屬腓特烈二世死後,德意志王國分裂於他的兒子康拉德四世和另一位國王荷蘭的威廉手中。康拉德死後便是大空位時期,在這一時期沒有一位國王能得到普遍的認可,而公國們就此得以鞏固他們的基礎,甚至變為更加獨立的統治者。直至1273年魯道夫一世被選舉為新一任的帝國皇帝,大空位時期才得以結束並得到諸侯承認。

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神聖羅馬帝國雙頭鷹國旗

自十三世紀開始,神聖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封建分化,邦國林立,皇帝如同虛設。1618年,哈布斯堡王朝試圖在奧地利帝國內重振皇權,但最終引發三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共有314個邦國和1475個騎士莊園領地。到了18世紀,經歷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等內戰,整個帝國形成三百多個獨立的大小邦國,神聖羅馬皇帝徒有其名,甚至連德意志邦國的盟主都稱不上,而世人對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以奧地利為中心的哈布斯堡君主國的統治者,而不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的最高君主。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在歐洲形成了以共和民主為風氣的民主革命。神聖羅馬帝國加入反法聯盟,但反法聯盟最終被拿破崙領導的法國意大利方面軍擊敗。當拿破崙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后,各邦國紛紛被迫或主動加入由拿破崙主導的萊茵邦聯。1806年,拿破崙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羅馬人民的皇帝稱號。8月6日,弗朗茨二世宣佈解散神聖羅馬帝國,僅保留奧地利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此後名存實亡,並沒有實際的皇帝,直至1871年,俾斯麥通過三次王朝戰爭,最終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結束了這一局面。

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德意志帝國國旗

德意志帝國以武力建國,普及國民教育,進行了工業革命,進入20世紀以後,逐步暴露出爭霸的苗頭,並聯合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成立了協約國組織與英法同盟對立,並於1914年以薩拉熱窩事件為爆發點正式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的失敗也直接導致了帝國的解體,威廉二世是為末代君主,逃亡荷蘭。德國人定義它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為第一帝國。1929年,德國通過民主選舉選出希特勒為共和國領袖,並於1939年將德國帶入戰爭的泥潭,並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集中營。1944年,蘇軍攻入柏林,二戰結束,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和冷戰開始,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直至冷戰結束結束才重歸統一。德國在戰後承認了戰爭罪責,並致力於國防緊縮政策,也算是為世界和平作出了一份努力

漢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史

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在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


分享到:


相關文章: